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社会 > 正文

永年区全力推进省级森林城市创建

来源:邯郸日报发布时间:2023-11-21 17:15:00

  本报讯(记者于晓)11月16日,记者从永年区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永年区委、区政府紧紧围绕“古韵广府、绿美洺州”规划定位,坚持统筹城乡,全面推进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工作,全力打造“碧水绕城过,青山建屏障,靓点耀村庄,绿网织田园”森林城市生态网络。据了解,近年来,永年区因地制宜、分类实施、逐年推进,持续不断增加全区“绿量”,通过创森期间持续绿化,2020年完成营造林3.83万亩,2021年完成营造林1.21万亩,2022年完成营造林1.03万亩。施庄村、岳庄村先后被评为国家级森林乡村;北杜村、西洺阳村、王边村、刘窑村、五里村先后被评为省级森林乡村,森林城市建设成效显著。

  今年以来,永年区将“创建森林城市”列入政府重点工作,扎实开展创建省级森林城市各项工作,大力推进点线面绿地的提升,逐步完善森林网络,聚力构建全域绿色生态屏障。

  推进“创森”与国土绿化相结合,该区以西部荒山绿化和“三沿三旁”绿化为重点,以补植补栽和巩固提升为抓手,努力推进绿化全覆盖。结合国土空间规划,重点实施西部生态屏障建设、城区绿化、廊道绿化、村庄和农田林网绿化、水系绿化、林果基地建设六大造林工程。与此同时,实施森林抚育和封山育林,加大管护力度,巩固绿化成果,促进林木自然更新生长,加快生态修复进程。

  推进创森与产业发展相结合。该区以构建森林产业体系为目标,积极引导、扶持民营企业和社会资本投入林业产业,将造林绿化与强区富民有机结合,积极发展特色经济林、林下经济、中药材、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绿色产业。创建产业示范区,形成东部张西堡万亩葡萄基地、西部刘窑核桃基地等特色林果产业基地;探索“一村一品 ”特色产业发展,引导村民利用荒山种植桃树、梨树等林果树木,延长产业链条;推进“农文养旅”,大力培植休闲观光农业,发展葡萄、桑葚等特色水果采摘园,有力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推进“创森”与地方特色相结合。该区列入世界人类非遗保护名录两项,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五项,省级、市级、区级非遗保护名录百余项,在创建森林城市过程中,突出永年自然历史、人文特点和文化内涵,注重把地方特色融入到太极文化、民俗文化、中医药文化、红色文化、古城文化之中。一批森林生态游和精品乡村项目走上林旅融合发展之路,乡土树种已在城市公园绿化、乡村绿化、道路绿化和产业发展中得到广泛栽植和应用,成为永年城市风貌的重要标志。

  整合“园林城市”资源,创森林城市内涵。该区推进森林进城、森林环城,在公园、道路、节点、小区、学校、机关院内见缝插绿,增植乔木树种和彩色树种,提升城区绿化水平和公园品位。建成洺州植物公园、洺州公园、洺湖公园等城市公园和一批小游园,新增城市公园绿地99.79公顷。围绕提质增效,先后对建安街、洺州大道、建设路、广府街等交通干道等附属绿地进行绿化升级改造。增加永年洼国家湿地公园力量、提升公园生态质量,森林湿地面积达到719.69公顷,湿地保护率达到66.37%。“创森”以来,该区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均达到或超过评价量化指标。

  推进“三网”绿化,编织城乡田园绿网。路网绿化方面,以青兰高速、太行山高速为主的一级生态廊道基本实现绿化提档升级;推动旅游大道、邢界线、邢合线、平涉线、309国道等二级生态廊道两侧绿化,栽植柳、金叶榆、红叶李等景观绿化树种。水网绿化方面,全面提升滏阳河、铭河两侧林带建设水平,完成28公里3.74万株植树任务。农田林网方面,采取“林水结合”“林路结合”的方式,依托全域绿化和美丽乡村建设整体推进,平原地区农田林网控制率达到83.66%。

  下一步,永年区将锚定“全民参与森林城市创建,人人分享林业成果”发展定位,聚焦资源保护和绿色发展,着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和“增绿靓城”行动,进一步提升永年区城市品位,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