盛夏的岳乡大地,满目葱茏。记者走进各个重点项目生产建设现场,看到塔吊林立,机声轰鸣,运输车辆来回穿梭,繁忙的建设者干劲十足,挥汗如雨,到处呈现出一派气势如虹的建设热潮。
项目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是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突破口。今年年初以来,汤阴县委、县政府精准部署,始终紧抓项目建设的“牛鼻子”,切实把重大项目建设作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硬支撑”;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统筹抓好项目建设的各个环节,不断激发投资拉动、项目带动、产业链动、创新驱动、品牌推动“五动互促”发展新动能,全力推动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
在甘源食品安阳有限公司项目建设现场,一座座厂房拔地而起,各种配套设施已基本就位。在厂区道路上,一辆辆车辆穿梭其中,运送设备与原料。正在建设的成品仓库网架上,工人正在安装板材。“我们自2019年10月开工建设以来,已建成1号厂房、2号厂房、1号原料库、成品仓库、1号宿舍楼、污水处理中心及相关配套用房,完成建筑面积约4.7万平方米,目前正在建3号厂房、电商运营中心、办公楼及附属用房,建筑面积约3万平方米。”该公司相关负责人史智慧说,“已有4条炒货类生产线进入2号厂房进行安装,计划今年8月试生产。”
该公司是甘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位于汤阴县食品产业集聚区,是甘源股份唯一的华北生产基地。该公司集生产、研发、销售于一体,专业生产豆类和果仁类休闲食品,致力于打造五谷小吃百年品牌。公司注册资金5000万元,总投资5亿元,项目占地22公顷,总建设面积14万平方米,规划建设6个厂房、2个原料库、1个电商运营中心、2个成品仓库及相关配套用房,年产豆类、瓜子仁、坚果类等休闲食品3.6万吨。
“自项目入驻汤阴县以来,当地政府主动服务,在建设过程中给予我们很大帮助,为顺利投产提供了保障。就目前工程进度而言,我们公司已累计投资1.6亿元。随着项目不断推进,设备不断入场,预计生产时累计投资不低于5亿元。”史智慧说。
走进位于汤阴县宜沟镇的安阳神龙腾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行吊在车间顶部来回穿梭,工人正在生产线上忙碌。据悉,该项目总投资30亿元,规划占地43.3公顷,主要从事镀锌板带、彩涂板带、精密冷轧板带的加工和销售,年生产规模250万吨,可提供就业岗位1700个,年产值超百亿元,纳税税额超亿元。
“现在,我们有酸洗、冷轧、镀锌、彩涂4个工序共11条生产线,其中轧机生产线是国内最高设计水平的六辊可逆冷轧机组,能将1.2毫米至4.0毫米的酸洗热轧带卷轧成0.12毫米至2.0毫米的高精度冷轧带卷。”站在生产线前,该公司生产部长刘超说,“我们的产品主要用于通风管道、电缆桥架、楼承板等建筑行业及家电行业。比如常见的空调室内机后背板、内部件,室外机的外壳等均由镀锌板制造,具有防水、防日晒、防腐蚀、抗氧化等特点。”
据了解,该项目是该公司在中部地区建设的首个生产基地。这个项目在汤阴落地,依托的是这里便利的交通区位优势,产品可辐射山西、陕西、湖北、安徽、江苏等省,还可通过铁路销往西北、西南地区以及出口至欧洲、美洲、亚洲、非洲等地。另外,汤阴县为企业提供的保姆式服务也是吸引该项目落地的关键因素。
近年,汤阴县持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快推进企业建设进度,促使企业早建成、早投产、早入库,为全县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深入推进保姆式帮办代办服务,营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激活了项目建设引擎,实现了项目建设的“加速度”。
项目建设有序推进。2021年,该县共有省、市重点建设项目41个(省重点9个、市重点32个),总投资292.4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97.03亿元,1月至5月已完成投资51.68亿元,占年度投资的53.26%。豫东北机场、神龙腾达二期、亚新精品钢等重大项目如期开工,其他项目均按照序时进度顺利进行。
集中开工成效显著。汤阴县2021年一季度、二季度集中开工项目33个,总投资224.3亿元,年度计划投资66.83亿元,其中,全市一季度集中开工活动在该县瓦岗乡机场举行,二季度集中开工活动在该县神龙腾达举行。这些项目的开工对我市“十四五”和2021年经济工作取得“开门红”发挥了积极带动作用,也为该县在新的一年融入构建新发展格局征程中迈好第一步、见到新气象打开了新局面。
“四比四看”措施有力。按照省、市要求,汤阴县积极开展“四比四看”活动;建立推进专班,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认真解读分析考评体系,瞄准短板弱项指标进行分析研判,精准谋划项目,筑牢发展基础;围绕计划开工项目抓前期,逐项过堂会审推手续,并针对续建项目抓进度,“四级联包”促投产。
创新落实推进机制。汤阴县坚定实施“挂图作战”“四个一线”“手续代办”“容缺办理”“项目推进周例会”等系列推进机制,创新“党建+项目”工作机制,坚持在项目谋划中看党性、在项目手续办理时看担当;对全县重点项目实行无缝隙全覆盖,提供保姆式服务,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强力推动项目建设。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汤阴县坚持政治引领,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提升“汤阴服务”品牌内涵,持续优化营商软硬环境,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探索形成“123456”工作机制,即“一切围绕项目”,做到“两不接触”,实行“三联办”制度,采取“四级联包”,深化政治引领、法治保障、德治教化、自治强基、智治支撑“五治融合”县域治理,运行代办名单、企业点单、组织派单、代办接单、企业评单、组织验单“六单”服务。
项目兴,则产业兴;产业强,则发展强。如今,一个个重点项目加快推进,使汤阴县的产业基础更加雄厚、产业链逐步完善,产业结构更加优化合理,成为推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与源泉,同时也助推汤阴县实现更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