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评一体化理念与策略
8月20日上午有幸参与经开区2025年暑期中小学教师培训,卢臻专家对新课标下“教什么”“如何教”的讲解,重塑了我的教学认知。
明晰“教什么”是育人前提。新课标下,教学核心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深挖课程育人价值,筛选助力素养成长的知识,落实立德树人。
探索“如何教”要创新课堂。培训给出实操方向,核心是以学为中心,构建真实情境,形成“教学评一体化”育人闭环。如《分数乘整数》案例,凸显学生主体,激发内驱力,培养合作探究能力;还需关注个体差异,开展个性化教学。
反思过往,我曾重知识传授、轻素养培育与学生主体作用。未来,我将依核心素养细化目标,创设生活情境与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建构知识;借过程性评价调整教学,深耕新课标、更新理念,让教学更精准高效,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二、校本研修的“土味革命”
下午聆听裴秋菊校长关于校本研修“土味革命”的分享,我收获颇丰,深感其贴合农村教育实际。校本研修关键词让我明白,要扎根日常教学,以真实问题为导向,教师主动参与实现动态成长。“校本教研”与“校本研修”对比,凸显后者更重教师全面发展,为农村教师成长拓宽路径。
一系列实操策略极具价值。“三阵地 + 两途径” 构建研修框架,课堂、教研组、学校协同,个人与团队并行,贴合农村校情;“青蓝结对” 助力新老携手,打破思维局限;“和韵五慧课堂” 推动课堂变革;“三处四步法” 提升教学质量。
这些策略为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成长破局,让我们立足本土、挖自身优势,在实践中研修成长,借“土味革命” 在农村教育 “小天地” 实现大作为,为乡村孩子撑起优质教育蓝天。
三、深耕高效课堂,赋能学生成长
下午继续参加柴菁校长主讲的“深耕高效课堂,赋能学生成长”培训,收获满满。
高效课堂特质清晰呈现,目标精准、学生深度参与等要点,为教学指明方向。小组合作教学策略实用,合理分组、搭建支架,让课堂讨论不再流于形式。培养学生自信展示的方法,教给模板、降低表达难度,助力学生从“不敢说”到“主动说” 。
同时,问题清单直面教学痛点,提醒我们关注学生参与、优化评价反馈。“4 + 2”语文阅读课程创新,丰富阅读形式。这场培训,让我对高效课堂构建有了更清晰思路,后续会将所学融入教学,深耕课堂,赋能学生成长。
此次暑期培训为我充了电、明了路。未来,我会把新理念、好方法落到实处,在教学中持续探索,用专业与热情守护学生成长。
文:苗小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