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汤阴县发现1例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为进一步阻断疫情传播风险,安阳市决定在汤阴县范围内开展全员核酸检测。一场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的战斗随即展开。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市第六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闻令而动,累计有140余人次医护人员及后勤保障人员奔赴汤阴县各检测点开展核酸采集工作,圆满完成两轮全员核酸检测任务,以实际行动诠释初心和使命,用无私奉献书写责任和担当。
接到支援汤阴县开展全员核酸检测任务后,市第六人民医院第一时间召开协调会,紧急召集医务科、护理部、院感科、办公室、后勤等部门负责人到场,院党委书记靳玉星、院长王国庆等医院领导亲自部署协调,确保核酸检测采样工作顺利进行。为了保障队员和群众的安全,出发前,护理部、院感科还对应急核酸采集队员进行了紧急培训,强调重点注意事项。
“大家在采样工作中要严格按照标准做好自身防护,要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基础上圆满完成任务。”8月5日18时许,市第六人民医院第一批次15名医护人员集结完毕,整装出发,院领导为出征的队员送来食物和水,再三叮嘱大家要注意安全。
救护车风驰电掣地驶向疫情防控区。“虽然心里有点紧张,但是我们都信心满满!”呼吸科护士长陈丽娜第一批次随队出发,她和队员一路上相互鼓励、相互加油,充满了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到达汤阴县古贤镇支村时,天已经黑了,她们立刻投入紧张的工作中,穿着厚重的防护服为村民进行核酸标本采集,高强度的工作一直持续到次日凌晨2时许。
“没时间休息了,大家连续奋战,马上赶往五陵镇大宋村。”支村的任务刚结束,肾内科护士长燕秀娟向大家传达了新任务,队员随即赶赴下一个战场。
“虽说7个多小时没有休息,但是大家毫无怨言。半夜赶到大宋村,我们一干就是9个多小时,身上的工作服已完全湿透,一拧全是汗。从大家身上,我看到的是高涨的工作士气和无私奉献的伟大情怀,看到的是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后大家的喜悦之情。”燕秀娟激动地说。
8月5日晚至8月7日,汤阴县开展第一轮全员核酸检测。市第六人民医院的医务工作者顶烈日、战酷暑、不分昼夜,陆续5批次共计70余人的医护队伍集结出发,前往汤阴县古贤镇、五陵镇、白营镇、伏道镇、任固镇等乡镇下辖的多个村(小区)为群众进行核酸标本采集任务,共完成采集样本20709人。
第一轮核酸采集任务完成后,市第六人民医院及时对应急核酸采集工作进行了梳理总结,并对全体核酸采集应急队员进行了整编重组,共分为5组,每组13人,分别由一名护士长任组长,一名行政人员负责协调、联络等事宜,医务科、护理部、办公室全力做好一切后勤保障工作。
8月9日上午,汤阴县发布《关于开展第二轮全县全员核酸检测的通知》。按照上级部门安排,市第六人民医院应急核酸采集队68名队员迅速集结,再次踏上征途。核酸标本采集过程中,天空突然下起大雨,但是村民没有离开,医护人员也全部坚守在采集一线,采集现场检测工作秩序井然,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从8月9日16时30分到8月10日凌晨1时,队员经受了烈日暴晒,顶住了大雨滂沱,防护服下汗流浃背,橡胶手套里泡出满手褶皱。他们始终以高度的热情和耐心为群众服务,历时近9个小时,完成了任固镇全体村民的核酸采集任务,第二轮全员核酸实际采样15661人。
与此同时,为了圆满完成两轮全员核酸检测任务,市第六人民医院检验科内多台检测设备同时运转,人员轮班、设备不停,提高检测效率,确保结果快速准确。
“只要进入实验室,在检测台前一坐,就是8个小时的坚持。在此期间,大家穿戴全套防护服,戴着N95口罩、护目镜等。为了安全,实验室一进一出都要换一整套防护设备,还需要重新消毒。为了减少进出次数,提高工作效率,大家不吃不喝,穿上尿不湿。从实验室出来后,大家的头发、衣服几乎都被汗水浸透,手掌被泡皱,满眼都是红血丝,这样的超负荷工作,累得话都不想说,饭也吃不下,甚至出现脱水的情况。”检验科主任张静感慨地说。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无论是核酸采样、检验还是后勤协调保障,市第六人民医院广大党员干部职工充分发扬白衣战士无私奉献的精神,危难时刻显担当,逆行出征投身抗疫一线,只为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