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周边 > 安阳 > 正文

壮工业“筋骨” 挺起高质量发展“脊梁” ——全安阳市工信系统全面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纪实

来源:安阳日报编辑:常帅发布时间:2023-11-23 08:48:05

  安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当发展翻开新的篇章,工业强市仍是安阳立市之本。

  金秋时节,记者走访安阳市各工业园区和重点企业,项目建设风生水起,企业生产热火朝天,古都大地处处跳动着工业发展的强劲脉搏。

  今年1月至8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9%,钢铁、装备制造、食品行业分别累计增长10.8%、11.3%、16.2%,拉动作用明显,为全市工业经济增长提供了坚强保障。其中,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4%,高于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5.5个百分点。全市在建项目(不含房地产开发)611个,较去年同期增加42个;亿元以上新开工项目46个,较去年同期增加11个。

  一组组数据、一个个项目,无不彰显着我市工业经济高歌猛进的发展历程。

  安阳,正在奏响工业强市的最强音。

  “项目建设”发力

  打造工业经济发展新高地

  走进安彩高科年产30万吨硅基新材料项目建设工地,洗选工序区域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不远处,14个深红色的巨罐整齐矗立。

  “这些罐子中有6个酸洗罐、8个储砂罐,原砂就是经过它们进行预处理、洗选、水处理等,成为符合制造光伏玻璃要求的低铁石英砂。”项目现场技术员吴应涛介绍,石英砂是制造光伏玻璃的重要原材料,安彩高科年产30万吨硅基新材料项目就是通过深度加工原砂,为安彩三新产业园发展提供优质基础材料供给,实现光伏和光热等高端玻璃产业链上游、中游、下游集聚发展,加快打造玻璃全产业链。

  这一项目是安阳市重点项目,占地3.33公顷,总投资3亿元。项目投产达效后,可实现年产值1.68亿元,并可安排百余人就业,有利于河南安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保障原材料供应、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延伸玻璃产业链条,同时,还可助力安彩高科实施“以玻璃制造为核心,做大光伏产业、做强光热产业、做精燃气产业、培育高端玻璃产业”的“一核四极”发展战略。

  经济航船要行稳致远,重大项目是“稳定器”,更是“推进器”。一个重点项目,就是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一批重点项目,昭示着今后的产业布局与发展方向。

  今年年初以来,全市上下铆足干劲拼经济,全力推动重大项目和有效投资提速发力,以项目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强引擎”。为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市工信局挂图作战,跟踪问效,深入开展“工业项目高质量建设攻坚年”行动,聚焦2023年计划竣工的160个项目,全力保障投产项目加速达产满产,及时形成新增长点。

  2023年1月至8月,全市纳入统计库的工业项目共405个,完成工业投资106.68亿元,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4.6%,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为26.7%,全市新开工工业项目111个。上半年,曲线光电3D显示盖板玻璃项目、滑县红太阳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医疗二期年产1500台医疗设备建设项目、伊朵雅纺织项目、三强医疗器械年产20000台二类医疗器械及10000套医疗废物处理设备和感控类耗材项目、三一数控年产100台套数控机床及成套智能设备等35个项目已经竣工投产。

  放眼古都大地,一系列工业重大项目开工、投产达效,跑出了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

  “工业技改”提级

  撬动传统产业发展新动能

  安阳高晶铝材有限公司坐落于林州市国家红旗渠经济技术开发区,生产车间内,工业机器人挥动着机械手臂进行轮毂的生产制造,一只只轮毂有序“走下”生产线。

  看着这支行进向前的“轮毂大军”,安阳高晶铝材有限公司总监胡保平打开了话匣子:“我们大量引进高度自动化生产机械,平均每15秒就可以产出一只铝轮毂,生产效率由原来的60%提高到92%,产品综合合格率也由65%提高到95%。”

  精密作业、高效生产背后的秘诀是什么?答案是智能制造和数字化改造。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安阳高晶铝材有限公司对智能制造系统进行了优化升级,升级后,生产数据依托大数据、物联网技术自动上传,产品质量可以在线实时监测,生产效率提高,产品质量更硬,企业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

  今年以来,安阳高晶铝材有限公司呈现产销两旺的良好势头,订单数量骤增,每月产量达到12.5万只,除了向一汽丰田、东风日产等整车制造商供货以外,还出口至东南亚、日本、欧美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出口量占比30%以上,市场空间非常广阔。“我们的生产车间获评河南省智能车间。下一步,我们将加大创新研发力度,加快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低碳发展步伐,跑出‘智造加速度’。”胡保平说。

  工业技改,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手段,也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更是工业经济发展的“活力源”。

