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是全市53所学校近6万名高三学生翘首以盼的日子。在阔别近3个月后,师生们重返校园。
终于开学了!校园里又响起琅琅读书声,老师亲手接过同学们的作业本,最亲爱的朋友又聚到了一起!为了这一天,全市相关部门和涉及学校精心筹备,周密部署,为学生入校保驾护航。
为了应对疫情,校园里发生了什么变化?同学们的学习生活有哪些改变?邯报融媒体记者兵分多路,带您走进“开学第一天”。
市第一中学:机器人助阵复课第一天
分时段入校
4月23日,市第一中学高三学生结束了“史上最长寒假”,正式开学复课。
当日早晨8点,住在经开区的高三学生徐宏泰早早来到学校门口。“开学第一天,心里有点兴奋!”他早上6点就起床了,洗漱完毕,吃过妈妈做的挂面,检查一遍书本、衣物、《防疫承诺书》,以及体温登记表、口罩等是否带齐,就央求爸爸早点出发。
“我校实行错峰分时段入校。”正在校门口检查工作的市一中副校长李永忠介绍,因为今天返校的学生达3000多人,为了防止学生聚集,我校规定从早上7点起,每间隔半小时,安排一批学生测体温,递交承诺书、健康卡、体温登记表等材料,然后获准进入校园。
机器人来帮忙
3000多名学生进校园,还要测量体温、登记记录,会不会发生拥堵?李永忠笑着说,“我们有高科技!”他指引记者来到南门外,这里有一台半人多高不断发出“体温正常”声音的机器人。
李永忠介绍,这是一台5G测温巡逻机器人,由市公安局提供,可以在5米范围内同步测量10个人的体温。说话间,已经有四五个学生完成了体温检测,交上材料,进入校园。记者观察到,这个白色的机器人,在无接触测完学生体温后,校门口的大屏幕上会即时显示出每名学生的人脸动态、体温数据。当距离较远的记者刚往前跨了一步,体温就被机器人捕捉到,显示在大屏幕上。
学生返校复课后,为既能够实时监测在校人员的体温,又能够缩短师生每日测温的时间,每天早中晚进餐时,机器人将会自动行驶到食堂门口开始工作,自动抓取每位进出人员的体温数据,自动筛查体温异常的人员,并留下相关数据。
“白天在校门口测量体温,就像一位兢兢业业的医护人员,而到了夜晚,它会在校园内执行安保巡逻任务,发现异常情况会实时报警到学校的监控中心,日夜守护着学生的健康和安全。”李永忠说,“这个机器人不仅为学生的高考冲刺增添了一份安全,同时也在学子心中留下一粒科技创新的种子。”
一张明白“小纸条”
因为目前还处于疫情时期,校方为防范风险,采用“一分为二”的办法,60多人的大班被分成30来人的A、B两个小班;原本一个宿舍住8人,现在最多住4人,一半学生被分到其他楼层宿舍;过去一起就餐的同班学生也会被分成两拨到不同餐厅就餐。
“开学前,我们就考虑到了这个问题。学校提前让各班的班主任向学生发放了明白‘小纸条’,把每个学生开学后,要住在哪个楼、哪个宿舍、睡哪张床,上课去哪个教室,就餐在哪一桌等,都标注得一清二楚。”“请拿出你的小纸条,往西边走!”在校园南侧的一栋宿舍楼前,几个学生掏出小纸条让宿管员过目。宿管员一边给他们测体温,一边说,“每个宿舍门上有编号和提示牌,按照小纸条上的信息,往各自宿舍去吧!”不用多问,更不用带路,这些学生都顺利找到了新宿舍。
收拾完行李,一些学生又按着小纸条的指引,到达各自的新班级参加班会。中午时分,下课铃声响起。学生们又按照小纸条提示,参考墙上的提示图,很快找到了各自的就餐位置。
“其实刚返校时有些担心,怕这么大变动,会手忙脚乱。但显然是‘杞人忧天’!”来自磁县的高三学生索涵益兴致勃勃地说。
市第三中学:走读生中午统一在校就餐
当天,记者来到市第三中学,现场见证该校高三年级学生开学首日的复课情况。
早上7点50分,学校大门口东西两侧设置的等候区内,已经有同学在排队等候。排队同学按照地标指示,每人间隔1.5米距离。身穿防护服的工作人员手持消毒装备逐一对同学们携带的书包、行李做消毒处理。等候区外,志愿者老师随时待命,提供现场服务,现场没有家长逗留,也没有车辆聚集。
