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我为群众办实事”新闻发布会。团市委书记徐保亮,副书记付亮、于繁昌详细介绍了团市委“我为青年办实事”十项行动,并回答记者提问。
今年以来,按照党史学习教育要求,共青团聊城市委扎实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聚焦党政所需、青年所盼精准发力,重点开展“我为青年办实事”十项行动。这十项行动为:
乡村好青年赋能行动。建立完善市县乡村好青年联盟,联合组织、人社、农业农村、金融、科技等部门梳理乡村振兴相关政策,每半年举办1次交流活动,针对好青年的需求提供政策支持和精准服务等。
城乡社区青年融入行动。在城乡社区建设、升级5处示范性“青年之家”,开展青年沙龙、创业指导、兴趣交流等服务,打造服务青年的有效阵地。“青年之家”及时听取青年诉求,帮助青年解决难题,联系好、服务好、引导好最大多数的各界青年。
青年安全生产技能提升行动。联合市应急管理局开展“青年安全生产示范岗”创建工作,推动省市县三级联创,市级报备不少于100个重点岗位。在创建试点县探索创建内容,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在企业组织开展以“安全警示教育、安全隐患排查、安全知识培训、安全岗位练兵、安全创新攻关”为主要内容的五项活动,提升广大青年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进一步掌握安全知识技能,化解安全隐患。
青年“双创”服务行动。联合中国青创基金会、市工信局等单位,帮助青年企业家扩大对外交流,年底前举办8期青年创业导师培训、特色产业青年人才交流活动。联系青年企业家、创投机构、创业园区参与大学生创业项目评审指导,为大学生创业项目落地提供支持。
“青鸟计划”“青年驿站”大学生就业服务行动。实施“青鸟计划”,多方对接省内外高校,与聊城大学等高校团组织深化交流、融合发展,积极推介聊城市就业环境、人才政策,会同有关部门开展线上线下招聘,帮助大学生来聊实习实践、就业创业。建设“青年驿站”,为来聊求职择业的大学生提供集免费住宿、政策解读、岗位推介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6月底前每个县市区至少建成1处。
“希望小屋”困境儿童关爱行动。为聊城市8岁至14岁困境儿童建设独立学习生活居住空间。运用“组织化+社会化”方式,充分发挥团员青年、青企协会员、青年文明号集体的作用,运用腾讯公益等互联网平台推进募资工作,汇集更多社会爱心力量。关爱行动重点向残疾人家庭、低保家庭延伸,今年建设不少于600个“希望小屋”。
聊城籍在外青年服务行动。扩大与在外聊城籍各行各业青年联系,推动在北京、上海、广东、重庆、杭州等地建立青年工作站,经常性组织开展活动,推送家乡有关信息,建立联系家乡的桥梁和纽带。成立“聊城籍在外青年服务之家”,市县团委同步公布服务电话,为在外青年提供政策咨询、跑腿代办等服务。
青少年政治引领和权益维护行动。进一步拓宽青少年参政议政渠道,积极推动青少年代表列席市两会,开展与代表、委员面对面活动和青少年提案见面答复会,常态化列席电视问政,进一步引导有序政治参与,培养青少年的主人翁意识。
聊城籍在外学子感知家乡行动。为帮助聊城籍在外学子感受家乡、了解家乡、熟悉家乡,联合聊城大学等高校团委举办“千名学子看家乡”活动,利用“五一”、十一”、寒暑假等组织聊城籍在外高校学子进企业、进园区、进场馆,了解家乡历史文化、城市发展、重点项目、优势产业、人才政策等,进一步认知家乡风貌、感受家乡发展、增进家乡感情。全年计划组织1000名左右的学子。
青春志愿服务行动。加强青年志愿者队伍建设,广泛发动青年群体参与志愿服务,组织开展培训,提升专业化水平,打造“尚善水城”青年志愿服务品牌,提升品牌在全国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下一步,团市委将继续发挥组织优势,全力聚焦“我为青年办实事”十大行动,合力推进各项实事落地见效,不断提升广大青年的幸福感和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