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潞安化工集团五四表彰的“青创先锋团队”名单里,高河能源公司的大学生智能化创新工作室赫然在列。这是一支思路新奇且不乏勇气的难题“攻关队”,也是一个善于在创新中互学互助、互促互进、互比互动的“创新源”。
高河能源大学生智能化创新工作室于2021年3月挂牌成立,设立了10个创新专业小组,分别承担所属专业的智能化技术研发和创新工作。该创新工作室现有成员52人,主要由各业务部门的骨干技术人员和基层队组的高技能人员组成,包括工程师36人、首席技师2人,高级技师11人。
为了提升公司自主创新能力,该创新工作室把技术骨干和有创新热情的员工聚集起来,充分发挥经验丰富、素质过硬的特点,以掌握新知识、新技术快的优势,捕捉创新创造的每一个机会与灵感,力争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成为高河能源智能化建设中基础坚实、创新活跃的力量。
在挂牌成立的那一天,该创新工作室带头人王慧芳参加了揭牌仪式,他信心满满地表示,“领导的期望很高,我们的信心也很足,我们创新工作室的大学生有基础、有能力,只要敢闯敢拼、全力攻坚,不畏挑战、永不言弃,一定能让智能创新在高河大地结出硕果。”
王慧芳作为高河能源大学生智能化创新工作室的带头人,其实力自然不容小觑。他先后取得了5项实用新型专利,公布1项发明专利。他总结的“现场调校二次验证法”,使传感器调校的合格率达到百分之百。曾荣获全国煤炭行业技能大赛二等奖、“中国煤炭行业技能大师”、山西省“五一”劳动奖章、“三晋技术能手”、“三晋英才”、“山西省劳动模范”、“山西省第五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安全仪器监测工决赛第一名”。
他也常说,“工作室不能只是挂了个牌子,是要为公司各方面创新实实在在地做些创新实事。”该工作室各专业组按照高河能源智能化建设整体规划,报送年度创新计划,同时,根据实际针对问题开展课题研究和立项。工作室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将不同专业组的优势进行整合,协调联系相关科研院校、研发企业等推动项目的高效实施。创新项目完成后积极申请专利、发表论文、申报各级奖项,把项目推广出去。
创新,人才是最关键因素。高河能源作为全国首批智能化建设示范矿井,培养一大批智能创新人才尤为重要。该创新工作室定期开展技术交流活动,以专业技术骨干为核心,采取“传帮带”“名师带徒”等方式,不断培养有创新热情的普通员工,推进“一月一训”活动,鼓励各专业技术带头人走上讲台,进行技术讲课,提升技能水平。通过此举,为公司培养了11名高级技师,24名技师,50名高级工。在国家级技能比赛中,获得了1枚银奖、1枚铜奖的佳绩。
在创新工作室的创新项目研讨会上,时常传来激烈的讨论。“我们可以依托现有的精准定位系统、AI视频分析系统,做一个功能集成,一旦白名单之外人员进入限制区域,不仅精准定位卡可以震动预警,智能管控平台AI视频分析可以报警,同时,还可以语音广播再次警告。这样‘三合一’的话,禁区管控就更有效了。”
“我们还可以基于红外探测技术,在大型设备转动部位设置‘红外围栏’,人员靠近时,系统可自动发出预警,同时闭锁设备”……该创新工作室成员从各自系统专业的角度就解决同一问题掀起“头脑风暴”。
“让一个看似合理的项目成为现实,没有固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一切都是零。”在智能创新这条赛道上,该创新工作室带头人王慧芳认为,实干是权重最大的常量。“我们工作室积极将瓶颈和问题转化为智能化创新课题,解决了大量的智能化建设和改造过程中的问题。”正是不吝辛苦、费力磨合,这个团队才创造了多项创新成果。
其中,该创新工作室的成员刘欢就以现场问题为导向,集思广益解决安全生产难题,研究开发了主运输系统移动端应用。使用kepserver底层采集软件将井下7部主运输皮带设备运行实时数据写入MySQL数据库,并采用java程序接入微信平台。值班人员、皮带维护人员通过微信小程序查看主运输各类设备实时运行状态,进行快速诊断现场故障,帮助维护人员提高故障处理效率,协助值班人员进行监控和记录。
比如,综采工作面产生的大石头对主煤流系统设备的安全运行造成极大危害,时常引起设备故障、皮带撕裂等事故,影响正常生产组织。因此,该工作室成员尝试在井下综采工作面转载皮带上方安装红外对射安全栅装置,当皮带上有体积足够大的石头通过时,会遮挡红外安全光栅,从而触发报警提醒现场作业人员,这样就实现了大石头的源头治理,极大地减少了由于大石头引起的机电事故。
再如,在以往的煤泥销售过程中,存在流程繁复、效率低下的问题,该工作室智能经营小组针对这一问题开展技术攻关,设计研发了“煤泥销售派车智能调度系统”,通过微信移动端口登录实现销售信息数据存储和查询,实现对煤泥车辆装车外运过程的智能精准控制,经过粗略计算,每年可节约成本27万元。
“高河能源大学生智能化创新工作室就是我们创新创效的‘小天地’,我们经常聚到这里,对推进智能化项目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点集思广益,集中智慧全力攻坚,有了智能化的助力,我们工作室也会有大作为。”如今,从成立之初到现在三年时间里,这支敢闯善拼的创新队伍已完成多项各类领域智能化创新项目。
2023年,高河能源大学生智能化创新工作室收获颇丰,通过积极开展创新创效和人才培养活动,为公司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提供了新动能。其中,《5G智矿通产品体系》和《RED-MOS智能管控平台应用》分别荣获“2023煤炭行业设备管理与技术创新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高河煤矿生产经营一体化智能管控平台》和《高河煤矿智能供电系统》分别入选国家能源局煤矿智能化建设信息基础设施领域和智能防灾领域典型案例。
此外,2023年该创新工作室共获得了15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发明专利,发表了18篇专业技术论文,工作室成员在各项比赛中脱颖而出,获得国家级荣誉3个、省部级荣誉2个。同时,为公司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是十分显著的,全年创收金额400余万元、节约资金100余万元。
高河能源大学生智能化创新工作室发挥其创新“孵化”作用,让科技标兵、技术尖子、管理骨干扛起“智能化”大旗,以创新引领项目为抓手,以解决安全生产实际短板为出发点,已成为高河能源创新人才队伍的中坚力量,不断提升智能创新的整体水平和实力,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赋新能、创新绩。(程浩 连雅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