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消费 > 正文

顺德和平:从“大便习惯改变”到“结肠癌个性化治疗”

来源:中国网发布时间:2025-08-14 10:34:13

  “大便不成形”是消化科门诊最常见的主诉之一,多数人把它归咎于“吃坏了肚子”。然而,当这种症状持续1个月以上,甚至伴随便血、腹痛、排便习惯改变时,就需要高度警惕结直肠肿瘤的可能。

  顺德和平外科医院普外科近期收治的两名患者——71岁的佛山黄先生与57岁的韶关李先生——正是以“反复大便不成型1月余”为共同起点,却走上了不同的诊疗路径。通过多学科(MDT)评估与个体化微创手术方案,两位患者均获得良好预后。

  image.png

  典型案例分析:个性化治疗的关键

  案例1:黄先生(71岁,晚期结肠癌)——警惕肠梗阻风险,根治术解除危机

  病情特点:便血、肠壁增厚伴肿块,影像学提示恶性肿瘤,存在腹膜转移风险。

  治疗难点:需解决肠梗阻风险,同时明确肿瘤分期。

  手术方案: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癌根治术,兼顾探查转移灶。若发现腹膜转移,则转为姑息性切除+造瘘,保障患者生活质量。

  启示:晚期患者需以“根治+改善生存质量”为目标,结合腹腔镜微创技术减少创伤。

  image.pngimage.png

  案例2:李先生(57岁,结肠腺瘤伴异型增生)——及时干预肿物,明确性质防癌变

  病情特点:便血、胀痛,肠镜发现息肉伴轻-中度异型增生,属癌前病变。

  治疗难点:需明确是否局部癌变,避免过度治疗。

  手术方案:优先选择腹腔镜下肿物局部切除,备选内镜ESD(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或根治术,根据术中病理调整方案。

  启示:癌前病变需早诊早治,微创手术可最大限度保留肠道功能。

  image.pngimage.png

  精准应对不同病情需求

  团队紧密协作:结合影像、病理、症状等,为黄先生术后制定辅助化疗计划;而李先生根据病理结果可能减少化疗需求,降低治疗负担。黄先生为交界癌且肠腔狭窄,手术优先解决梗阻风险,根治术确保肿瘤清除;李先生因息肉伴轻至中度异型增生,采取“切除+病理确认”策略,预留ESD或根治术备选方案,避免过度治疗。

  普外科团队始终推广“筛查-早诊-微创-康复”一体化模式,让更多患者像李先生一样“切完即治愈”,也让需要根治的患者如黄先生一样“有质量地长期生存”。

  image.pngimage.png

  重视身体异样,及时排查

  “大便习惯改变”是肠道发出的求救信号,及时就医可改变结局。精准分期、个体化手术及多学科协作,使高龄与复杂病灶不再是“禁区”。对大众而言,结直肠癌是最可预防的恶性肿瘤之一,比如一次结肠镜,可让90%的癌症止步于良性息肉。

  顺德和平外科医院普外科,拥有微创、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治疗优点,对于病症需要及时治疗的患者,有着快速安排手术的资源配置,让患者不用长时间在综合性大医院漫长等待“排手术”。

  普外梁智强压缩版.png

  广告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