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周边 > 聊城 > 正文

弘扬宪法精神 建设法治聊城

来源:聊城日报编辑:胡浩亮发布时间:2020-12-06 17:00:19

  截至今年,聊城市已连续13年组织国家工作人员普法考试,并实现了“三个率先”,即在全省率先组织全市县级领导干部集中考法,率先推行领导干部全媒体学法考法,率先实行县级领导干部普法考试成绩统一登记和通报制度。目前,领导干部普法考试考核已实现信息化、制度化、常态化。

  聊城在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方面的创新点还有很多,以至于聊城市司法局局长商光胜介绍工作时说:“争创一流,走在前列,已经成为聊城法治宣传工作的代名词!”

  宪法宣传抓“关键少数”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的能力

  “普法考试考得怎么样?”最近一段时间,聊城市公务员群体习惯用这句话打招呼。

  聊城市为全市领导干部量身定做法治教材,先后编辑了《领导干部学法笔记》《法治聊城——热点问题法律解析》《国家工作人员学法考法读本》等多部法治教材。

  市委组织部、市人社局会同市委党校在干部培训、公务员培训中加大法治课培训力度,“干部培训,法治同行”成为常态;市委政法委连续举办全市领导干部法治大讲堂,邀请中央党校和各政法大学知名教授来聊授课,受教县级干部达10万多人次;市普法办连续举办全市领导干部法治培训班、普法骨干培训班,加强对国家工作人员的法律知识教育;利用新法颁布和实施节点,全市连续举办宪法、民法典等专项法律培训班,交通、税务、水务、金融等各大系统也相应开展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培训,有效提升了国家工作人员的依法行政和依法办事能力。

  宪法宣传抓“关键群体”注重青少年法治观念的养成

  12月4日,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国家宪法日。这个期待飘雪的日子,总会有很多人冒着严寒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从娃娃抓起,崇尚宪法,聊城一直做得不错,国家级奖项就是很好的证明。2017年和2019年,陈文静同学和李方圆同学分别荣获全国中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山东赛区冠军。

  很多学生及家长都能感受到国家宪法日的重要性,这一天,学校会安排一堂生动的“法治课”。聊城市坚持普法“从娃娃抓起”,深入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不断丰富校园法治文化载体,扎实推进“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把法律知识铭刻于青少年头脑中,让法治精神滋养青少年成长。

  ——健全组织网络。市司法局、教体局、普法办等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全市中小学均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法治宣传教育领导小组,聘请法治副校长1023人,为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10月份,聊城市有100万名中小学师生、家长通过电视、网站、微信公众号等观看了民法典“云课堂”。

  ——丰富法治活动。坚持每月1节法治课、每季度1次法治实践活动、每年1次法治考试,切实做到计划、课时、教材、师资、测试“五落实”;举办法治班会、开办模拟法庭、组织法治演讲比赛、自创法治手抄报、抒写学法心得等活动,开展“法律进学校”报告会、法治讲座、法治文艺汇演等活动。

  ——搭建实践平台。大力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建设,搭建青少年法治教育课外(社会)实践平台,先后在冠县、阳谷、高唐等地建成省市级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200余处,使全市93万在校生普遍受到生动、直观的法治教育,青少年的法治意识显著增强。

  宪法宣传抓“制度建设”确保依法治市工作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有章可循

  市委及时调整和充实了“七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成立了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职能部门具体抓的工作机构日臻完善。市人大、市政协充分发挥职能,每年分专题视察法治宣传教育和依法治理工作,监督指导“七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开展。

  市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两个规划”草案,作出了《关于在全市公民中开展第七个五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决议》和《关于聊城市2016—2020年依法治市规划的决议》。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在全市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高规格召开了第十四次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会议,对“七五”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及时召开联席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工作。各县市区、市直各部门都成立了相应工作机构,制定了普法规划,为工作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市委宣传部、市司法局等部门联合制定了《关于加强媒体公益普法宣传的指导意见》,推动各级新闻媒体履行公益普法社会责任,扩大了法治宣传教育覆盖面。

  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深入开展宪法主题宣传活动,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后,聊城市委迅速出台了《关于学习宣传贯彻宪法的通知》,在全市部署开展宪法宣传活动。

  声势浩大的宪法专题学习宣传活动在全市全面铺开后,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联合举办了“深化十九大精神学习培训班”,对全市县级领导干部和乡镇党委、政府一把手进行了宪法修正案的专题培训。市人大适时组织了国家工作人员向宪法宣誓活动。

  聊城市深入推进宪法宣传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进军营、进家庭、进网络、进新型社会组织、进特殊行业,宪法文本进车站、宾馆、银行、政务中心等人口密集的场所,在全市范围内形成自觉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的良好法治氛围。

  宪法宣传抓“关键节点”深入开展各项主题法治宣传活动

  按照上级安排部署,紧紧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聊城市先后组织开展了与乡村振兴战略、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三大攻坚战”、扫黑除恶、安全生产、道路交通、消防减灾、食药安全、禁毒戒毒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切实提高各级各部门依法发展、服务中心大局的意识和能力。

