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夜幕徐徐降临,但市第七中学新建的艺体中心灯火通明。“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享清闲……”铿锵有力的唱腔划破夜空。每周四下午的课后延时服务,是七中学生社团活动时间,戏曲社团是最受师生欢迎的社团之一。
戏曲艺术是民族文化的传家宝,是具有鲜明中国传统特色的艺术精粹。市七中积极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实施素质教育,创新形式,丰富课后延时服务内容。其中,戏曲艺术进校园活动深受师生欢迎,该活动荣获安阳市教育局年度教育工作亮点。2017年10月,该校被评为中小学豫剧进校园实验学校。
市七中戏曲课程由音乐教师刘晓丽担任。2005年,刘晓丽师从崔派传人范雅鸣学习戏曲;2015年11月代表河南省培教师在江苏作课《走近豫剧》,被纳入“省培计划”培训项目;2017年、2018年两次受邀担任安阳市“教你一招”基层文艺骨干培训班戏曲授课教师。
据了解,早在2015年,市七中已经开展戏曲社团,学校每班每学期有四节戏曲课。课程内容为学习戏曲知识、欣赏戏曲经典剧目及名家唱段、学习简单的戏曲表演及朗朗上口的经典唱段。同时,通过开展办戏曲进校园展板与班级戏曲黑板报活动,在校园里营造传统文化氛围,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该校还成立了“梨园剧社”戏曲社团,七年级和八年级每周四下午开展社团活动,挑选有戏曲特长和对戏曲有浓厚兴趣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然后参照中国戏曲大会、中国诗词大会等模式,组织七年级学生进行戏曲知识竞猜比赛,并以班级为单位,每班选派代表参赛,评比各种奖项。
“戏曲艺术对中学生来说,可以提高艺术审美素养,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开展戏曲进校园活动,是为了让七中学生近距离接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欣赏美成为每个孩子的权利,更好地彰显我校的‘特色立校,和谐育人’。”该校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