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新闻网邯郸讯(郭跃玲)“一站式”建设是指“一站式多元解纷机制”建设和“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建设。近年来,为进一步提升其系统化、集约化效能,按照最高院人民法院部署,成安县人民法院将“一站式”解纷与“一站式”服务系统谋划、协同推进,最大限度提升服务群众、服务法官、服务审判的整体效能。
践行“枫桥经验” 构建纠纷化解新格局
成安法院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以开展“一委一庭三中心”规范提升年活动为契机,将“一乡(镇)一法庭”与县党委、县政府“一委三中心”无缝对接,着力健全完善“一委一庭三中心”工作机制,构建纠纷化解新格局。上半年,成安法院共依托“一委一庭三中心”平台,共参与诉前调解和指导调解案件1116件,成功化解各类矛盾纠纷858件,接受群众咨询382次,有效促进了矛盾纠纷的就地化解,更好地为成安经济社会平稳高速发展保驾护航。
提档升级,加强力量。成安法院为每个“一委一庭三中心”固定1-2名人民陪审员,专职“一委一庭三中心”工作,并为每个乡镇确定1名联系法官,通过现场或综治视联网进行调解,指导诉调对接。调解成功无须司法确认的案件建卷归档,需要对调解协议确认的,由司法辅助人员转法官确认;调解不成功,工作人员指导当事人在网上立案进入诉讼程序,为当事人诉讼提供便利,平衡双方当事人的利益。
加强沟通,多元化解。该院加强与派出所、司法所等综治部门以及各村“两委”干部的协调配合,积极推动信息联动、工作联动、提升纠纷调处效能。该院在大量调解工作中,形成了本院特色“调解十法”,即:倾听同情法、温情传递法、合理协调法、批评教育法、换位思考法、案例示范法、计算成本法、防止冷处法、利益平衡法、因势利导法,从根本上减少了矛盾纠纷的发生,彰显了司法和谐和民生司法的内涵。
完善制度,健全考核。为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该院健全完善“一委一庭三中心”管理规章制度,积极做好调解、案件、工作日志等工作台帐,完善相关档案资料,实行日常工作留痕化管理,确保实现管理的规范化、精细化。
“一站式”线上服务 智能化满足诉讼群众
打造升级版诉讼服务中心。该院结合实际情况,“以小场所大服务”“小窗口大作为”的理念,打造由立案服务区、调解服务区、信访服务区三部分组成的开放性、集约型、便民型的诉讼服务中心。并充分发挥诉讼服务信息化的“催化剂”作用,打造一网通办全程业务的“智慧诉讼服务”新模式。特别是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成安法院充分发挥智慧法院“红利”,大力优化网上立案、手机APP立案、微信小程序立案等多种线上立案渠道,运用“网上立案”“网上缴费”“网上保全”等功能模块,让当事人足不出户一站式完成立案。疫情期间,该院共网上立案890件,网上缴费997次,网上开庭47件,进行网上证据交换164次,电子送达590次。“指尖”立案、“云端”办案、“智慧”执行成为人民法院工作新常态。
开设小额诉讼案件绿色通道。根据新的《民事诉讼法》及最高法院有关规定,该院针对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争议不大,标的额在2万元以下的金钱债务案件实行一审终审,快立速裁,为群众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的诉讼服务。
探索诉前鉴定。该院将诉前委托鉴定与诉前调解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诉前委托鉴定制度的作用,加强诉前委托鉴定的释明解释,引导当事人适用诉前委托鉴定制度。
成立道路交通事故巡回法庭。针对当事人普遍反映道路交通事故人身损害赔偿纠纷处理程序繁琐、理赔困难、诉讼不便等问题,为践行让数据多跑路、部门多动手、群众少跑腿的便民宗旨,该院深化交通事故网上数据一体化改革,于今年4月成立了道路交通事故巡回法庭,实现了立、审、调、执无缝对接。成立至今,共收案68件,结案37件。其中判决17件,调解14件,撤诉4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