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周边 > 安阳 > 正文

安阳:“活力”金秋看“十一”

来源:安阳日报编辑:胡浩亮发布时间:2021-10-08 10:41:14

  十月的乡村,是农人弹奏的乐章。处处秋色好,五谷次第熟,滑县进入了“三秋”大忙季节。

  10月3日,在小铺乡前任庄村的田地里,机器轰鸣,人头攒动,镇、村干部和村民一道,机械、人力一齐上,或收花生,或粉碎秸秆。村民任全喜告诉记者:“今年遭遇不利天气,我们更应颗粒归仓。”

  “今年雨水大,锈病也严重,农技人员指导很到位,我们管理也比较及时。趁前几天晴好天气抓紧抢收,收成比我预想的还要好。”任全喜说。

  “我们强化组织领导,层层落实责任,镇、村干部深入田间地头,积极调配机械进行收割,对机械不能收割的地块组建志愿服务队,做到应收尽收,全力做好小麦备播。”小铺乡党委书记董向锋说。

  记者从滑县农业农村局获悉,滑县玉米种植面积8.6万公顷,虽然强降雨天气对农业生产带来一定影响,但县农业农村部门多措并举、积极应对,及时开展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等实用技术推广。同时,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充分利用农村“特聘农技员”以及“农管家”服务软件、农村大喇叭、微信群等平台进行线上线下技术指导服务,有效保证了各项关键技术措施落实到位。

  白道口镇西英公村韩现彬夫妻二人一个视力不好,一个腿有残疾,前几天连续降雨,玉米地里全是淤泥,无法进行机械收割。夫妻二人正发愁时,镇、村党员干部、青年志愿者来了。他们撸起袖子、卷起裤腿,深一脚浅一脚踏进玉米地,有的掰玉米,有的装麻袋,一上午,志愿者就将韩现彬家的玉米抢收完毕。

  “多亏有你们帮助俺家的玉米才能收完,要不然过两天再下雨可咋办呀?节假日让大家这么辛苦,俺都不知道该咋感谢你们!”韩现彬的妻子感动地说。

  县直各单位纷纷组建了支援帮扶队,深入田间地头,为“三秋”农业生产保驾护航。他们深入农户家中走访,摸清收获情况,调配机械、人力,加快秋收进度,充分发挥驻村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的作用,尤其是做好缺乏劳动力的脱贫监测户以及新增返贫监测对象的帮扶工作。滑县城市管理局成立帮联村“三秋”生产帮扶志愿服务队,深入老爷庙乡刘户固村帮助部分困难群众、弱势群体、留守家庭收储玉米、采摘花生。

  各乡镇(街道)本着为民、利民、便民原则,组织镇包村干部、村“两委”干部、党员代表开展“干群齐上阵,抢收保民生”活动;镇、村两级组建志愿服务队,深入农田,帮助空巢老人、残疾人、困难群众等缺乏劳动力的农户收获玉米,能收尽收,将助农行动落到实处;出动宣传车,巡回各村宣传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政策规定,并在各村及乡镇主干道设立禁烧服务站点,24小时值班值守,确保“三秋”期间“不烧一把火、不冒一股烟、不着一点火”。

  “我们加强值班值守,压实工作责任,党员干部坚守一线,全力做好‘三秋’帮扶工作,确保颗粒归仓,及时备播。”牛屯镇党委书记刘卫闯说。

  整个国庆假期,鲜艳的“志愿红”在田野里忙碌穿梭,收花生、割玉米秸秆、剥玉米皮……他们不仅帮助了农民,更拉近了党员干部与群众之间的距离。

  沃野千里,粟黄果香,收获的不只是粮食,更有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带来的喜悦。

  这两天,八里营镇1200公顷洋香瓜大量成熟上市,瓜香四溢,沁人心脾。

  在洋香瓜种植基地大棚内,瓜农陈乃纳正在忙着采摘洋香瓜。他告诉记者,他家今年种了0.4公顷洋香瓜,目前正收获第二茬,经济效益还算可观。

  “这里有金御苑瓜果蔬菜交易市场,客商络绎不绝,瓜一成熟摘下来拉到市场就行了,我们完全不用为销路发愁。我这五六亩地能挣四五万块钱。”陈乃纳说。

  “我从这里拉甜瓜销到浙江,这儿的瓜在浙江很受欢迎,我一年能销售50多万公斤。”来自山东省枣庄市的客商张忠文说。

  桑村乡路金德村的辣椒种植基地近日开始采摘辣椒。由于劳动力短缺,椒农们正在犯愁之际,桑村乡党委、乡政府及时组织乡机关干部50余人成立志愿者小队,来到基地帮助群众采摘、装袋、搬运、装车……辣椒的火红与志愿者的“中国红”相映成趣,经过3个小时的辛勤劳动,辣椒采摘完毕。

  “志愿者的到来,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不然,我们不知道要遭受多大损失,太感谢他们了。”椒农陈少红不胜感激地说。

  “看到群众由满面愁容变为满面笑容,我们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力争在不利天气到来前,完成全乡的秋收工作。”一位乡干部说。

  “由于近期雨水比较多,为确保秋收、秋种、秋管顺利开展,各乡镇(街道)、县直各单位成立了‘三秋’生产志愿帮扶队,深入田间地头,指导、帮助广大农民利用晴好天气抓紧时间抢收,确保了颗粒归仓。目前,全县玉米、花生等作物已基本收获完毕。”县农业农村局局长郑慧涛说。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