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斗指未,太阳黄经为120°,于公历7月22日—24日交节。“暑”是炎热的意思,大暑,指炎热之极。大暑相对小暑,更加炎热,是一年中阳光最猛烈、最炎热的节气,“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大暑气候特征:高温酷热、雷暴、台风频繁。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段。大暑时节阳光猛烈、高温潮湿多雨,虽不免有湿热难熬之苦,却十分有利于农作物成长,农作物在此期间成长最快。
大暑“三候”
一候 腐草为萤
在大暑时期,枯草上的萤火虫卵孵化出来,夜晚可以看到萤火虫在腐草败叶上飞来飞去,这是大暑时节的一个美丽景象。
二候 土润溽暑
此时土壤浸润,空气湿热,气温高,湿度大,整个天候都无比闷热,是农作物生长的旺盛时期。
三候 大雨时行
在大暑时节,常有雷雨降临,暑湿减弱,天气开始向立秋过渡,这一时期雨量充沛,高温与多雨时期基本一致,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节气习俗
饮伏茶
伏茶,顾名思义,是三伏天喝的茶。这种由金银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药煮成的茶水,有清凉祛暑的作用。古时候,很多地方的农村都有个习俗,就是村里人会在村口的凉亭里放些茶水,免费给来往路人喝。
烧伏香
大暑节气气温最高,农作物生长最快,大部分地区的旱、涝、风灾也最为频繁,抢收抢种,抗旱排涝防台和田间管理等任务很重;因此百姓烧香祈福,祈求风调雨顺,百谷丰登;还有一种说法接近于中医的灸,在伏天里用药香熏烤特定的穴位,可以治疗多种顽固的疾病。
斗蟋蟀
大暑是乡村田野蟋蟀最多的时节,中国很多地区的人们有茶余饭后斗蟋蟀取乐的风俗。大人会先带着小孩到田野里抓蟋蟀,然后到大树底下玩起斗蟋蟀的游戏,可有趣了。
吃暑羊
入伏之时,麦收结束,是一个短暂的农闲。夏收初过,人已疲惫,休息休息,享受享受。营养学家称,羊肉在伏天吃营养程度最高。三伏天,人体内积热,此时喝羊汤,必然全身大汗淋漓,带走五脏积热,同时排除体内毒素,有益健康。
节气诗词赏析
《大暑》
宋·曾几
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
经书聊枕籍,瓜李漫浮沉。
兰若静复静,茅茨深又深。
炎蒸乃如许,那更惜分阴。
《毒热寄简崔评事十六弟》
唐·杜甫
大暑运金气,荆扬不知秋。
林下有塌翼,水中无行舟。
《销夏》
唐·白居易
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无长物,窗下有清风。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
愿你历经夏天的苦热,依然坚定地憧憬远方,过好每一个炙热的日子,让最好的时光不留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