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4日,据多家机构报道,法国数据保护机构对快时尚巨头SHEIN开出1.5亿欧元(约人民币12.5亿元)的罚单,指其不当使用cookies(数码存根)。
法国国家信息与自由委员会(CNIL)称,SHEIN的网站在未经同意的情况下收集消费者数据,违反了相关规定。
SHEIN对此决定提出异议,并表示将提起上诉。
这已经不是SHEIN第一次在欧洲遭遇监管重锤,尤其是在去年赴伦敦上市后,就成了英国监管机构的重点关注对象,多次公开对SHEIN的知产、环保和供应链等问题发出质疑,今年以来,SHEIN更是遭遇了欧盟监管机构的密集围堵。
早在5月,欧盟消费者保护组织(CPC)与欧盟委员会(EC)联合对SHEIN提出“合规要求”,指出SHEIN涉嫌“虚假折扣”等六大罪状,或面临在欧销售额4%的罚款。7月初,法国反垄断机构DGCCRF对SHEIN的“欺骗性商业行为”处以4000万欧元的罚款,创下欧盟同类纪录。紧接着,意大利监管机构(AGCM)因环保问题对SHEIN处以100万欧元的罚款。
鉴于欧洲监管日趋收紧,伦敦上市希望渺茫,SHEIN在7月份将上市标的转向香港,多次被媒体爆出秘密申请在香港进行首次公开募股(IPO)。一个月后,多家媒体披露,SHEIN正考虑将其总部从新加坡迁回中国,以说服中国相关部门批准该公司在香港进行首次公开募股,目标是2025年年内在港上市。
不难看出,SHEIN对于上市敲钟已经颇为迫切,从纽约到伦敦再到香港,SHEIN历时多年的上市之旅已经让自身的千亿估值跌去了三分之二,也耗尽了诸多投资人的信心。但若想在年底前登陆港股,SHEIN的前景恐怕也并不乐观。
根据媒体最新披露的招股书显示,SHEIN在2021年、2022年、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14.1亿元,45.5亿元、93.2亿元,向新加坡缴纳的所得税纳税额分别为1.7亿元、4.5亿元、13.5亿元,三年累计纳税接近20亿元。
另据此前公开报道,SHEIN在2024年净利润10亿美元(约71.8亿元),以2023年税负比例计,在新加坡的相应纳税额约10.8亿元。
此外,新加坡也为SHEIN提供了很多优惠政策支持。财务文件还显示,SHEIN新加坡总部公司以5%的超低税率享受当地的“发展及扩张激励计划”,并持续到2026年4月30日。据悉,该计划是新加坡政府为鼓励企业投身高附加值服务推出的一项激励政策,针对“超出基准收入的部分”相关企业可享受5%、10%或15%的优惠税率,SHEIN享受最低5%的超低税率。
这些都成为SHEIN迁出新加坡时不得不面对的问题,与此同时,国内舆论对于SHEIN回归也充满了期待与关注,SHEIN迁回总部是权宜之计还是实质性利好?巨额税收会否就此回流?
不少业内人士推算,若SHEIN此前未将总部迁出,而是将总部主体留在中国境内,按同类企业25%的企业所得税税率计算,这四年间它需向中国缴纳超过56.2亿元的所得税。但SHEIN采用“注册地与实际经营地分离”的税务筹划,导致了中国难以收到这一税款。
针对总部回迁的消息,SHEIN至今未予置评。据《晚点》独家报道,SHEIN 今年上半年商品成交额(GMV)约 270 亿美元,同比增长率维持在 15-20%,全年GMV目标是超 600 亿美元,业务高速增长的背后,也将为SHEIN带来更多的税务问题,为回归国内埋下更多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