8点整,行李消毒完毕的同学们开始排队入校,在学校正门口,经过测量体温、手部喷洒消毒液后,记者跟随同学们一起走进校园。和市第一中学一样,该校校园内也有一个白色的智能测温机器人,实时监测过往人员体温,一旦有人体温超标,即会报警提醒。学校操场上,高三一至五班的班主任老师,早已在指定区域等候同学们的到来。
该校高三学生分为走读生和住校生。复课当天,实行分批返校、错时报到、错峰上学的方案。针对走读生,为了方便管理,学校制订了专门的政策,为其发放走读生胸卡,要求中午统一在学校内就餐,晚上放学才能回家,在家继续填写体温检测表,第二天入校时再次进行体温测量。
记者注意到,在校园地面上贴有走读生通道和住校生通道两种不同颜色的指示标志和箭头,沿着住校生通道,记者跟随高三(2)班B班的马子怡同学来到宿舍楼内。马子怡家在成安,这次返校她携带了被褥、书籍、生活用品等共四件行李,在志愿者老师的帮助下一次性把行李搬运到宿舍。经过测温检查,记者进入女生宿舍内看到,原本放着四张上下床的8人间宿舍,现在只有4个床位。在可用的床位上,都贴有一个蓝色标志牌,上面写明同学的姓名、班级信息,马子怡很顺利地找到自己的床位。
上午10点20分,记者来到教学楼五楼高三(9)班,陈泽浩同学在班级门口向老师递交了“居家14天健康登记表”“复课入校承诺书和个人健康登记承诺书”。在第三次测温后,陈泽浩领取走读生胸卡后开心地走进教室。“超长假期终于结束了,见到好久不见的老师和同学,感觉心里很高兴!”小陈说,在临近高考的最后阶段,他一定会好好把握在学校的学习机会,和大家并肩作战,争取考入理想大学。
开学第一天,迎接同学们的还有一份惊喜,三中校长何海江专门为每一位同学准备了小礼物——学习笔记本,鼓励和祝福同学们调整心态、努力拼搏,梦想成真。拿着校长送的小礼物,高三(9)班同学张晓雯很开心,她对记者说,本来返校的第一天见到老师和同学就很开心,没想到还收到了小惊喜,在今后的学习中,一定不辜负老师和学校的期望,再接再厉,冲刺理想大学。
据学校工作人员介绍,为了做好学生复课返校工作,学校先后举行了四次复课返校模拟演练,反复模拟学生入校、入班、就餐等具体场景,根据不同岗位职责,制作了包括校长、副校长、班主任、消毒人员、宿管人员、食堂人员、走读生、住宿生、家长等29类人员明白卡,职责分明。还拍摄了应对特殊情况的应急处置流程视频,通过微信公众平台传达给每一位在校师生,让大家系统了解校园应急处置办法,给师生家长吃上一颗“定心丸”。高三年级复课后,学校将实行小班化教学,将原来22个班分成A、B两个教学班,每个班不超过40人,授课老师不变,教学工作和假期直播课堂紧密连接,线上线下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学习指导,不会因疫情耽误任何一节课。教室内每个学生书桌间隔1米距离,实行单行单人单桌。学生在餐厅就餐也一分为二,一部分在餐厅用餐学生,实行单人单桌单向就餐,其他用餐学生按A、B两个教室分布。复课后,学校依托A、B班教学管理,分层教学,结合课间健康操、温馨卡、恳谈会、“名师大讲堂”系列讲座等方式,缓解同学们紧张焦虑的心态,帮助同学们提升效率,为高考保驾护航。
户村中学:哪怕多一个学生,也要住“单间”
家长驱车送学生到门口即停即走,大件行李由学校志愿者帮忙运到宿舍,学生交齐材料后领取学生卡和明白纸,通过测温通道测温、携带物品消毒后赶往宿舍,收拾齐全后到教室上课……这是4月23日复兴区户村中学高三学生返校复课的流程。当天,从7点半到12点左右,该校6个高三班级共170名学生分批返校。
张成龙是该校高三年级88班的学生,他与24名同学是第一批返校学生,返校时间预定为7点半到8点20分。7点半左右,他刚一下车,送他到校的家长立即打开车的后备箱,在校门口的几名志愿者把他的大件行李快速抬出来后,家长即刻开车离开。随后,张成龙的行李由志愿者搬到校门口的三轮车上,另一批志愿者已等在男生宿舍门前,待三轮车到达后,帮助其送到宿舍。
