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周边 > 安阳 > 正文

安阳市纪委监委五年工作亮点回顾

来源:安阳日报编辑:胡浩亮发布时间:2021-09-13 11:25:01

  强化政治监督 践行“两个维护”

  政治监督是纪检监察机关的首要职责。

  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立足政治机关属性,把践行“两个维护”作为纪检监察工作的“根”和“魂”,把政治监督作为首要任务,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强烈的使命担当,坚定不移推动政治监督落实见效,为实现新时代区域性中心强市奋斗目标提供坚强保障。

  聚焦总书记指示批示

  殷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是一张亮丽的安阳名片。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殷墟保护利用工作并作出重要指示批示。

  牢记殷殷嘱托。市纪委监委开展专题研究学习,吃透精神实质,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作为践行“两个维护”的重大政治考验,更加旗帜鲜明、坚定有力地抓好政治监督;针对殷墟遗址文物安全问题,成立专题调查组,梳理问题、分析研判、精准定责,共问责102名党员干部;围绕文物违法犯罪打击责任是否履行到位、文物保护政策是否落实到位、问责处分决定是否执行到位等多次开展“回头看”,督促有关部门加强整改,确保殷墟文物安全保护取得实质性进展。

  党中央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5年来,市纪委监委聚焦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重要指示批示要求,聚焦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等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积极探索服务保障现代化安阳建设的有效举措,以强有力的政治监督确保“两个维护”落到实处。

  聚焦中心工作

  护航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纪检监察机关责无旁贷。

  市纪委监委主动建制度、定目标,坚持“零容忍”、出重拳,将监督执纪问责贯穿脱贫攻坚全过程;连续开展脱贫攻坚决战年、决胜年行动,对实名举报、重信重访、重点乡镇“三个100%”抽查回访,开展遍访督查和大走访,专班跟进、督查督战,加强对脱贫绩效、“两不愁三保障”“四个不摘”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监督检查,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467件,处理477人。

  全市纪检监察机关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工作为契机,围绕“蓝天、碧水、净土”总目标,开展了助推打赢蓝天保卫战、污染防治攻坚战系列行动;立足“监督的再监督”职责,组建了7个包片督战专班,采取深入一线、深入工地、深入企业、深入住户等方法,对全市15个环保工作专班、9个市委市政府督导检查组、4个公安环保联合检查组及重点工作项目推进、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开展督查、督战,真正把纪律挺在一线;查处了内黄县陶瓷产业园区污染、“黑加油站点”整治不力、建筑工地管控工作不到位等一批影响较大的问题,问责处理党员干部785人。

  聚焦重点工作

  “北关区卫健委落实全市疫情防控卡点设置工作部署行动迟缓……经北关区纪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决定,给予王某海同志党内严重警告处分。”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一则问责通报,警醒广大党员干部在疫情防控一线履职尽责、担当作为。

  防汛救灾、灾后重建、疫情防控、“六稳”、“六保”……每逢重要时刻,总能在一线看见纪检监察干部的身影。市纪委监委严格落实“九严禁”“九必须”“九紧盯”要求,紧盯物价稳定、物资供应、防护落实、隔离管控等重点问题开展疫情防控监督,共问责党员干部800余人,给予党纪政务处分160余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督促金融机构发放个人创业贷款5.16亿元、担保贷款贴息2300万元,监督职能部门对困难企业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补贴1330万元,惠及26737名企业职工,推动“六稳”“六保”落到实处;深入防汛一线,明确17项监督内容,对五县(市)四区所属的13个蓄滞洪区、35条河道、30座水闸、8个橡胶坝、19座水库的各级防汛责任人履职尽责情况进行督导检查;聚焦企业复工复产、农业改种复种、基层设施修复等灾后重建工作,下沉一线,靠前监督。据悉,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共成立215个检查组,开展监督检查3876次,查处问题9起11人。

  探索巡察村(社区) 监督向基层延伸

  2017年4月,林州市在全省率先启动对村(社区)党组织的常规直接巡察;

  2018年7月,安阳市委决定在全市推广巡察村(社区)工作;

