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针引线”式的抽旧绳、编新绳,插接绳头、张紧新绳等工序作业是运输二队在井下南北翼架空人车大巷人员安全运输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井下架空乘人装置,俗称猴车,是当前高河矿井下一种辅助运输设备,其工作原理类似于地面旅游索道,以架空、无极循环的钢丝绳作为牵引承载。钢丝绳的安全性能,特别是钢丝绳插接头质量对于设备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每次架空乘人装置钢丝绳换绳头用时需要一个班,人员需求大,大概需要30人,为提升了检修效率,队组一直紧盯钢丝绳插接创新,不断探索,目前,创新更换架空乘人装置钢丝绳绳头工艺,钢丝绳插接检修时间较之前的一个小班(8小时)缩短至4小时,检修人员由30人减至现在 24 人。”运输二队党支部书记申翔峰解释。
该工艺创新分别在每个步骤上进行改进,从作业前准备着手,结合实际需求,创新制作专用钢丝绳检修工具。在摸索、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创新自制“葫芦”改锥,使编绳作业更顺手;自制钢丝绳“剪刀”,将存在安全隐患的铜锤、剁斧配合的人力剁绳改为轻松安全的剪绳。
“我们改进钢丝绳插接工艺,将单股拆绳改为三股同时拆,多人配合的“穿针引线”式压退插绳,这样钢丝绳密实度、圆滑度较前有很大提升,绳径增粗率严格控制在8%以下。”运输二队检修工常亮介绍。
在提升检修效率的同时,该队组始终将安全管理的重点放在现场,加强薄弱环节、猴车特殊位置的安全管理,设身处地为方便职工便捷乘车着想。
“猴车转弯装置处吊椅在柱面自由滑行中经常存在因抱索器偏离柱面中心而掉落的情形,构成人身安全风险。我队针对这一安全痛点,创新制作了“转弯装置防掉落装置”,消除了人员乘车中通过转弯装置因吊椅抱索器自由滑行偏离滑轨柱面重心而掉落的情形的安全风险。”运输二队机电队长王俊宝说。
“我们在井下巡线的时候,看到有猴椅乱扔乱放现象后,深入分析原因,主要是吊椅存放点少,位置偏,职工为了再用方便就把猴椅随手放下,但这样影响到其他职工使用,同时也产生安全隐患。我们每次巡线的时候都要把猴椅重新吊挂到指定位置。由此,我们有了在各联巷口增加猴椅存放点的想法。”运输二队队长徐晋宇说。
目前,该队优化增添标识化吊椅存放架39处,既消除了联巷口猴椅取用不便造成的乱扔乱放,又提升了巷道质量标准化管理水平。
安全生产没有“一招鲜”,运输二队始终坚持问题为导向,将安全隐患排查与专业管理相结合、问题整改相结合,创新工作思路,让安全“组合拳”招招有力,进一步提高运输效率。
(梁丽娟 连雅男 申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