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为大力弘扬家庭美德,传承家风家训,倡树文明新风,激励和引导全市广大家庭积极参与文明城市建设,从即日起,市文明办将开展文明家庭家风家训展播活动。
靳小芳家庭
家风家训
人无忠信
不可立与世
靳小芳家庭是一个坚强无畏、敬老爱老的家庭。靳小芳照顾生病的公婆从无怨言,尽心尽力。婆婆因生病脚烂了,在医生的建议下,她每天都给婆婆洗脚,这一洗就洗了多半年。2018年,靳小芳的丈夫得了脑梗,让这个并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所有的重担都落在她一人身上。靳小芳既要安抚因得病而变得脾气暴躁的丈夫,还要照顾公婆和孩子,但是她在家人面前总是表现得很乐观,鼓舞全家勇敢生活。她每天推着丈夫出去锻炼,帮丈夫一起做康复训练。在靳小芳的不懈努力下,丈夫恢复得非常好,现在生活已经能自理。家里的困难他们从来不在孩子面前抱怨一句,就是为了让孩子把精力都放在学习上,三个女儿的学习成绩非常优秀。靳晓芳获得2019年邯郸市“三好一佳”好儿媳荣誉称号。
宋晓芳家庭
家风家训
百行孝为先
百善孝为先
丛台区兼庄乡宋晓芳家庭是河北省最美家庭。宋晓芳和丈夫陈海洋均在基层工作,在此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被称为丛台防控一线的最美党员“夫妻档”。宋晓芳在防控排查中坚持在入户一线,通过多次细致耐心的解释换来了社区居民的理解配合,用3天时间完成了社区4100户近1万人的入户登记工作。此外,宋晓芳在社区值守时展示了“巾帼不让须眉”的力量,总是坚持到深夜还在核对数据和研究应对方案。丈夫陈海洋从大年初一入驻单位便没有回过家,每天带领乡、村两级干部对分包村开展全覆盖巡查,夫妻间见面还是通过视频会议时切换乡镇分会场的几秒短暂时间。宋晓芳的儿女虽然平时很想念父母,但也十分懂事,会用手机短信的方式为他们加油打气,儿子2018年获得邯郸市优秀少先队员称号,2019年获得“邯郸市新时代好少年”荣誉称号。夫妻二人的抗疫事迹多次被省市媒体报道。
陈红旗家庭
家风家训
勤苦俭约、互敬互爱
尊敬长辈、厚道做人
邯山区陈红旗家庭是一个热爱生活、乐于助人的残疾人低保户家庭。陈红旗是邯山南大街58号院的楼院长,肢体二级残疾;爱人马金平,一名普通的下岗职工,肢体四级残疾;女儿陈辰,听力四级残疾。生活非常贫困,属于辖区低保户,可是他们却拥有一颗乐观向上,积极热情的心,用自己的微薄之力为那些有困难的家庭解决一些燃眉之急,用自身坎坷的经历和朴实的言行,诠释着人生的价值与真谛。在老旧小区推进物业全覆盖时,他主动帮助物业公司与居民沟通,使物业公司顺利进住小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该家庭2018年被市妇联评为最美家庭、残疾公益家庭。
翟雷珍家庭
家风家训
待人贵真诚,为人须谦和
孝道当竭力,亲情互相助
峰峰矿区翟雷珍家庭是一个敬老互亲的家庭。翟雷珍是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多年来她对待公婆,就像对待自己的亲爹娘一样。她为患肝癌的公公多方求医,十几年如一日伺候重病瘫痪在床的婆婆,让婆婆开心快乐度过晚年,她是好儿媳的典范。她的儿子已娶妻生子,她把儿媳看成自己的亲生女儿真心对待,她是“好婆婆”的典范。儿女在她的教会下,团结互助、孝老爱亲。该家庭先后荣获“全国孝亲敬老之星”、省级“星级文明家庭”。翟雷珍多次被区、镇评为好媳妇,峰峰电视台也播放了她的先进事迹。
李竹云家庭
家风家训
尊老爱幼,为人谦和
诚实守信,孝道当先
量入为出,勤俭持家
积德行善,和睦相处
永年县李竹云家庭是乐于奉献、注重家教的家庭。已经迈入六十岁的李竹云夫妻二人具有社会责任感,尤其是此次疫情期间,向各级政府捐款6万元。丈夫赵天会作为五里村党支部书记,带头捐款12万元,筹集资金100万元用于全村环境整治,帮助村子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教育子女方面,他们形成了“仁义礼智信”家风家训,对工作的敬业和热爱,言传身教熏陶子女。孩子们互助友爱,家庭关系融洽,邻里和睦,为全镇乃至全区的家庭做了表率,成为乡亲们口口相传的学习榜样。李竹云是市优秀人大代表,先后获省“交捐资助学先进个人”、省“双学双比女能手”、省“三八红旗手”,市十大女民营企业家、市抗击非典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吴杨家庭