  今年年初以来,市工信局精准施策、优化服务,不断释放“技改红利”,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紧盯项目、用足政策、升级服务,大力实施技改提级行动,工业企业发展活力倍增,转型升级迈出新步伐。

  目前,我市获评2023年省级智能工厂(车间)7家,今年累计新增上云企业471家,新开通5G基站1370个,安阳市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加快建设。安阳高新区管委会及6家制造业重点企业与致远翊咨询公司签订生产运营精益化管理战略合作协议。滑县能源新材料循环再生工业园获评2023年省级绿色工业园区,河南中博轨道装备科技有限公司、湖波集团安阳市新天河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及河南盛达光伏科技有限公司获评省级绿色工厂,安阳市铁路器材有限责任公司、沙钢集团安阳永兴特钢有限公司获评省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

  企业“脱胎换骨”,产业“强筋壮骨”。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工业技改在智能制造浪潮中实现转型,蝶变崛起,赢得未来。

  “纾困增效”出招

  护航企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9月15日,随着全市“政益活力·策励发展”惠企政策宣讲内黄专场的成功举办,这场紧扣“万人助万企”全力拼经济目标任务、紧贴企业现实需要、上引下联开展的集中宣讲活动落下帷幕。

  一个多月的时间里,省市专家、16个市直涉企单位业务骨干,深入9个县(市)区进行专场宣讲,将30余项涉企惠企政策宣讲得明明白白、透透彻彻,线上线下9000余人受益。许多企业负责人纷纷表示:“这次惠企政策宣讲太及时了,这些惠企政策叠加红利将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助力我们企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为切实帮助企业解难题、增活力,我市在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总体要求基础上,紧贴自身实际,高位谋划推动“万人助万企”活动,在持续推进“八个深化”基础上,紧扣全力“拼经济”中心工作,聚焦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强机制、优服务,办实事、解难题,助推工业经济加速发展。活动开展以来,我市聚焦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总目标,结合实际推出多项“安阳特色”的创新性工作举措——将重点解决问题由 12 项扩充为 14项;建立派驻挂职机制,选派 14 名优秀年轻干部到重点产业集聚区(专业园区)挂职两年,开展全方位“保姆式”精准服务;建立定期集中走访企业工作机制,每季度末定期集中组织开展走访企业全覆盖活动,问需于企、问计于企、问效于企,不断增强助企服务工作的针对性、精准性、实效性;在全省率先开展“亮问题梳理评比解决效率、亮项目实施评比投资额度、亮经济运行评比发展质量和速度”的“三亮三评”竞赛,每月对县(市、区)进行量化考核通报,在全市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截至目前,全市助企干部达到2698人,其中市级领导37人,县级领导343人;包联企业总计3521家,较去年新增296家,其中“四上”企业2790家,新增268家;规上工业企业946家,新增105家。同时,按照“13710”工作要求,推动企业问题诉求闭环办理,合力高效精准纾解企业急难愁盼问题,今年以来,共收集企业反映问题1126件,化解率99.82%。

  “科技创新”赋能

  点燃工业经济增长新引擎

  8月25日,在无锡举行的第三届中国(锂电钠电)电动自行车产业生态大会暨轻型动力电池技术高峰论坛上,总部位于安阳县的河南克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克能锂电”被评选为“2022—2023年度中国轻型动力电池技术创新品牌”,并荣获2023年中国轻型动力电池行业“鲁班奖”。

  河南克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4月,短短三年多时间,便发展成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河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这背后凭借的是科技创新的力量。该公司拥有一个40多人组成的独立研究院,自主创新,共申请专利25项,其中实用新型11项已授权;发明类专利14项,2项已授权,其余均已进入实审阶段。目前,克能一期工程年产100万套电池组。今年4月14日,二期工程完成B1轮融资,计划2024年一季度内投产。

  “我们以技术创新为核心动力,力争3年到5年成长为细分领域的领军企业。”展望未来,柯克博士团队信心满满。

  科技创新是工业腾飞的翅膀。近年,我市坚持以创新驱动激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通过加大培育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搭建创业创新平台等举措,点燃工业经济增长新引擎。截至2023年9月,全市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企业总计数量为262家,其中创新型中小企业178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68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6家。其中,2023年,15家企业获评河南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家企业获评河南省制造业头雁企业,10家企业获评河南省制造业重点培育头雁企业,4家企业入选河南省单项冠军企业名单。

  欲破巨浪乘长风,跃出豫北唱欢歌。市工信局党组书记、局长孙建国说:“下一步,市工信局将聚焦工业主战场,用好产业群链‘双长一主制’,抓好工业运行监测分析,围绕聚力深化助企服、聚力产业优化升级、聚力企业技术改造、聚力推动新上项目,锚定目标、一鼓作气、一抓到底,持续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记者 王慧敏 通讯员 郭建亮)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