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河能源综掘一(2)队有位精益求精的工匠,他把“价值成就你我”的企业核心价值观作为自己的目标,在工作中力求突破,以更高的站位、更远的眼光、更严的标准,永不满足、上下求索,大胆创新,以实际行动成就自身价值,他就是闫超。
闫超常说:“技能大师田清泉太牛了!是我的榜样!”他把田清泉当作职业标杆,当作激励他前进的动力,闫超作为队组创新工作带头人,不仅在2023年总计申报、完成“五小”创新项目共计13项,而且他作为该队智能化掘进工作面建设的主要负责人,圆满完成了E2310胶带顺槽的智能化系统安装,实现了皮带机、智能掘进机的一键启停,自动(记忆)截割、地面远程可视化操作。他带头完成的创新项目在分别荣获公司“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记得今年3月份,队组为了解决井下臂力装置损耗多,材料费用多的难题召集我们几个技术骨干一起研究。根据队组以往的臂力装置消耗情况,每个月消耗臂力装置约6到8台。我发现设备使用寿命均不长,如果在每班都使用的状态下,每个月需要消耗7台锚杆倍增器。这样的消耗量其实理论上是可以再降一降的。”闫超回忆说。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闫超每天蹲在工房现场调研倍增器复用情况,拆卸倍增器,和工房检修工边云波讨论改良方法。
闫超手里拿着倍增器的拆卸下来的轴承对边云波说:“臂力装置每次升井后都没办法检修,内部齿轮轴承由于高温完全坏了。”闫超发现,由于臂力装置在紧固锚杆过程中频繁使用,高温使得内部轴承融化,在内部润滑不足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齿轮轴承损坏无法检修复用。经过一个星期的研究与试验,闫超决定在锚杆扭矩倍增器的防爆外壳上打一个直径12mm的小孔,在孔面上焊制一个同等直径的螺丝帽,再配一条油堵丝,倍增器的“微创手术”就实施成功了。之后只要定期向小孔内注入齿轮润滑油,就可以保证倍增器内部齿轮的长效润滑,延长该设备的使用寿命。
“省下的就是赚下的,别看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孔,对比2、3月份设备消耗量来看,3月份减少投入3台锚杆扭矩倍增器。按照每台单价2450元,每月可节省设备成本7350元,每年就是88200元,也可以直观地说,一个小孔一年就省出了8万多。”队长王伦在队组安全例会上说。
这项小创新获得了井下生产班的员工一致好评,井下员工都说这个小小的注油孔有很多优点,不仅注油时方便快捷,而且能有效保证设备的润滑效果,还能起到防尘的作用,真是个一举三得的“金点子”。(张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