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一名22岁的青年义无反顾奔赴前线。转业到法院工作后,经过多个岗位锻炼,他由当初的热血男儿成为一名司法警察。小到安检押解,大到练兵比武,他都冲锋在前。因工作成绩突出,他所带领的集体及个人多次受到省、市级以上表彰。他就是汤阴县人民法院法警大队大队长、二督司法警察周军富。
这份荣誉的背后,是他以严谨务实的精神和强烈的责任意识,忠实履行司法警察的职责,用似火的青春,为法治的天平奉献光和热的真实写照。
岗位就是职责,要干一行爱一行
1999年9月,周军富从部队转业后来到汤阴县人民法院,先后在审判、执行、监察、审判管理等部门工作。到法警工作岗位后,为尽快适应法警队工作,他自我加压,挤时间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文件材料,将司法警察常用的一些法律法规熟记于心,同事们戏称他为“活法条”。他结合基层法院工作实际编写的《汤阴县人民法院司法警察规范化执法手册》《汤阴县人民法院安全保卫工作手册》等,在全市两级法院进行推广普及,成为广大基层司法警察的工具书、口袋书。
基层司法警察工作任务繁重,周军富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与青年法警一起出操、训练。为落实训练大纲的要求,他带领该院法警连续3年进行秋季野外封闭训练,为全市法院外出集训积累了丰富经验。作为队长,他总是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年过半百的他在市法院系统司法警察体能达标测试中,连续3年取得优异成绩,被人们称为“铁人”队长。
2015年3月,一起涉及11名刑事被告人的案件开庭,几百名群众前来围观,为确保押解和庭审安全,周军富牵头制订详细的安保预案,前往看守所押解被告人、指挥安检、疏散群众、安排值庭,从早到晚,来回奔走、四处查看,顾不上吃饭、喝水……两天的庭审顺利结束后,他嗓子都喊哑了,而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
岗位就是坚守,邪气不侵方能正气长存
周军富时刻坚守着司法警察的职业操守,守得住清贫、寂寞,他常说:“邪气不侵方能正气长存。”
在刑事开庭押解过程中,有熟人来找他,想请他行个方便,让犯人和家人见个面、说句话或送点吃的,都被周军富断然拒绝。他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这不符合法律规定”,从而被大家称为“冷面人”。2014年,周军富的大舅哥王某因官司请他帮忙,被他一口回绝,亲友们说他不近人情。周军富说,如果为了人情损害了别人的利益,丧失了自己的尊严,影响了司法的权威,那他宁愿不尽这个人情。
但他却不是个无情之人。在得知本院干警于合红患病住院后,他动员法警队捐款2000余元。他说:“只要是我看到、听到、见到需要帮助的人,我都会尽一份心力。”
岗位就是生命,像热爱生命一样热爱它
“我像热爱生命一样热爱我的岗位,我已经把这种感情融入我的血液中。”从参加工作至今,这句话俨然成了周军富的座右铭。
2013年9月初,周军富的儿子被诊断出恶性脑瘤,在北京做开颅手术时,这个铁一样的汉子经历了痛苦的折磨与煎熬。看到儿子每次放疗和化疗后疼痛难忍的样子,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陪在儿子身边,陪儿子渡过难关。可作为单位法警工作的领头人,他依然放不下心头的工作,每天至少10多个电话安排警队的大小事务。在上级法院对各基层法院法警队考核的关键时期,尽管放心不下儿子的病情,可心中职责所系,对医护工作进行交代后,周军富急匆匆赶回单位投入工作。妻子打电话告诉他,儿子一直在睡梦中呼喊爸爸。听到这些,他再也忍不住了,哽咽着说,忙完这段就回去看儿子,而这一等就是半个多月。家人不理解,说孩子病得这么厉害,你还有心情上班?他说:“孩子需要住院手术时,全院干警都为他捐款,伸出援助之手。现在单位有任务,作为法警大队长,我怎能放手不管?”年底考核中,该院法警队取得了优异成绩。
17年的司法警察工作中,周军富把一腔热血挥洒在钟爱的岗位上,固守着信仰和职责。他先后荣获“全国法院司法警察先进个人”“河南省法院系统先进工作者”等荣誉,个人荣立三等功3次,多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荣获个人嘉奖。他主管的法警大队工作也取得了骄人成绩,先后荣获集体三等功1次,获集体嘉奖1次,被评为优秀党支部,被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评为“三星级警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