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余额告急,开学的脚步越来越近——是不是发现孩子还陷在“白天睡不醒,晚上不睡觉”的循环里?作业拖着没写完,书本更是被丢在角落积灰?别慌!开学前15天是“习惯重启黄金期”,跟着这几步做,帮孩子轻松衔接新学期~
前5天:先把“生物钟”调回正轨
假期里孩子熬到半夜看动画、早上九十点才起床?开学后7点要到校,突然切换肯定适应不来!前5天咱们先从“睡”和“起”下手:
• 每天提前15分钟睡觉、早起:不用一下子逼孩子早睡1小时,循序渐进更靠谱。比如昨天23点睡,今天22:45睡;早上8点起,明天7:45起,5天后慢慢调整到和上学日一致的作息。
• 用“晨光”帮身体复位:早上起床后拉开窗帘,让孩子晒10分钟太阳——阳光会告诉大脑“该醒啦”,比闹钟更温柔,还能让晚上睡得更香。
别让孩子开学第一天顶着黑眼圈进教室,这5天的“作息微调”超关键!
中间5天:把“学习感”捡回来
不是让孩子突击写作业,而是慢慢找回“坐在书桌前”的状态:
• 用“10分钟小任务”热身:不用做整套卷子,每天让孩子花10分钟看看上学期的课本、写2页生字,或者读一篇短文——重点是让“学习”变成每天的小习惯,而不是突然来的“大任务”。
• 给书桌来次“开学大扫除”:和孩子一起整理书桌,把暑假的玩具收进箱子,摆上新学期的课本、文具。看着整洁的书桌,孩子心里也会悄悄冒出“要开学啦”的期待感。
如果孩子不爱动?试试“比赛”:你整理客厅,他整理书桌,最后比谁整理得快——用游戏感化解“任务感”,孩子更愿意配合~
最后5天:带着“期待感”等开学
开学前别总说“开学要收心了”,多聊聊开心事,孩子会更盼着去学校:
• 列一份“开学小期待”清单:和孩子一起写下来——“想问问同桌暑假去了哪里玩”“想看看新教室是什么样的”“要和好朋友一起跳大绳”……把这些写在便签上贴冰箱,每天看一眼,抵触感会少很多。
• 准备“开学小惊喜”:不用买贵的,一支印着他喜欢的卡通图案的笔、一个新的笔记本,或者提前烤一盘小饼干让他开学带给好朋友——小小的仪式感,会让“开学”变成一件值得期待的事。
15天不算长,但每天花一点时间帮孩子调整,比开学后“硬掰”轻松10倍。
毕竟,让孩子笑着走进校园,比“逼他做好准备”更重要呀~
文:刘晓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