张成龙走向早已等在校门口的班主任管冀东,面对长期未见的老师,他交上自己已填写好的“一书两表”(即个人健康登记承诺书、居家14天检测表和家庭晨午检预检表),领取学生卡并将携带物品消毒后,走入测温通道,待测温正常后快速离开,回到宿舍。
全程在校门口督查的户村中学校长马俊杰解释说:“帮助搬运行李的志愿者都是我校高三学生,他们都是提前返回,志愿帮助其他同学搬运行李。学生们领取的明白纸上,介绍了返校安排,具体包含每名学生的宿舍床位、教师座位、食堂座位等详细信息,让学生一目了然。至于他们领取的学生卡,则是用来刷卡进入校园和进出宿舍。学生卡与校门口和宿舍门口的红外线测温仪是同一个系统,通过刷卡测温,可以实时检测到学生体温是否异常,准确记录进入校园和进出宿舍的时间,方便紧急状况下的流调工作。”
高三年级的男生宿舍位于该校东侧,张成龙和班级所有男同学住在宿舍一楼。看到崭新的宿舍,张成龙说:“原先的8人宿舍,变成了4人,分别跟邻床住上下铺,脚对脚睡觉。”教师冀小芬补充说:“为了减少班级之间的人员流动,每个班级同学不能和其他班级混住,每班4个人一间寝室,最后哪怕剩下一人,都要安排他自己住一个寝室。”
记者看到,在男生宿舍一楼还有三个教师值班室与一个隔离室,5名教师的名字贴在值班室的门上。马俊杰校长介绍,该校目前推行所有高三年级教师与学生全部住校,实行封闭管理。高三教师要住到学生宿舍楼里,每名教师负责管护两个寝室的学生,通过与他们同吃同住以有效应对紧急状况。“每个楼层还设有一个隔离室,室内常备消毒物品,一旦师生有体温异常情况,可以立刻进行隔离观察。”马俊杰说。
住校老师中,包括88班的副班主任、语文老师孙宝霞。作为一个4岁孩子的妈妈,她心里有许多不舍,但还是义无反顾地把孩子留给了爱人,自己全身心投入复课教学。她说:“孩子们的高考是大事,能和孩子们同吃同住同学这么久,参加他们人生中这么重要的事,是我的幸运。我刚才见到同学们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终于能看到你们的纸质作业了’。”
上午9点半左右,88班所有学生已全部返回教室。根据课程安排,第一堂课由该班班主任管冀东教学。“同学们,我们的‘开学第一课’是主题班会,这堂课上,我们将了解疫情中令人感动的逆行者,谈谈自己的感悟,我也将和大家一起分享防疫知识。”
12点左右,学生分班级在操场上站好,等待进入食堂。记者看到,每个学生脚下都有一个黄色油漆圆点,非常醒目,且两个圆点间隔较远。马俊杰说:“目前学校实行网格化管理,操场、教室、食堂、宿舍都做到人员位置固定。每个区域都有固定的主管校领导和分包负责人,负责该区域的卫生、日常消杀和学生管教工作。”
顺着地上画的箭头,同学分批走进食堂,洗手、排队、打饭,拿着一次性餐具找到自己固定的座位,吃饭、洗手后离开食堂……在该校食堂里,记者看到学生进出食堂的通道不同,可以根据地上的箭头指引进出食堂。学生排队间隔和就餐距离有一米多,且每个洗手池洗手的位置间隔都有一米多远。
记者了解到,户村中学是复兴区目前唯一一所高中,马俊杰表示:“今天能够顺利开学复课,得益于前期高标准、高质量的准备工作,我校将继续按照复课方案,严格要求师生。同时,我校将启动学校初三年级的开学准备工作,确保初三年级也能如期开学。”
荀子中学:想狠狠地拥抱我的小伙伴们
春暖花正开,待盼生归来。荀子中学迎来开学首日。开学当日早晨7点,由教师和学校工作人员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已经守候在通往校门的路口,帮助学生消毒、搬运行李。家长们在路口止步,不时能看到母亲再三叮咛的画面。
高三(12)班马静蕾,刚一下车便匆匆和家人告别,戴着口罩、拖着行李径直向学校走去。“早晨6点半我就起床了,前一天晚上,我已经提前把学习用品和住宿用品收拾好。想想马上就能与老师和同学们见面了,心里好激动。”马静蕾说,高考越来越近了,现在是关键阶段,回到学校心里才感觉踏实。
