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消费 > 正文

以爱育童心 以红铸初心 ——阜阳幼专“南街村教育筑梦团”书写教育筑梦篇章

来源:中原新闻网发布时间:2025-07-15 11:11:25

  七月的中原大地,暑气蒸腾却挡不住青春的热忱。7月5日至11日,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前教育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南街村教育筑梦团”一行10人,走进河南省漯河市临颍县南街村幼儿园,开展了为期7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以“教育筑梦,红色传承”为主题,通过丰富多彩的幼教活动播撒知识的种子,探访南街精神、感悟时代脉搏,在红色沃土上践行师范院校学子的使命担当。

  童趣课堂:用爱浇灌成长的幼苗

  南街村幼儿园的教室里,每天都回荡着孩子们清脆的笑声。教育筑梦团的同学们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特色,精心设计了阜阳非遗剪纸、粘土教学、手指游等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在学中乐。

  粘土教学课上,团队成员纷纷化身为“创意引导师”,从简单的搓圆、压扁教起,逐步引导孩子们发挥想象。“老师,我想做一只美丽的蝴蝶!”“我要捏一朵像太阳一样的花送给妈妈!”孩子们举着沾满彩泥的小手,争先恐后地分享自己的想法。队员们耐心地协助他们完成作品,当一个个形态各异的小动物、花朵从孩子们手中诞生时,惊喜与自豪的笑容绽放在每张稚嫩的脸上。团队成员韩肖莲说:“看到孩子们用小手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世界,我真切感受到幼教工作的意义——我们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更是想象力的守护者。”手指游活动则将语言学习与肢体运动巧妙结合。“小蚂蚁快快爬,天空开始下雨啦。滴滴哒滴滴哒,路上溅起小水花……”志愿者们带着孩子们一边念着朗朗上口的童谣,一边做出对应的手指动作。简单的节奏、重复的句式,让孩子们在互动中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和手脑协调能力。考虑到夏季是传染病高发期,团队特别设计了“洗手操”活动。志愿者们将七步洗手法编成活泼的儿歌,配上简单的动作:“手心相对搓一搓,手背交叉揉一揉,手指缝里转一转……”孩子们跟着节奏边唱边做,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了正确的洗手方法。幼儿园老师点赞道:“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特别有效,现在孩子们饭前便后都会主动说‘要做洗手操啦’,良好的卫生习惯正在慢慢养成。”

  

  图一:音乐活动

  

  图二:手指游戏

  七天里,志愿者们还为孩子们准备了绘本共读、故事表演、趣味游戏等活动。他们用温柔的话语、亲切的拥抱、鼓励的眼神,拉近了与孩子们的距离。离园时,孩子们追着志愿者问:“老师明天还来吗?”“这是我画的画,送给你!”这些纯粹的情感,成为志愿者们最珍贵的收获。

  红色印记:在历史坐标中汲取力量

  7月7日,是七七事变88周年纪念日。当天下午,教育筑梦团组织南街村幼儿园的孩子们开展了“红纸剪星承非遗,童心致敬英雄魂”主题活动,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艺术创作中。

  团队成员王晓飞通过绘本故事,向孩子们讲述了七七事变的历史背景,告诉他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有很多英雄曾经保护过我们的国家。”随后,志愿者拿出红色彩纸,结合阜阳非遗剪纸特殊技艺“月牙剪”“锯齿纹”教孩子们剪五角星。“五角星是国旗上的图案,代表着光明和希望。”志愿者们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孩子们认真地跟着折、剪,虽然有的星星剪得并不规整,但每一颗都承载着特殊的意义。

  团队指导老师刘佩文表示:“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不是灌输复杂的理论,而是通过具象的活动种下一颗种子。我们希望孩子们能记住,五角星代表着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会让我们的国家变得更好。”

  

  图三:剪纸活动

  

  图四:剪纸活动

  在志愿活动之余,实践团深入探访南街村,追寻红色足迹。在南街村史展览馆,通过一张张老照片、一件件实物展品,团队成员了解到南街村自改革开放以来坚持发展集体经济,办起了砖厂、面粉厂、食品厂,村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从“糠菜半年粮”的贫困村庄,发展成为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一业兴带动多业兴,现在村里已经有26家工厂,涉及多个领域。“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每天清晨,村里广播站播放的红色歌曲旋律优美,声声入心。在村中央东方红广场,毛泽东主席雕像庄严肃穆,“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熠熠生辉。数十年来,南街村始终坚持集体主义发展道路,村内的红色文化景观、整洁的村容村貌、淳朴的乡风民风,都给志愿者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图五:南街村东方红广场

  在南街村文化园红色影厅聆听南街村党委书记王宏斌书记的报告时,有一句话令团队成员们印象深刻,“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才”,这一朴素的教育理念,为南街村的发展提供了生生不息的源动力。南街村有一条长长的“连廊”,从生活区直达教育区,它的建设初衷是解决孩子上学的方便与安全问题。这条“幸福长廊”为南街村的孩子遮风避雨,为他们的成长成才保驾护航。

  

  图六:实践团通过“幸福长廊”直达南街村幼儿园

  从展览馆到文化广场,从集体农庄到村办企业,志愿者们在行走中感受南街村的红色底蕴,在交流中领悟其发展密码——坚定的理想信念、集体主义的凝聚力、实事求是的发展智慧、与时俱进的创新活力。这些感悟,也让大家对“教育筑梦”有了更深的理解: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孩子们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

  实践感悟:在知行合一中书写青春答卷

  7月11日,为期7天的社会实践活动步入尾声。南街村党委书记王宏斌、副书记窦彦森亲临南街村幼儿园慰问实践团队,共同祝贺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取得圆满成功。王书记表示:“欢迎大家下次再来,我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图七:王宏斌书记、窦彦森副书记一行慰问实践团队

  回望这七天,教育筑梦团的同学们收获的不仅是实践经验,更是对教育事业和社会发展的深刻思考。团队队长李婉婷总结道:“这次活动让我们把课堂上学到的幼教理论转化为实践能力。如何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如何处理突发情况、如何设计符合幼儿认知的活动,这些都需要在实践中摸索。我们不仅教会了孩子们知识,更从他们身上学到了纯粹与真诚。” 此次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也为南街村与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之间搭建起一座文化交流、教育实践的沟通桥梁。

  离别之际,团队成员与孩子们约定:“等你们长大了,欢迎来阜阳做客!”此次“三下乡”活动虽然结束,但教育筑梦团的脚步不会停歇。阜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学子们将带着这份实践的收获,在未来的幼教道路上,以爱为帆,以责任为桨,为更多孩子的梦想插上翅膀,用青春力量书写新时代的教育篇章。

  (供稿:阜阳幼专“南街村教育筑梦团”吴利)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