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煤矿始终将安全生产放在首位,以严谨的态度和有力的举措,稳步推进各项安全工作,为企业的稳定运营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装备升级 稳步推进
安全根基不断夯实
古城煤矿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全面提升装备水平,实现“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矿井设备更新率达到2%以上。
2024年,古城煤矿在S2301工作面成功引进高强度高阻力成套综采智能装备,特别是12000KN电液控支架在效率、自动化、安全性和监测控制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回采正规循环率达5-6刀煤/天,并首次采用全生命周期专业化服务模式,为后续支架置换工作提供了有力示范。
为提高单进水平,古城煤矿在10个综掘工作面推广使用液压锚杆钻车,推广率达到76.9%,同时推广使用满足小断面巷道使用的可扩展履带式钻车。通过机载前探梁替代原先的前探梁+逼帮板临时支护,变被动支护为主动支护,既提高临时支护的安全性能,也降低了工人劳动强度,缩短支护时间45分钟/排,每班减少迎头2个人工出勤,实现减员增效。
辅助运输系统装备改造升级成果同样亮眼。2024年淘汰6部小绞车,1部绞车完成智能化集控改造,对77辆无轨胶轮车、5辆电机车、240辆窄轨车辆、1部架空乘人装置安装智能化系统,实现精准定位、无线通讯、物料追踪、视频记录等功能。此外,还配备2辆WC9RJ无轨胶轮车作为应急抢险车,实现24小时动态应急响应,极大地提高了运输安全性和应急处理能力。
全力推进重点工作
安全防线更加牢靠
在井下危险作业区域安设“电子围栏”事关煤矿安全生产大局。2024年,古城煤矿采掘工作面、主运输皮带、煤仓上下口、密闭墙的“电子围栏”均已安装完成,共计55套。其中,采掘工作面全部使用UWB精准人员定位+红外感应技术,在主运输皮带、煤仓均已使用红外感应技术的基础上,加装UWB精准人员定位系统,形成双防线系统。
同时,古城煤矿认真贯彻落实《山西省关于进一步加强矿山安全生产工作措施》,重点推行“无监控视频不作业”监督管理体系建设,加快构建“无监控不作业、作业行为受监督”“作业现场可视化”的生产环境,AI视频反“三违”成为常态化,促使广大井下员工上标准岗、干标准活,减少事故发生。截至目前,古城煤矿各采掘头面、变电所等重点作业场所均安设有视频监控共计286路,做到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存储符合要求。
“无视频监控不作业”系统建设正在加快推进,其中新视频监控平台、井上下视频专网、配套照明信号综合保护装置已完成安装调试,可满足1400余路视频同时在线流畅访问并配置3000TB存储容量,将作业现场的视频实时上传至各业务部室及所有作业队组值班室,实现科队两级各负其责、齐抓共管。
治本攻坚有序开展
安全管理持续升级
2024年,古城煤矿成立由矿长牵头的治本攻坚三年行动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建立完善的工作机制,每月进行专项检查和监督考核,并制定《古城煤矿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6年)》任务分解表,共明确主要任务11大项,细化分解44小项,同时形成装备、系统、人员、管理四个专篇82项提升内容,合计126项内容。
截至2024年底,44小项内容中已完成40项,四个专篇中装备篇40项内容已完成32项、系统篇19项内容已完成16项、人员篇6项全部完成、管理篇17项内容已完成15项,扎实推进完成序时任务。
隐患排查治理是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2024年,古城煤矿2073人完成《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专项培训且全部合格,并建立健全重大事故隐患自查自改常态化机制,将15个方面81类情形责任分解到具体部室和负责人,持续推动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同时,全矿组织全面隐患排查36次,查出12571条一般事故隐患,上级部门检查246条一般事故隐患,全部按措施要求整改闭合。这一系列成果,彰显了古城煤矿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上的扎实成效,为实现安全“零”事故目标提供有力支撑,做到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
(朱春柳 祁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