  2018年10月,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在全省推广“安阳模式”;

  …………

  市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巡察村(社区)奏响“巡—改—治”三部曲,“林州经验”“安阳模式”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受到中央巡视办、省委、省纪委领导充分肯定,被省委评为全面深化改革优秀成果。

  开启“巡”的先河

  率先实现全覆盖

  2017年4月,林州市委派出巡察组进驻黄华镇青林村等5个村开展试点巡察,成为全省对村(社区)党组织开展巡察“第一个吃螃蟹的”。截至2019年9月,林州市对全市584个村(社区)进行了12轮巡察,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巡察村(社区)全覆盖,信访总量连续3年大幅度下降。

  在总结“林州经验”的基础上,安阳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协助市委出台《关于开展巡察村居全覆盖工作的意见》,召开动员会对全市村居巡察全覆盖工作任务进行部署,并先后在汤阴县、北关区等以现场推进会的方式观摩交流,探讨工作方法,推进巡察村(社区)工作向纵深发展。历时3年多,实现对全市3522个村(社区)党组织的巡察全覆盖,形成了党委统领、巡察推动、部门主管、乡镇主导、村居落实、全民参与的“巡察+”大治理格局。

  3年来,全市组织79轮对村(社区)党组织进行巡察,依托240余人的专职巡察队伍和3200余人的全市巡察村(社区)人才库,实地走访群众35万人次,收到群众来电、来信、来访13990件,共发现各类问题32151个,形成巡察情况报告3810篇。

  突出“改”的实效

  推动解决群众难题

  林州市姚村镇军营村面粉厂1992年倒闭后几经易主,300多户村民近8万公斤存粮20多年无法取出。巡察组下发立行立改通知书后,持续跟踪督导,多次召集各方代表沟通协商,在一个月之内完成全部存粮农户的赔付。

  发现问题不整改,就是对人民不负责。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巡察村(社区)工作市级推动责任清单》,指导各县(市)区建立县级领导干部督促推动分管单位巡察整改工作办法。全市巡察村(社区)工作共整改各类问题27316个,整改率83.6%,移交问题线索1785件,党纪政务处分511人,使出行难、村容村貌差、民生工程项目建设缺乏监管等一大批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把巡察工作做到了群众心坎上。

  为检验巡察效果,市委巡察办还建立了群众满意度评判系统。目前,全市参评群众达30.3万人,村(社区)党组织领导作用发挥情况满意度提升4.7%,村“两委”为民办事、政治生态、人居环境3项满意度提升5.5%。

  发挥“治”的效能

  促进完善基层治理

  巡察是手段,完善治理、促进发展才是目的。

  林州市提出“以巡促治”理念,确定基层党组织建设、“三资”管理、为民服务能力、小微权力监督、乡村意识形态、平安乡村建设6方面内容,开展常态化综合治理,涌现出了姚村镇下里街村、陵阳镇申家泊村、临淇镇社书村等20多个“以巡促治”示范村。

  安阳市委巡察工作领导小组在林州市召开全市巡察村(社区)工作暨“以巡促治”工作总结推进会,总结全市巡察村(社区)工作经验成效,并对“以巡促治”工作作出原则性安排。各级巡察机构在实践中逐步深化巡察监督功能认识,呼应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的大形势,着力发挥巡察政治性、权威性、主动性、深入性、融合性特点,推动制度优势转换为基层治理效能。

  巡察村(社区)工作一步一个脚印,各县(市)区巡察机构及时梳理典型问题、突出问题、共性问题,向同级党委提交专题报告200余份,推动开展各种形式的专项整治63次,有效发挥了巡察监督在促进完善基层治理方面的作用。

  优化党风政风 赢得民心民意

  “这变化,那变化,最根本的是党风政风的变化。”近年,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谈起感受最深刻的变化,就是安阳党风政风和政治生态发生了显著变化。这个变化,与市纪委监委坚持系统综合施治,持续营造严的氛围,纠“四风”改“作风”树“新风”密不可分。

  作风改善了

  “梁某周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提供帮助并收受礼金15322元。今年2月,梁某周受到政务撤职处分。”今年“五一”前,市纪委监委公开通报3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典型案例。

