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濮阳市人社局、市住建局联合组织开展“濮阳市建筑行业工伤预防能力提升培训”。本次培训针对全市建筑行业重点企业的142名“三类人员”实施分层分类精准教学,通过“按岗施训、按需施训”模式,全面提升参训人员的风险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
此次培训课程设计紧密贴合各岗位职责。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分管负责人聚焦法规政策与责任体系,重点学习《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工伤认定办法》等政策,强化安全投入规划与重大风险源管控;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突出技术防控,深度解析2024版《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并针对基坑工程、起重吊装等高风险作业开展隐患排查实训;班组长侧重实战能力,除线上学习工伤保险法规外,更安排2天线下实操,覆盖防护用具规范使用、事故应急救护、电工安全操作、起重机械隐患排查等场景化训练。
在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的技术防控课上,讲师结合本市某工地塔吊倾覆事故开展案例推演。某建筑企业安全总监在课后表示,“通过现场还原吊装方案漏洞、信号工失位等关键失误点,我们分组讨论出了更严格的‘三查三验’机制。这种用身边血泪教训当教材的方式,比空讲条例震撼十倍!”
在班组长“事故应急处置”课堂上,培训讲师正在模拟工地触电事故场景。“立即断电!确认环境安全!”参训的班组长迅速分组演练。在导师指导下,学员轮番跪地操作心肺复苏模型,按压深度、频率被实时监测记录。“每个动作都关乎工友生命,考核不过关必须重来!”据悉,为保证培训活动取得实效,培训结束后,还分班次进行严格考试和满意度测评。3场培训考试平均分超96分,满意度平均分超99分。
“以前身边总有工友觉得戴安全帽是应付检查,今天亲眼看到劣质安全帽被钢筋刺穿的实验,后背发凉!”某建筑项目班组长在实操课后感慨。他展示手机里刚拍摄的防护用具对照图:“回工地第一件事就是排查班组的安全装备是否达标。”
近年来,濮阳市针对化工、制造、建筑、交通运输等重点行业持续开展定向培训,有效提升全市重点领域的工伤预防意识和能力。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培训锚定建筑行业三类关键人员,旨在通过‘培训一人’,实现‘带动一企、影响一片’的效果,推动全市建筑行业工伤预防水平整体提升。”
广告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