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周边 > 安阳 > 正文

安阳磊口乡:临时安置点 群众“避风港”

来源:安阳日报编辑:胡浩亮发布时间:2021-08-05 10:54:13

  7月29日,临近中午,在磊口乡临时安置点磊口乡一中的食堂内,群众一边排队打饭一边称赞安置点的生活条件不错。热腾腾的午餐上桌,大家围坐在一起,边吃午饭边聊:“包子、面条、米饭,想吃啥都有,还能准时准点开饭,平时大家聚在一起聊聊天、跑跑步,在这里比在家的生活更加规律、健康!”

  今年7月,磊口乡政府将磊口乡一中设为临时安置点,以备汛期不时之需。

  7月17日,殷都区防汛抗旱指挥部下达关于全区防范极端天气的指挥长令,磊口乡迅速行动,乡、村两级干部对地势低洼、河道旁等重点户挨家挨户劝说,有条件的要转移,没有条件的乡政府帮着转移。

  当晚,临时安置点的工作人员准备了100余套崭新的被褥、床单,由专人登记信息,发放被褥,引导村民入住宿舍。

  崭新的凉席、被子、枕头,可口的饭菜,舒适的环境,体贴的话语……对于磊口乡的100多名转移群众来说,这里有着家一样的温暖。在磊口乡政府的统一指挥下,临时安置点备齐物资,一日三餐、文化课堂等应有尽有。

  吕新堂家住磊口乡泉门村,7月30日是他安全撤离安置点回家的日子。他告诉记者:“经历了2016年的大雨,现在一看天气预报有暴雨,乡里让我们转移,我们立马就转移。感谢乡政府把我们转移到这里,这里很安全,吃得好,睡得好,还组织大家开展娱乐活动。在暴雨面前,我们积极配合政府的工作。”

  临时安置点的工作人员介绍,正值暴雨时,安置点院内站着两位大妈,一位要回家取衣服,一位要去亲戚家投靠,举着伞、带着随身物品就要往大门外走,这可急坏了他们。雨下这么大,万一路上发生意外可怎么办呢?就在这时,泉门村村民段金矿高喊一句:“咱们支书说了,一切听从指挥,没有他来接,我们不能私自回家。”

  两位大妈的脚步慢了下来,其中一位大妈轻声说道:“我侄子家离这儿就几步路,自己走到那儿完全不碍事。”

  “那也得服从安排,确定了能去才可以去。乡里为了咱们的安危,特意把咱们接到安置点,吃住安排得像在家里一样,生怕咱受了委屈。在这个时候,咱不能添乱。”段金矿配合安置点工作人员,耐心劝导村民,认真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用实际行动温暖了群众,最终把两位“不听话”的大妈劝了回来。

  为缓解群众思家情绪,增添“安置生活”的乐趣,磊口乡宣讲员张致环走进安置点,给大家讲解灾后防疫的重要性以及灾后预防传染病的日常操作,同时为大家搭建平台,给有才艺的群众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在文艺分享会上,大家在主持人的鼓励下跃跃欲试。

  “我们在炮火连天的硝烟里,读怆然悲壮的中国;我们在红旗漫卷的西风中,读繁荣昌盛的中国……”在安置点,泉门村村民张庆丽带来诗朗诵《读中国》,把现场气氛推向高潮,赢得了阵阵热烈的掌声。

  随即,在场群众同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是群众内心深处的呼喊。

  文艺演出活动用欢快的舞蹈、动听的歌曲,为安置点的群众加油鼓劲,不仅给安置点群众送去了党和政府的关怀,满足了安置点群众精神文化需求,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群众因汛情而紧张的情绪,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争取早日重返家园。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