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到了,这个中国的情人节,千百年来演绎着一个不变的爱情神话故事。憨厚的牛郎与漂亮的织女在喜鹊柔弱的身躯搭成的鹊桥上,一年一度含泪相见。他们在短暂的相聚中,相互诉说着彼此的忠贞不渝,诉说着自己的酸甜苦辣。这短暂的相聚,成为了爱情的典范。这种情与爱,足以感天动地,足以使银河为之动情。有人说,现代人的爱情不在乎天长地久,只在乎曾经拥有。又有人说,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不管怎么说,人们还是深信,永恒的爱情是精神世界的最高境界,红尘中依旧崇尚地老天荒的真爱。
今年的七夕恰逢抗击疫情的关键时刻。在这寻常又不寻常的日子里,不知有多少人在演绎着聚与离的真情故事。
小张是我的邻居老刘的儿媳妇,她的丈夫小刘是在外地工作的公务员。七夕前,已经两年没有回家的小刘乘着公休假回来探亲,看望父母和妻子。丈夫的回来让小张甚是高兴,老刘夫妇也非常高兴。他们早早地计划了外出的线路,先看哪个景点,再逛哪个景区,先吃哪家的扁粉菜,再喝哪家的胡辣汤,安排得面面俱到、样样周全。就这样,小张还是不放心,一一记在笔记本上,每天翻看,瞧瞧还有没有什么不妥之处。可是,丈夫回家不到3天就接到了单位的通知,当地疫情反弹,要求所有公务人员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返回,参加到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小刘把这一情况告诉了妻子和父母,通情达理的妻子和开明的父母完全支持。妻子眼里含着泪花说:“走吧,抗击疫情是你的职责,一定要做好防护。只是你还没有尝到我包的牛肉馅饺子。”小张顾不上包饺子,到药店买了五大包口罩和十几瓶消毒液,让丈夫都带走。丈夫奔赴工作岗位了,小张心里空落落的,虽然相聚是短暂的,但她还是很欣慰。丈夫回家带来的是一团火,丈夫离去带走的是一片情,这片情有妻子的深深爱恋,有父母的无限牵挂,更有对老百姓的深情爱护。
老程是我的一个朋友,他的儿子和儿媳都是医务工作者。七夕前,这对夫妇被抽调到抗疫一线,妻子负责核酸检测样本采集,丈夫负责样本的分析化验。两人虽在同一县城,但就像牛郎织女,几天都不能见上一面。他们约定,每天晚上11时视频通话,互报平安。视频中,丈夫摘掉口罩,口罩的印迹让这个30多岁的小伙子仿佛老了十几岁。妻子脱掉防护服,浑身湿漉漉的,头发梢、眉毛尖上都是汗珠。丈夫问:“怎么样,没事吧?累不累?一定要注意防护啊!”妻子说:“没事,我这里防护很好,有面罩、口罩、防护服、手套、脚套,就是热,浑身冒汗。你怎么样?”丈夫说:“我这里比你那里强,有空调,防护也很好,放心。”短短的几分钟视频通话,让彼此的牵挂化作了一道爱的彩虹,他们短暂的对话就像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接到的一封家书,可谓价值万金。
七夕是浪漫的,而今年这个节日是不平凡的,注定有无数人用心血和汗水、用责任与担当,在聚与离的抗击疫情中演绎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动情故事。让我们为他们点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