  紧紧围绕依法行政开展普法宣传,先后举办水法宣传周、宪法和党章知识竞赛、安全生产宣传月、行政诉讼法知识竞赛、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电视竞赛等活动,利用“12·4”国家宪法日举办集中法治宣传活动。

  紧紧围绕服务保障民生,建立完善实体、热线、网络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开展“精准扶贫、法治同行”活动,实施“法律援助应援尽援”工程,成立妇女维权、消费者维权、服务新旧动能转换、服务乡村振兴等专业法律服务团,提供专业法治宣讲和法律咨询,有效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宪法宣传抓“基层基础”用喜闻乐见的形式推动群众学法用法

  冠县烟庄街道后十里铺村有法治一条街,聊城城区的人民公园建成了民法典公园,孔繁森同志纪念馆党内法规教育基地正在建设。街角公园里,商场屏幕上,公交车LED屏幕上……聊城的宪法宣传随处可见。

  目前,聊城已建成高唐县法治文化广场、茌平区法治文化公园等一批县级法治文化公园(广场),建成东昌府区郑家镇、阳谷县闫楼镇等一批乡镇法治文化广场,建成冠县前万善村、莘县十里井村等一批村级法治文化广场,让群众在休闲健身和日常生活中接受法治熏陶和教育。各机关单位充分利用自身资源,打造了一批集机关文化、法治文化于一体的室内外法治文化基地。

  聊城市已建成省级法治文化、法治宣传示范基地25处,在全市农村、社区、企业、学校等处安装可更换式法治文化牌匾和展板6000多个,方便群众学法用法。

  流动阵地建设也是聊城法治宣传的一大特色。市司法局在全市组织开展了“法治大篷车进基层”“法治文艺巡演”等活动,深入乡镇、村居等开展普法宣传;市司法局与聊城公交集团联合打造公交车普法新模式,实现了全市主干道公交车普法全覆盖,每天滚动播出普法宣传标语,开通“宪法号”和“普法号”公交普法专车,并组织志愿者义务普法。

  聊城市各地均利用城区商业圈的大型LED显示屏播放法治公益广告,同时,在农闲时节、重大节假日等时间节点,组织开展法律赶大集活动,集中宣传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5年来,已开展活动3600余场次,受教育群众达150万人次。

  宪法宣传抓“学法考法”自主研发国家工作人员全媒体学法考法平台

  聊城市在全省率先自主研发了国家工作人员全媒体学法考法平台。系统采用试卷池、交卷队列、分布式缓存等技术,支持大数据量高并发访问,最多可承载10万人在线学习及考试。同一个账号可在电脑端、手机端和微信端等多种应用平台使用,随时、随地方便快捷地进行“指尖上”的在线学法和考法。设置综合分析监管平台,对学法考法全过程进行监管和数据分析,既保证了真学真考,又能及时掌握各地各部门学法考法的所有情况。

  聊城市在全省率先建成“谁执法(谁主管)谁普法”管理平台,对“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落实情况实行电子台账管理;在全省率先研发应用“谁执法(谁主管)谁普法”责任制信息管理系统,内容包括组织领导保障、法治宣传、重点对象学法、法治文化建设、以案释法活动、法治创建等6大项和31小项,对各部门普法工作的开展实行精细化管理、信息化管控及大数据分析,实现动态化智能监管。同时加强考核结果运用,将工作开展情况作为机关绩效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内容。

  在全省率先建成“智慧普法”云平台。依托“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构建了精准普法、互动普法的新型普法模式。目前,平台收录了805部法律、1111部行政法规、22791部地方性法规供群众查询。同时,利用大数据将各项法律服务线上化,提供智能法律咨询、法律法规库、司法案例库、普法宣传、综合信息查询等公共法律服务。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对平台访问情况进行分类汇总,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公众普法需求做出精准分析,以便开展有针对性的精准普法,有效提高了普法效能。今年,面对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平台开通“疫情防控法律咨询”版块,开辟战“疫”法治保障的绿色通道。该平台可同时以智能终端机、手机端、网站服务三种形式为群众提供服务。目前,聊城市已在市县两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及政务服务中心安装部署了15台“智慧普法”终端设备,办事群众可在终端上进行自助查询,也可通过聊城法治网、“聊城普法”微信公众号、“我的聊城”App等渠道获得方便快捷的在线法律服务。目前,平台每天访问量突破千次,免费出具法律意见书上百份。

  “七五”普法期间,经过各方不懈努力,全市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法治能力不断提高,普法积极性和主动性显著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素养不断提高,满意度和幸福感显著提升。

  在今后的工作中,聊城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不断提升普法依法治理工作能力和水平,为“争创一流、走在前列,奋力实现在鲁西大地率先崛起”努力奋斗。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