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7岁藏族老先生扎西(化名),三年半前因脑梗导致右侧肢体偏瘫,几年来辗转多地求医,效果始终不尽如人意。得知长驻河南三博脑科医院的北京专家赵萌,擅长运用一项前沿技术--神经调控脊髓电刺激(SCS)治疗脑卒中后偏瘫。心中希望之火重新被点燃,怀着对康复的渴望,
入院时,老先生的右侧肢体偏瘫严重,不仅行动受限,还伴有麻木和疼痛,右手功能尽失,肌张力异常增高,右下肢虽能拄拐但步态艰难。考虑到老先生不仅患有脑梗和脑血管病,还长期受到糖尿病的困扰,赵萌主任团队经过细致全面的评估,决定采用脊髓电刺激术来为他治疗(脊髓电刺激还可以改善糖尿病导致的下肢麻木、疼痛等周围神经病变以及下肢供血问题),团队在术前精心为他进行了为期两周的血糖调控,确保手术能在最安全的环境下进行。
在赵萌主任的带领下,手术顺利进行,在神经电生理监测下电极精准植入目标脊髓节段,电极覆盖良好。术后第五天启动了电刺激治疗,仅仅开机第二天,扎西老先生便惊喜的感受到了显著的改善,身体的紧绷感明显减轻。短短七天,他的肌张力明显降低,下肢力量也有所增强,未出现任何不适。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大幅提升,老先生和家人对治疗效果十分满意。据赵萌主任介绍,随着电刺激治疗的持续进行,疗效将进一步累积、深化,结合康复训练,有望持续增强肌力,更好的提高老先生的生活质量。
赵萌主任介绍:肌张力异常增高导致的肢体僵硬和活动受限是脑外伤、脑瘫、脊髓损伤等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传统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在重症或难治性患者中的效果往往受限。而脊髓电刺激疗法作为一种创新的微创手术,为这些患者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之路。该疗法不会破坏神经结构,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在众多临床实践中得到了验证。特别是在治疗脑梗死后遗症方面,疗效显著。通过将脉冲电刺激直接作用于脊髓神经系统,它不仅能干扰或阻断疼痛信号的传递,还能激活脊髓中的神经回路,改善局部组织代谢环境,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脊髓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遗症较于传统方式具有有以下优势:
安全性高:与传统手术相比,脊髓电刺激创伤较小、安全性高,减少了并发症的风险,副作用少,患者恢复更快。
可调节性:医生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治疗反应,灵活调整电刺激的参数,如频率、脉宽、电压等,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这种个性化的治疗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可控可逆、可体验:患者在做出长期治疗决定之前,先进行短期体验治疗以评估改善效果。当患者治疗不再需要,可以关闭刺激或取出刺激器,不对患者造成任何不良影响。
改善运动功能:该技术能有效促进肌肉收缩,提高肌肉力量,改善肢体的运动能力,帮助患者恢复更自然的运动模式,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缓解疼痛:针对许多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伴有肩手综合征等疼痛症状,脊髓电刺激通过调节神经传导,能阻断疼痛信号的传递,起到良好的镇痛作用,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河南三博功能神经外科致力于神经调控技术的创新与实践,率先在河南省通过脊髓电刺激术治疗脊髓小脑共济失调(SCAs),广泛开展了脊髓电刺激术治疗偏瘫、截瘫、脑瘫等疾病,尤其
赵萌
专业特长:擅长脑损伤后偏瘫、脑瘫、截瘫、植物人促醒等神经调控治疗;帕金森、震颤、梅杰综合征、抽动秽语综合征等神经调控治疗;癫痫及癫痫合并抑郁、强迫等精神障碍的综合评估及外科治疗;面肌痉挛、三叉神经痛及功能区肿瘤的外科治疗。
郑小菊
主治医师,曾在首都医科大学三博脑科医院进修学习癫痫定位诊断及脑电图诊断技术。
专业擅长:癫痫、癫痫术前评估、帕金森病、面神经炎、脑炎、脑卒中及各种头痛、头晕的诊断与治疗。
广告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