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擎旗奋进铸忠诚 笃行不怠护平安
——2022年全市政法工作综述
安政言
“法者天下之仪也。”肩扛公正天平、手持正义利剑,政法机关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回首刚刚过去的一年,安阳市政法工作交出了一份成果丰硕的靓丽答卷。成绩的背后,蕴含着全市政法机关守护国家安全、社会安定、人民安宁,护航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一年来,全市政法机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安阳重要讲话精神,统筹推进战疫情、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措施落实,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安阳、法治安阳。安阳市先后在第五次、第七次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创新研讨班上作经验交流;市委政法委被评为全省涉法涉诉重复信访集中专项治理工作先进集体;“安阳政法”微信公众号荣获2022年河南政务微信影响力省辖市政法类年度十强;龙安区人民法院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优秀法院”,市看守所被公安部评为“全国优秀公安基层单位”,林州市公安局网安大队被公安部评为“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
筑牢平安堡垒 办好为民实事一年来,安阳市在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和实践,平安建设步伐稳健铿锵。 全力服务保障发展大局。为统筹做好防疫情、保稳定、促发展工作,全市政法机关和广大政法干警闻令而动、迎难而上,积极投身疫情防控第一线,做好人员管控、秩序维护、涉疫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工作。为推动“十大战略”“百条举措”等重大决策部署落地落实,政法机关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加大对涉民营企业案件的法律监督和法治保障力度,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平安是极其重要的民生,也是最基本的发展环境。“快放下手机,这是诈骗。”2022年10月20日,市公安局文峰分局刑侦大队接到预警后,赶到辖区居民张某的家中,及时切断了张某与骗子的手机联系,为其止损5万元。安阳市广泛开展反诈宣传,帮助群众守牢“钱袋子”。据统计,2022年,市公安局有效预警125万次,挽回潜在损失14.7亿元,抓获犯罪嫌疑人3000余名。据省通报,安阳市群众对“国家反诈中心”政务号、微信视频号、快手号、抖音号、微博的关注度较高,万人关注率位居全省第一位。
全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安阳市紧盯“防范化解社会矛盾风险”和“防范化解公共安全风险”两个重点创新项目,精准发力、攻坚克难;深入开展“三零”平安创建活动,以“双提双知”活动为抓手,以“五星”支部创建为载体,坚持以“小单元作战、精细化创建、清单化管理、项目化落实”为导向,创新形成“一四三”工作模式,全市3368个村(社区)、40669个企事业单位符合创建标准,达标率分别为84.27%、99.61%。
安阳市扎实开展“六防六促”专项行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强化多元化解,加大对重点领域、重点问题、重点人群等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努力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安阳县创新服务群众“三五”工作法,即不管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得对群众说“不归我管”“我管不了”“愿意去哪儿告就去哪儿告”等推诿的话,解决群众问题必须“到场、到人、到家、到头、到底”,实现了基础牢、基层强,群众的事情有人管,基层的矛盾化解早。
在严厉打击治理跨境赌博违法犯罪工作中,安阳市在全省打击治理跨境赌博工作会议上作了经验介绍,并被列为河南省第一批试点城市。安阳市深入推进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大力宣传贯彻《反有组织犯罪法》,邀请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专题授课,全面提升政法干警依法、准确、及时打击黑恶势力的能力和水平。
安阳市加强法学会建设;邀请省内外法学专家教授,为市、县两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进行专题讲座9场次;组织青年普法志愿者开展法治宣传活动6000余场次,宣讲法律知识,服务法治实践。安阳市扎实推进首席法律咨询专家制度,推动广大法学会会员参与矛盾纠纷、疑难信访案件化解工作。为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全市135个乡镇(街道)建立了乡级法学会服务站,3166个村(社区)设立了村级法学会服务点,构建起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法学会工作阵地,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安阳市扎实推进司法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政法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建设、推广和应用,全市上线流转刑事案件2万余件,平台实现持续高效运行。安阳市加强智慧法院建设,建成独立诉讼服务中心以及“系统算法+人工分流”分案模式,提升智慧法院效能。安阳市深化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关于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机制建设,确保监督贯穿于执法司法各环节、全流程;深化公安“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进“四个减免”“一证即办”“一窗通办”“自助快办”等服务模式;深化监狱工作改革,加快刑罚一体化建设,健全社区矫正制度,持续推出法律援助、司法救助、律师调解等便民利民新措施,不断满足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呼应民意关切 以良法促善治2022年7月27日,全省首部关于社会治理方面的立法——《安阳市社会治理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报请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审查批准。2022年8月27日,《条例》正式发布公告,内容涵盖社会治理的方方面面。作为以促进市域社会治理为主题的地方性法规,《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安阳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迈上法治化新台阶,也是全国第二部、全省首部关于社会治理方面的地方性法规。 为全面提升市域社会治理水平,安阳市专门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负责起草制定社会治理促进条例。市委政法委,市人大相关专门委员会、常委会内司工委、法工委,以及市司法局等单位领导同志和《条例》起草组成员历时10个月,通过广泛调研、研讨交流、反复修改、审查审议,在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的情况下,对《条例》的起草和审查做了大量工作,推动《条例》顺利出台。