  2016年以来,市纪委监委紧盯时间节点,以钉钉子精神打好作风建设持久战,坚持露头就打,反复敲打,持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深入治理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完善纠治“四风”长效机制,共查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161起,党纪政务处分194人,组织处理78人;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557起,党纪政务处分636人,组织处理185人,通报曝光395起736人;督促各级党组织切实履行作风建设主体责任,全市共有9.65万余名党员干部向所属党组织签订承诺书,推动作风建设向善向好向上。

  事情好办了

  “没办成事找这里,您反映,我们帮您解决……”林州市纪委监委联合市督察局、市行政服务中心设立“办不成事”反映窗口,赢得不少好评。

  近年,安阳市群众普遍发现事情好办了。市纪委监委在总结“林州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市建立推广可追溯、可监控的“智能公章+”系统,打通村级小微权力监督的堵点和难点。“过去,签字审批需要往返好几趟,现在很快就能搞定。”林州市河顺镇西里村报账员李利平通过手机,仅用十多分钟就完成了盖章手续。

  企业也有相同的感觉。市纪委监委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强化监督,出台助推民营企业发展壮大意见,明确“九要”“九不得”正负面清单,围绕“五个”监督治理工作重点和“六项”工作措施,发挥日常监督效能;将监督治理作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有效载体,开展“访千企·解难题·办实事”走访调研活动,帮企业解决问题210个。

  换届气顺了

  “殷都区许家沟乡小寨村韩某立,在村‘两委’换届期间给本村村民发放现金,进行拉票贿选……”日前,市纪委监委严肃查处了一批违反换届纪律典型案例,群众拍手称快。

  市纪委监委通过网站、报纸、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向全社会公告“严明换届纪律,严守‘十严禁’”纪律要求,并公布举报电话;联合市委组织部下发“严肃换届纪律确保风清气正”换届纪律提醒卡等,进一步明确纪律红线,同时向全市各级各部门传达省纪委下发的3起诬告陷害、3起跑官卖官典型案例,着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换届环境;整合市、县、乡三级监督力量,构建市纪委联县统筹、县纪委包乡督导、乡纪委盯村执行的三级联动监督机制,审查县、乡、村三级候选人资格人数43616人,审查出不符合资格条件人数327人。今年换届期间,全市共受理各类举报问题线索117件,查结117件,处理28人,党纪政务处分22人,组织处理6人。

  感觉安全了

  “我们对黑恶势力的危害体会最深,以前敢怒不敢言,现在大家普遍感觉安全了。”在查处李青合涉黑案件后,安阳市高新区大定龙村一位有着52年党龄的老党员激动地说。

  中央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市纪委监委坚守职责定位,扛牢“惩腐打伞”政治责任,深挖彻查涉黑涉恶“保护伞”,在正本清源上用实劲、在固本强基上下真功,“惩腐打伞”破网工作成效显著;创新实施“三四三”工作模式,推动长效常治,全市共立案查处涉腐涉伞问题1589起,处理745人,党纪政务处分538人,先后查处张钧、魏玉科、陈润超等一批严重违纪违法案,其中王拥锋、李青合、柴建抗“保护伞”案件被评为全省精品案件,市纪委监委获得“全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先进单位”荣誉称号;配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全市共处理373人,立案审查调查涉嫌严重违纪违法政法干警144人。

  健全基层监督体系 提高基层治理效能

  为解决基层监督短板弱项,推动监督向基层延伸,市纪委监委协助市委制定《健全基层监督体系强化基层治理的实施意见》,以内黄为试点,探索乡镇(街道)规范化法治化建设,促进县、乡、村三级监督体系上下贯通。省纪委和市委主要领导先后作出批示,充分肯定成绩。

  强化基层监督力量

  “以前,镇纪委连个专门的办公室都没有,更别说配备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很多时候办案就像‘打游击’。”内黄县田氏镇原纪委书记孔刚说,“如今,信访接待室、谈心谈话室、医务室、监控室等一应俱全,大家干好纪检工作的劲头更足了!”

