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社会 > 正文

这样夸孩子 伤害孩子最深

来源:邯郸晚报发布时间:2023-12-20 16:08:18

  前段时间,听家长朋友说起这样一个小故事:上小学二年级的儿子,在趣味运动会的跑步接力中,没有发挥好,回家后一直闷闷不乐。她坐到儿子身边,给他打气:“你已经很棒了,这已经很厉害了呀!”如此反复夸了几遍之后,儿子依旧耷拉着脑袋,郁闷地说:“因为你是我妈,你才会这么说。”孩子的反驳让她无话可说,她感慨道:“孩子长大了,就不好骗了。”

  大家都以为夸奖很简单,使劲夸就行了。然而在实践中,这种机械式的夸奖,很容易被大一点的孩子一眼戳穿。渐渐地,我们就会发现,错误的夸奖,有时候还会伤害到孩子。

  心理学博士海姆·G·吉诺特在《孩子,把你的手给我》中写道:“称赞,就像青霉素一样,绝不能随意用。使用强效药有一定的标准,需要谨慎小心,标准包括时间和剂量,因为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

  那么,什么样的夸奖会引起“过敏反应”呢?

  第一种:以结果为导向的夸奖

  有的家长往往只在孩子表现优秀的时候夸孩子,比如考试考了满分、比赛得了第一名、团体活动中表现突出,他们几乎毫不掩饰对好结果的期待。长期下来,这种反馈会给孩子一种错觉:父母只爱那个表现优秀的“我”。

  譬如,孩子某次数学考试考了90分,你用尽赞美之词:“我为你骄傲”“你太棒了”“你好好学,妈妈工作再辛苦也愿意”……乍一看,这样的语言没有任何问题。有问题的是,如果孩子得了70分,父母的反应又是如何呢?你可能是沉默,是失望的表情,也有可能是大发雷霆。你的反应给孩子的暗示是:“我只在你表现优秀的时候才会感到骄傲,当你无法给我争面子时,我就会很失望。”孩子一旦读到了这层信息,内心就会很压抑、很痛苦,甚至很绝望。

  然而很有可能的是,70分已经是孩子尽力的结果,我们只对结果的夸赞,完全无视了孩子在过程中的付出。这种夸奖教诲的是,只有表现好才能获得爱和鼓励,而忽略了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东西:努力和进步。

  以结果为导向的夸奖,最终会让孩子陷入对失败的恐惧之中,因为这直接关系到他是否被爱、是否有价值。经常听到家长们抱怨孩子好胜、怕输,其实孩子怕的不是失败本身,而是失败之后,不被爱,不被关注。

  第二种:敷衍的、虚假的夸奖

  有的父母夸孩子很夸张,三句话不离夸奖,不管孩子怎样做都是最棒的。再比如敷衍式盲夸。夸孩子的时候不走心:“不错!”“挺好!”糊弄过去。这两种夸奖方式的问题,出在哪里呢?

  不够真实和真诚。从表面上看,听了这些话,孩子会变得很开心,然而事实上,孩子能很快地分辨出大人夸奖的真实性,察觉到这种夸奖不走心。

  比如,孩子练完字,拿给父母看,父母随便扫了几眼,忙说:“挺不错。”孩子没有高兴起来,反而埋怨地说:“你每次都是看都不看就说好!”孩子在父母模糊的表述中,无法确认自己被肯定的真正内容是什么。他们会感受到大人的敷衍,甚至还会对父母这种夸奖感到愤怒。因为这样的夸奖,没有关注、没有联结、没有尊重、没有具体的细节,孩子自然也无法被鼓舞。有的孩子甚至觉得自己“配不上”这些夸奖,反而更加退缩、不自信。

  第三种夸奖:过度吹捧孩子的天赋

  孩子需要真实的自我认知,而非膨胀的自我。如果不是实事求是的夸奖,很容易让孩子建立起一个虚假的自我认知。

  比如这几句:“你很聪明!”“你真棒!”“你太有天赋了!”因为你这等于是在跟孩子说:“你学习好,是因为你聪明。” “你画画好,是因为你有这方面天赋。”如此一来,孩子的努力就不值一提了。然而,当他认识到自己的资质平平,内心会非常受挫。

  比如孩子遭到学习上的挫折后,马上自我暗示:“原来是我不够聪明啊!”丝毫不认为是努力不到位。许多玻璃心的孩子,往往就是这样夸出来的,禁不起批评,他们不会正确看待自己,害怕挑战和承担风险,因为怕“聪明的”“有天分的”的人设倒塌。在过度的吹捧中,孩子失去了正确看待自己的能力。

  该怎么去夸奖孩子?

  读到这,有的家长朋友会说:这不让说,那不让说,我们还能夸奖孩子吗?其实,父母夸奖的用意是好的,孩子内心也渴望大人的肯定和称赞。但夸奖需要明确目的,那就是:让孩子关注自己正在做的事,鼓励他们向上、向善,而不是让孩子盲目追求别人的正面评价。做到这一点,父母既要能接纳孩子的成就,也要能接受他们的错误和失败。

  前者很简单,后者才是真正的挑战,这意味着:夸奖要看见孩子。看见孩子成功的结果,更要看见孩子在过程中的点滴进步以及他们的内心。所以,夸孩子要做到:

  1、夸过程,夸努力

  夸孩子在过程中的努力,而不是单纯地对成功的结果给予表扬。更好的表达是:“这次考试你特别认真,下了苦功夫,爸爸妈妈都看在眼里,希望你再接再厉。”这样孩子会知道自己是如何进步的,即使下次失败了,他也会反思是不是自己不够认真努力,面对挫折也会更积极。大人不需要对孩子与生俱来的天赋过多的表扬和赞美,相反,坚持、勇气、勤奋、努力、毅力、认真的态度……这些才值得你分析给孩子听。

  2、夸具体的细节

  夸细节,越具体越好。父母在夸奖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把细节说出来,指出他到底是因为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够好。孩子画了一幅画,不妨说:“你这画颜色搭配看起来真不错啊!你是怎么想到要这样做的?”描述得越具体,赞美和夸奖越有说服力。而且这种有针对性的表扬,才会让孩子知道往哪些方面努力。

  3、夸奖要真诚、真实

  在夸奖孩子方面,不只在语言上,更重要的是在态度上。夸奖时,看着孩子的眼睛,基于客观事实,发自内心地去肯定孩子,而不是为了夸奖而夸奖。哪怕孩子仅仅取得了微小的进步,也会抱着接纳的态度、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孩子。

  《反脆弱养育》中有这样一句话:“我们经常因为无法忍受孩子的不快乐而贸然地设法让他们更高兴,殊不知,最佳的教养策略是让孩子体会到,不管他们表现得有多不好,我们都会无差别地爱他。”当父母的爱和接纳不是以孩子的表现为先决条件,评价孩子时,也会多一点耐心和真诚。

  来源:钱志亮工作室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