《条例》分为总则、基础建设、风险防控、重点防治、监督管理、附则等章节。《条例》自2022年10月1日起施行。其中“重点防治”一章,主要对安阳市社会治理过程中重点行业、重点区域、重点群体的治安防范进行了制度性安排;对扫黑除恶、电信网络诈骗等内容进行了规范;为防止精神障碍患者伤害他人,明确各部门对精神障碍患者的服务管理职责,强化了精神障碍患者监护人的责任。同时,《条例》对社会治理工作中的特色做法,如建立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建设平安驿站和心理服务体系等进行立法固化,有效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发生。
制定出台《条例》,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基层社会治理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的具体举措,又是安阳市通过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解决社会治理问题的重要载体和抓手,通过制度设计解决制约基层社会治理中的问题,体现安阳地方特色,为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强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活力古都出彩安阳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市委政法委先后制定出台《关于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关于发挥政法机关职能作用优化营商环境的意见》《关于发挥政法机关职能作用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公开承诺书》,进一步理清安阳市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的整体思路。全市政法机关聚焦企业关切,优化政法公共服务供给,持续提升营商环境法治化水平。
淬炼忠诚品格 锻造政法铁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安阳、法治安阳,离不开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精兵劲旅。 政法队伍的政治忠诚,直接关系党的执政地位,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全市政法机关高度重视政法队伍建设,全面加强政治建设,持续提升素质能力,强化从严管党治警,淬炼了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靠得住、能放心的新时代安阳政法铁军,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法保障。
强化教育培训,深入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市委政法委充分发挥牵头抓总、协调各方作用,督促指导各级政法机关开展全员政治轮训和业务培训。安阳市先后举办了全市政法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暨乡镇(街道)政法委员培训班、安阳市政法领导干部加强政治建设专题研讨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让广大政法干警的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得到切实加强。
扎实开展“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全市政法机关认真贯彻省委、市委的部署要求,推动党员干部实现“七个明显提升”;贯彻执行《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严格执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强化以案促改警示教育,推动全面从严管党治警向纵深发展,确保政法队伍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
全市政法机关强化示范引领,认真学习宣传全国“双百政法英模”先进事迹,大力弘扬全省人民满意的政法单位和政法干警及全市政法系统“十大忠诚卫士”英模精神,激励广大政法干警见贤思齐、创先争优;坚持从优待警,修订完善市级救助资金管理办法,为10名因公牺牲、伤残特困干警申报省救助金58.12万元,发放市级救助金7万元,不断增强广大干警的荣誉感、归属感、自豪感。
击鼓催征正当时,奋楫扬帆启新程!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加快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强市的关键之年。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上,全市政法机关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决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以“起步就是冲刺、开局就是决战”的昂扬姿态,忠诚履职、挺膺担当、拼搏实干、勇毅前行,奋力谱写新时代新征程安阳政法工作现代化新篇章。
-----------------------------------------------------------------------------------------------------------------------------------------
中 原 新 闻 网 (河南运营中心) 新闻热线:15903638356 商务合作:13373918983 投稿邮箱:4004597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