  这是市纪委监委推进乡镇(街道)规范化法治化建设带来的变化。2020年,在内黄试点基础上,市纪委监委研究制定了《关于加强全市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工作标准化规范化建设的指导意见(试行)》,在全市范围内推广“六个统一”“六个规范”,实现了有人干事、有能力干事、有经费干事、有阵地干事。

  目前,全市设立乡镇(街道)派出监察办公室135个,派出专职纪检监察干部732人、监察专员493人;聘请监督信息员4059人,加强村务监督委员会建设,发挥村纪检委员作用,把触角延伸到村,建立起村级事务管理、民主管理、惠民政策落实等方面的“廉政哨所”。

  提高基层监督能力

  “西于曹村换届期间出现非法组织拉票、贿选等问题,我们接到举报后迅速行动,严肃查处了于某某等7人。”北关区彰东街道纪工委书记马志平说,“这个案子不算小,以前想都不敢想,现在有能力办好这样的案子,得益于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工作标准化法治化建设。”

  为提高基层的监督能力,市纪委监委按照“就近整合、便于指导、专题联系”原则,指导各县(市)区建立片区领导机制、片区联系机制、县级巡察监督与乡级纪检监察监督协调联动机制;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创新监督载体,采取“互联网+监督”模式,在县(市)区统一建立党风政风综合监督平台,实现农村小微权力网上监督,同时规范检举举报平台,规范问题线索处置标准和程序;指导全市建立三级例会制度,及时研判问题,打通基层监督的“最后一公里”。

  推进基层监督治理

  “咱村的贫困户申报‘六改一增’经过‘一访二会三榜四审’程序了吗?有没有漏户情况?”内黄县张龙乡西柴庄村监督信息员范钦伟在走访时发现贫困户家中房屋漏雨,及时向乡纪委报告。乡纪委进行调查核实后,对相关责任人分别进行提醒谈话和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整改。

  各乡镇纪委深入推进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开展民生领域专项整治,严肃查处在教育医疗、环境保护、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做到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正风肃纪就体现在哪里,充分发挥了监督“前哨”和查办“利剑”作用,做到有腐必反、有贪必肃。

  “围绕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我们已开展督导检查14次,现场责令整改3处,紧盯村支部书记、会计等基层‘关键少数’,重点检查规范农村小微权力运行程序,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林州市临淇镇纪委书记、监察办公室主任申浩东说。

  坚持标本兼治 一体推进“三不”

  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不仅是反腐败斗争的基本方针,也是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方略。

  近年,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坚持系统施治、标本兼治,把正风肃纪反腐与深化改革、完善制度、促进治理贯通起来,综合发挥惩治震慑、惩戒挽救、教育警醒功效,不断推动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保持高压态势 强化纪法震慑

  殷都区原副区长卜文军,市委组织员办公室原副主任焦善营……市十一次党代会以来,随着一批严重违纪违法案件相继被查处,安阳市纪检监察机关用实际行动向社会表明,反腐力度不会减缓,全面从严治党越往后越严。

  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坚持重遏制、强高压、长震慑,重点查处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收敛不收手、问题线索反映集中、群众反映强烈、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交织的腐败案件,重点查处审批监管、资源开发、物资采购、项目建设以及资财管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腐败案件,持续保持严厉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不断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的压倒性胜利成果。5年来,他们共处置问题线索25339件,立案9821件,党纪政务(政纪)处分9972人,涉嫌犯罪移送检察机关280人,其中,查处乡科级以上“一把手”159人,包括县处级干部52人。

  深化以案促改 推动常态长效

  在查处市经开集团原党委书记、董事长闫长青典型案件后,安阳市在财政系统开展以案促改,召开以案促改工作推进会,播放了以闫长青案例为原型的警示教育专题片《脱轨3》,发放了财政系统违纪违法典型案例警示资料,排查廉政风险点166个,制定防控措施182条,修订完善了十余项规章制度。

  为深入推进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市纪委监委制定深化以案促改实施意见,创新实施“一案二学习三检查四剖析五整改”工作机制,同时协助市委召开以案促改警示教育大会,坚持有案必改、因案制宜,推动以案促改向关联单位、基层全域拓展。目前,全市共对7260起案件开展以案促改,进行专项治理1500余项,查纠问题1.86万个,排查廉政风险点2.65万个,修订完善制度4576项。

