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周边 > 安阳 > 正文

安奋斗 安出彩丨从314户到5户 滑县马庄村的脱贫故事

来源:安阳日报编辑:郭金利发布时间:2020-10-14 21:46:17

  
张定坤(右一)正在杜子真的芦笋地里了解今年芦笋销售情况 

  □记者 贺瑛 文        文锟 摄

  初秋时节长空如洗,9月29日,记者走进滑县瓦岗寨马庄村,踏在田埂上,眼前成片已收割完庄稼的土地与远远的天际连接在一起,让人在微凉的秋风中,感受着这个季节独特的美好。

  这个整洁美丽的小村庄,曾经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822户村民中就有314户是贫困人口,几乎占到全村人数的40%。如今,全村只有5户贫困户,且都正在脱贫中,村民收入稳步提升,几年间打了一场漂亮的脱贫翻身仗。而这个小村庄的大变化,与一个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就是国网滑县供电公司驻该村的第一书记——张定坤。

  “别看张书记话不多,可啥都替贫困户想着。俺家俩孩子都外出务工了,俺不仅种上了芦笋,还在村里的时丰铝业打工,日子一天比一天好!”今年55岁的杜子真提起张定坤赞不绝口。前几天,他刚卖完地里最后一批芦笋,曾经的贫困户靠着村里联系的芦笋种植,成了村民眼中的脱贫“明星”。

  2015年,张定坤一到马庄村第一件事就是走家串户,在亲切的拉家常中摸清村里的贫困状况,几口人、多少地、为啥致贫、下一步该咋帮扶……这些不仅密密麻麻地记在张定坤的小本儿上,也深深地印在他心里。他根据杜子真的家庭实际情况,通过各种渠道联系芦笋种植。

  杜子真掰着手指头为记者算了笔账:“按照一斤芦笋3.5元的收购价,俺家4亩地种植芦笋,一年下来能收入近4万元,加上俺在村里的企业打工每月有3000元的收入,俺再也不用为生计发愁了。”杜子真不忘感谢张定坤:“从种上芦笋那天起,张书记不知道往俺家地里跑了多少趟,从管理到销售比俺还上心。”

  “以前家里停电是常事儿,现在晚上电灯长明,家里的蜡烛也派不上用场啦!”今年74岁的伦好行笑着说。张定坤来到马庄村后积极争取资金扶持,一次性投入200余万元,历时3个月完成该村的电网改造工程,不仅解决了村里百姓的用电难问题,也让村里的企业不再为电压不稳而犯愁。现在马庄村共有涂料厂、纺织厂、铁桶厂等7家企业,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65户,户年增收3万元左右。2019年6月,马庄村还安装了42千瓦的光伏发电设施,并网发电后每年村集体能增收3万元。在此基础上,张定坤与村“两委”积极争取资金,加大农业设施建设力度,为村里新打机井22眼,国网滑县供电公司为村里铺设地埋线7800米,解决了村民的浇地难问题。

  当天临近午饭时间,记者跟随张定坤来到韩瑞丽家的小院。正张罗做饭的她,热情地招呼记者并搬出小板凳让座。她指着孙女告诉记者:“孩子出去打工了,我们两口帮着照看孙女。我现在在村里图书室负责登记借阅图书和打扫卫生,每月有300元收入,孩子他爸在村里的企业打工。”

  由于丈夫的身体不好,韩瑞丽家一度很贫困。张定坤到村里后,和村“两委”一起想办法,不仅给她安排了村图书室的公益性岗位,还安排其丈夫到村里的企业打工,一个月有2000多元收入。如今,孩子在外打工,有了固定的收入,他们家里的日子也越来越好。

  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为了增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张定坤和村“两委”依托党建阵地对贫困户进行宣传引导,让他们树立不等不靠的思想。现在,除了种植玉米和小麦,村“两委”还积极引导村民种植经济作物,并和上级农业部门沟通协调,邀请技术人员到村里讲解农业种植、病虫害防治等常识。

  从314户贫困户到如今的5户,随着一户户贫困户顺利脱贫,马庄村在张定坤和村“两委”的带动下,增收渠道越来越宽广。采访即将结束时,张定坤指着大片的田地,满怀憧憬地告诉记者:“明年发动村里的村干部,带头种植五六十亩红薯,希望带动更多的百姓一起奔小康。”穿行于村民院落间的小路上,记者看到,伸出院墙的枝条上挂满成熟的果实。硬化后干净的街道,夜幕下明亮的路灯,设施齐全的文化广场,标准规范的卫生室,明亮整洁的村图书室以及随处可见的“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宣传语,仿佛静静诉说着村子从贫穷走向富裕的故事。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