在校门外,马静蕾和其他同学在老师和学生志愿者的引导下,按照奇、偶数班级分别依次排队进入测温等候区,接受体温测量、手部消毒和信息登记。同时,市第七医院护士在检查区,随时准备对异常情况进行紧急处置。沿着校园内的专用通道,马静蕾和记者经过再一次测温、登记信息后进入宿舍。看到久违的好友,马静蕾忍不住跑到对方面前,张开双臂想拥抱,但转瞬又收了回来。“想狠狠地拥抱我的小伙伴们,但现在只能忍一忍。”
与以往不同的是,早上进入教室的第一件事情不再是早读,而是测量体温。到达教室门口,马静蕾的班主任正依次对每名学生再次进行体温检测,体温正常的学生进入教室后递交学生居家隔离健康状况登记表和健康承诺书。
马静蕾告诉记者:“开学后,学校把每一个班级分为A、B班教学,原本50多人的教室如今只有30名学生,其余10名学生和其他班级的学生组成一个暂时的新班级,由老师轮流上课。另一个变化是教室的布局改变,以前挨在一起的课桌被分成单人单桌摆放,就像考试时一样,每个同学前后左右均保持1米的距离。”“虽然我们的座位变远了,但大家的心贴得更近了。”马静蕾说,好不容易开学了,大家都十分珍惜在一起的时光。
中午12点,荀子中学学生食堂迎来了当天实行错峰用餐后的第二批“食客”。在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每人之间保持大约1米的距离,有序分组排队离开教室。从教室到食堂的路上,马静蕾和同学们步履匆匆。“不戴口罩,不许进入。进餐厅前要排队测量体温,还要用准备好的洗手液按照七步洗手法认真洗手……”马静蕾一边快步走向食堂,一边向记者介绍进入食堂就餐的流程。“你看,我们食堂每个餐桌上都设置了防护板,每一张餐桌上还张贴着每一个同学的班级、姓名,单人单桌同向就座用餐。”特殊时期,为了避免人员聚集,老师把餐食提前分装好摆放在餐桌上。
“能够重回校园,重新和同学一起坐在教室里奋斗备战高考,让我充满斗志!”就算戴着口罩,也藏不住马静蕾一脸的喜悦。她告诉记者,回到阔别已久的校园和课堂,不管是学习还是防疫上,自己都做好了充足的准备,今天也是这段时间以来,自己过得最充实的一天。
曲周一中:“开学第一课”疫情防控再强调
4月23日,曲周县1972名高三学生、永年区4400余名高三年级学生统一开学复课,沉寂了近三个月的校园又渐渐热闹起来。
早上6点50分,记者在曲周县第一中学门口看到,交警们做好准备,提示过往车辆绕道行驶,对前来送学生报到的车辆,让其按照顺序停放在路的两侧;学校通道内每隔50米一位老师,每位学生至少间隔1.5米距离以上;学校保安负责帮助运送行李,每送一次行李回来后,对三轮车进行严格的消毒;学生按照要求排队有序入校,虽然阔别数月,但同学之间并没有“过度亲密”,只是挥手打个招呼,便在学校疫情防控监管员的引导下,排队通过体温检测通道……
“高考越来越近了,我们一点也不敢偷懒,争取把耽误的时间赶回来。今天能够回到学校上课,心里很踏实。”曲周县第一中学高三(23)班学生田万里高兴地告诉记者。
在永年区,区第一中学、第二中学、实验高中的高三学子,为高考最后74天冲刺准备,三所学校实行全封闭管理,确保高三学生安全。
永年区教体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兴告诉记者,为给返校学生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复学环境,按照全覆盖、无遗漏要求,学校时刻保持与教职工和学生的密切联系,掌握其健康状况。严格落实“日报告”“日排查”制度,重点加强对师生日常体温检测。永年区还推行“健康副校长”派驻制度,从医疗卫生机构选聘业务骨干,向高中学校派驻“健康副校长”,确保学生的安全。
邯报融媒体记者 刘昆 周聪 赵正杰 郝雨 李治勇/文 范文平 郝群英 陈苏冬 李磊 胡晓华/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