家风家训
传承红色精神
坚守理想信念
肥乡区吴杨家庭是坚守抗疫前线守护人民群众安危的家庭。夫妻俩一个是基层民警,一个是乡镇干部,二人工作认真负责、踏实肯干、任劳任怨,平日与同事和睦相处,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的工作态度及出色的工作业绩,深受领导同事好评。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两人更是积极投身于疫情防控一线,在各自的岗位上逆风前行,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吴杨与妻子孝敬父母,善待老人,家务事争挑重担。兄弟姐妹团结和睦,困难相帮。全家人热爱生活、崇尚学习、追求进步。
张美霞家庭
家风家训
孝老爱亲热心公益
经开区张美霞家庭是孝老爱亲、热心公益的模范家庭。多年来,张美霞悉心照顾80多岁,年老多病,行动不便的婆婆。她注重勤俭持家,合理安排家庭收入,从不铺张浪费。在张美霞的影响下,家庭成员和睦相处,每当左邻右舍遇到急事,他们总是跑前跑后帮忙。家庭成员积极参加村里组织的各项公益活动,定期到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把爱心和温暖送到老人的心坎上。该家庭秉承“在社会上做好公民,在单位做好职工,在家里做好父母、好儿女”的家风家训。张美霞获邯郸市2018年度“好公婆”荣誉称号。
许慧家庭
家风家训
百善孝为先,家和万事兴
诚实守信用,勤劳以立身
冀南新区许慧家庭是一个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夫妻档”家庭。妻子许慧是林坛镇政府一名乡镇干部,日夜坚守在乡镇疫情防控一线,她撰写的各类疫情防控文章达30余篇,被学习强国、河北新闻网、邯郸日报等媒体刊发采用,有力地宣传和鼓舞了林坛抗疫士气。丈夫郭志广是磁县人民医院一名医务工作者,主动请战到隔离区一线,把最危险和最繁重的工作留给自己,把病人们当作家人一样去爱护,赢得了同事们和病人们的广泛好评。当看到丈夫累得瘫睡在办公室廊椅时,妻子许慧心疼得哭过好多次,但哭过之后,更多的就是夫妻间为共抗疫情相互加油和打气。夫妻抗疫事迹被《学习强国》国家级平台、河北新闻网等媒体刊发。许慧曾获河北省优秀共青团干部、邯郸市青年之星等荣誉称号。
杨君南家庭
家风家训
敬佑生命,救死扶伤
甘于奉献,大爱无疆
永年区第一医院杨君南家庭是全国抗疫最美家庭。杨君南家庭是医生之家,救死扶伤、守护生命是这个家庭最宝贵的家庭美德。自疫情发生后,杨君南主动报名武汉支援活动,并得到家庭的支持。2月4日,随省支援湖北医疗队出发武汉,作为护理骨干成员,凭着过硬的专业技术和学习精神,杨君南成为武昌方舱医院第一批进舱的护理人员。她每天下班后仍坚持与病人聊天,帮病患做心理疏导,已经离舱出院的病患还感激地发信给她,得到病患的一致好评。杨君南也成为第一批进舱和最后一批出舱的历史见证人。杨君南一家五口在新冠肺炎疫情特殊时期挺身而出,全体投入到疫情防控中。杨君南在武汉方舱医院救治患者,哥哥杨兴凯在区第一医院一线,父母、嫂子作为乡村医生、基层公共卫生人员也忙碌在各自的战场上。他们是医生,是护士,是乡村医生,是社区的工作者,可贵的是他们来自同一个家庭。
杨竹强家庭
家风家训
以孝为先,以和为贵
诚信立业,知足常乐
永年区恒永公司杨竹强家庭是河北省最美家庭。杨竹强家庭是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家庭。杨竹强和丈夫闫杰共同经营恒永防护洁净用品有限公司,二人相濡以沫共奋进、言传身教育后人。夫妻二人通过努力使公司在较短时间内成为中国净化材料和防护口罩领域的领军企业,本次疫情期间,调动物资储备将预出口的50万只口罩、2万套防护服全部投入市场,累计捐款捐物200余万元。杨竹强家庭经常参加公益活动,每年特定时候,带孩子到敬老院送温暖、献爱心,让家庭成员传承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该家庭荣获2020年河北省最美家庭称号,杨竹强曾被评为省、市劳动模范,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