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9日,备受瞩目的2025中国(郑州)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产业大会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成功举办。本次大会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与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管委会联合主办,由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统计局(重点项目协调推进办公室)、郑州航空港区数智制造产业协会、全国机器人和数控机床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共同承办,汇聚了300余位国内外顶尖专家学者、行业领袖及企业代表,共同探讨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产业的最新发展趋势,展示前沿技术成果,推动产业交流与合作,为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产业搭建了高端交流合作平台,为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大会层级高,影响力广泛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党委常委张克林致辞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魏学彬致辞
本次大会作为机器人与人工智能领域的年度盛会,层级高、规模大、影响力广泛。活动不仅吸引了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等权威机构的参与,还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300余名参会人员,包括企业代表、高校及科研机构代表、省直单位代表等。其中,长江学者、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顶尖专家,以及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局原一级巡视员等政府官员,彰显了大会的高规格和权威性。
场景发布 系统推进技术突破与产业落地
大会发布了《航空港区人工智能+应用场景清单》,涵盖政务、教育、医疗、应急管理、文旅等近30个领域,全方位展示了机器人与人工智能技术在各产业的广阔应用前景,为技术的落地应用提供了清晰的方向。此外,《郑州航空港区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计划》也在会上正式发布,明确了未来重点发展方向,以企业雁阵培育、创新平台建设、应用场景拓展等五大专项行动为核心抓手,系统性推进技术突破与产业落地。
成果丰硕,签约项目助力产业发展
大会期间,多项重要成果相继发布,为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在航空港区推介及项目签约环节,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统计局局长肖国胜详细介绍了区情及产业发展情况,副局长张振中则发布了相关政策及场景应用。大会同期举行了隆重的项目签约仪式,共签约了包括艾普斯(天津)工业组装技术有限公司、河南威猛振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众程智能装备(盐城)有限公司、北京智钧科技有限公司等在内的多家知名企业,涉及工业组装、振动设备、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签约项目涵盖了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市场推广等多个方面。项目的落地,将为郑州航空港区的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推动产业向更高层次迈进。
实力彰显,前沿技术引领行业风向
大会专题报告环节,多位顶尖专家学者带来了精彩纷呈的演讲。长江学者、哈尔滨工业大学机器人技术与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赵杰教授,就《工业机器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剖析,提出了国产工业机器人整机性能提升的思考与建议。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研究院院长邓三鹏教授,围绕《具身智能机器人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分享,展示了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前景。
华中科技大学智能制造装备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韩斌教授,带来了《跨域无人系统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的专题报告,探讨了跨域无人系统技术的最新进展。前沿技术的分享,展现了我国在机器人与人工智能领域的强大实力,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行业意义深远,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大会的成功举办,对于推动我国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大会为国内外专家学者、行业领袖及企业代表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的平台,促进了技术、人才、资本等资源的有效对接与整合;另一方面,大会发布的政策、场景及签约项目,将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推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发展,加速产业生态的完善与升级。
在圆桌论坛环节,北京云迹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谢云鹏、艾普斯(天津)工业组装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潘爱民等行业领军者围绕“百家争鸣、共议产业发展”主题,就消费机器人技术瓶颈、企业品牌打造、中小企业智能化改造等热点话题展开讨论,碰撞出思想火花,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实地调研,感受产业蓬勃发展
大会下午议程安排了实地调研环节,部分企业代表前往航空港区市民中心、河南空港智算中心及人工智能大厦等地进行参观调研。通过实地了解航空港区的规划建设情况、智算中心的整体规划及人工智能产业园的发展情况,企业代表们亲身感受郑州航空港区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产业的蓬勃发展态势,进一步增强了投资兴业的信心与决心。
2025中国(郑州)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产业大会的成功举办,是郑州航空港区在机器人与人工智能领域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未来,郑州航空港区有望凭借此次大会的成果和自身优势,加速形成从技术研发到产业应用的闭环生态,成为我国中部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智能产业集聚区,为全国智能化转型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推动机器人与人工智能产业迈向新的高度。
广告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