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床患者今日出院。”12月10日,东阿县刘集中心卫生院病房里的一条普通医嘱令医护人员们格外欣喜。随着这条医嘱的下达,住院20天的38床患者终于可以回家了。
38床患者是一位上级医院转诊到刘集中心卫生院的患者。转来时,患者存在意识障碍,身上还带着气管切管、鼻胃管、尿管、氧气吸入管。医院外科护士长对患者做了护理评估,并将情况上报给护理部。其实,需要一级护理的病人在基层医院并不常见,而且,病人又面临着感染、压疮、呼吸道阻塞等风险。了解到这一情况后,医院高度重视,护理部工作人员与主治医师陶万旭就患者情况与家属进行沟通,详细了解患者及家属的期望。“上级医院说可以回家护理了,但是回到家,我们也不知道该怎么照顾,只好送到这里来了。”最后,经过医护共同商议,决定收治这名患者。
为了做好患者护理工作,护理部专门召开会议,安排患者的护理工作,做好病例分析。卫生院对参与护理的护士加强护理操作技能培训,夜班护士随时观察患者病情,注意管道护理,预防并发症发生。住院后不到一周的时间,患者病情有了显著好转,这给了护理人员更大的信心。最终,经过护理人员的专业护理,患者顺利出院。
自《东阿县刘集中心卫生院医联体实施方案》实施以来,刘集中心卫生院积极开展分级诊疗协作机制,安排专人负责协调,为医联体转诊患者开通绿色通道,不断提升医护技能,形成了相互支持协作的工作格局。
今年以来,刘集中心卫生院先后投入1000万元建设医养康复楼。新楼的投入使用,极大地方便了群众的就医和康养需求。随着医院就医环境的改善,卫生院对全体医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与要求。作为分级诊疗政策实施过程中的关键环节,也是离群众最近的一环,刘集中心卫生院不断提高医疗技术和护理水平,提高群众就医满意度,接好分级诊疗接力“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