  注重固本培元 倡树廉洁文化

  “不爱钱,不徇情,我这里空空洞洞;凭国法,凭天理,你何须曲曲弯弯。”市纪委监委联合有关部门拍摄的专题片《河南安阳马丕瑶:清廉耿介为百姓 省身律己立家规》在中央纪委网站播出,深入挖掘马丕瑶家风家训,大力倡树廉洁文化。

  着眼固本培元,市纪委监委深入开展以红旗渠精神、谷文昌精神为主题的初心使命、理想信念教育,以马氏庄园、岳飞纪念馆为依托的廉洁齐家、良好家风教育,以周公演易、盘庚迁殷为激励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教育,以西门豹、韩琦、郭朴、暴方子为典范的刚正不阿、清正廉洁教育,以革命枣乡、红色沙区为阵地的弘扬传统、接续奋斗教育,以身边人员、典型案例为特色的《脱轨》系列深刻警醒警示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筑牢理想信念、补足精神之钙,增强“不想腐”的自觉。全市有135人主动向纪检监察机关投案,998人主动说明情况、交代问题,“三不”一体推进的综合效应进一步显现。

  锤炼过硬本领 锻造纪检铁军

  市纪委监委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和全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郭欢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在全市纪检监察系统庆祝建党100周年大会上,一本红彤彤的光荣册,记载了全市纪检监察干部的荣耀,彰显了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加强队伍建设的成绩。

  市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市纪委监委坚持严管与厚爱结合,激励与约束并重,大力加强队伍建设,锻造出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铁军。

  适应改革形势

  监察体制改革后,全市监察对象由4.87万人扩展到9.94万人。面对挑战,如何应对?

  全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围绕健全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一体推进纪律检查体制、国家监察体制和纪检监察机构改革。市、县两级监察委员会组建挂牌,纪委监委合署办公,监督检查与审查调查职能分离、部门分设,案管、监督、调查、审理环节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市、县两级设153个派驻纪检监察组,推进4家国有市管企业、10家公立医疗机构、2所市管大中专院校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健全完善了派驻工作制度机制;探索推进纪律、监察、派驻、巡察“四个监督”贯通协调,把监督网络织密织牢。

  提高能力素质

  “我们坚持全员培训,分级、分类、提级精准施训,培训1.56万余人次,学好用好纪检监察干部系列课程,集中完成学习光盘课程7300余人次,举办了17期清风安阳论坛。”市纪委监委有关负责同志说。

  市十一次党代会以来,市纪委监委围绕打造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通的纪检监察队伍,把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建立第一重要议题和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体学习制度,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加强常委会建设,健全完善市纪委常委会、监委会工作规则、重大事项议事规则等;强化机关党建,成立了全市市直单位第一个青工委,6个党支部荣获五星级基层党支部;开展“讲忠诚、守纪律、做标杆”活动、“大学习大融合大提升”行动、“四专四比”行动、“6-45”问题整改、学习许帅先进事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学习教育,提升纪检监察干部的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作风形象。

  为了锻炼干部,市纪委监委接续选派9名机关优秀部室副主任担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工作队员,有序选派110名干部参加中央纪委、省纪委重要案件查办和相关业务工作,分类建立355人纪检监察业务人才库,建立源头培养、跟踪培养、全程培养的素质培养体系。

  强化监督约束

  执纪者必先守纪,律人者必先律己。

  市纪委监委坚持刀刃向内,5年来,处置纪检监察干部问题线索612件,谈话函询260人,立案62人,党纪政务处分53人,移送司法机关3人;围绕典型案例,不断深化系统以案促改,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等活动,加强警示教育,引导全市纪检监察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

  为强化外部监督,市纪委监委还聘请28名各界代表为第一届特约监察员。纪检监察机关搭建活动平台,为特约监察员履职尽责创造条件,确保反腐败工作在法治轨道行稳致远上持续发挥重要作用。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