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起消除校园贷记录类诈骗
1起虚假投资理财类诈骗
案例一
高回报的投资往往都是陷阱
案例二
消除校园贷记录类诈骗套路
01
伪装"平台客服"联系受害人
不法分子通常冒充贷款平台客服,电话联系受害人,并通过伪造的“平台营业执照”“客服工作证”等打消受害人的疑虑。
02
能够说出受害人的身份信息
为了获取受害人信任,不法分子会利用非法渠道获取到的个人信息,在电话中准确报出受害人的姓名、身份证号、家庭住址、贷款等信息,实施精准诈骗。
03
编造理由让受害人陷入恐慌
当受害人放松警惕后,不法分子谎称根据国家相关政策需要配合注销校园贷账号,否则会影响个人征信或产生严重后果。若是受害人未曾注册过校园贷,不法分子则谎称其身份信息被盗用注册了网贷账号,也需要配合注销。
04
要求转账完成"清零"和"销户"
当受害人深陷恐慌时,不法分子便要求受害人在多个贷款平台借款,提现后转入他们的“对公账户”来完成“清零”和“销户”,并承诺会返还转账资金。当受害人发现被骗时,骗子早已联系不上。
防
警 方 提 示
不存在注销网贷账户的操作,只要你按时还清贷款,就不会影响到个人征信。接到此类自称网贷平台工作人员的电话,务必提高警惕。遇到疑问时,应当及时向警方或者官方客服咨询核实,避免财产受到损失。
警方提示
1、购买股票、金融理财产品、现货期货投资等,要通过正规的机构,可以在证监会、期货业协会网站了解其资质或实地查看情况。
2、不要盲目迷信一些所谓的“内幕消息”、“大师指点”、“权威发布”,背后往往都隐藏各种各样的利益或骗局。
3、切勿盲目加入未经核实的投资理财群,这有可能是预设好的局,会不知不觉落入圈套。
4、不要心存幻想,不要因为犯罪分子的花言巧语而越陷越深,遭受更大损失。
5.投资者对超高收益的投资要保持戒心,不要被暂时的高收益迷惑双眼,切勿相信只挣不赔的“买卖”,避免落入网络投资理财诈骗陷阱。
6.不要轻信陌生人发来的盈利图,不加入全是陌生人的“投资群”,不轻信“营业执照”,不做“国际盘”。
7.应主动了解交易平台经营资质,尽量选择可靠性高、口碑良好、管理操作合法的交易平台。
8.如发生被骗,及时报案。
来源:南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