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周边 > 邯郸 > 正文

生态美景贯全域——从“两会”同办看邯郸市复兴区旅游发展之路

来源:中原新闻网编辑:健翁发布时间:2020-09-29 21:30:40

  9月27日-29日,第五届邯郸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如期举行。复兴区作为举办地之一,成为八方来客关注的焦点。美丽康湖的天然氧吧,生态沁河的优美画卷,胜景园博的精雕细琢……这座从钢铁中走来的工业之城重焕新生,借助省园博会和市旅发大会“两会”同办之机,展现出生态之美、园林之美和全域之美。

  以绿为底,重描生态之美

  复兴区地处华北平原与太行山脉接壤的浅山丘陵地带,山水资源丰富,沁河、渚河、输元河穿区而过汇入滏阳河,还有九座水库、二十五个塘坝和众多泉眼。同时,历史文化悠久,共有文物保护单位71处,其中国家级3处,省级3处,既有龙山文化遗存——涧沟遗址,又有战国时期赵王城遗址,发展旅游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作为传统工业区,复兴区因钢而生,因钢而兴,也因钢而困。曾经,长期高耗能、高排放的粗放发展,使该区背负了沉重的生态环境负担。近年来,复兴区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指引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战略,以“两园一廊”为重点,全力以赴推进“绿美复兴”建设,大力开展“城区绿化、村庄绿化、廊道绿化、河渠绿化、荒山绿化”。三年多来,植树造林12万余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近50%,先后建成泓森槐、元宝枫、桑树等三大产业基地,肖河百果园、渡槽玫瑰园、户村菊花园等10个特色花果采摘园,郭河村、西常郝村、宿庄村等20个森林乡村,全区彻底更换了底色,重现生态之美,亮出了“生态旅游”这张名片。

  占地2万亩的康湖生态文明示范区景色今非昔比。坡地耕地大面积栽植柿子、核桃、元宝枫等经济林,荒山荒地打造生态防护林,使得层层叠叠的绿树、弯弯曲曲的道路与周边美丽乡村,形成了一道壮丽恢宏的百里森林观光区。让人不禁感叹,一座规模宏大、风景秀丽的城市绿肺、生态氧吧已经崛起。

  总长12公里的沁河郊野公园全线建成,一幅生态沁河的优美画卷,已经展现在全市人民面前。沁河九曲回肠,沿下游而上至青年桥,田园牧歌、荷风小憩、芦歌唱晚等众多景点如一串珍珠般熠熠生辉,让人流连忘返;再沿青年桥而上,大手笔的园林、趣石、水库的豪放设计,加上叠水瀑布、荷塘芦苇等别致景色点缀,有着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灵动,别有一番韵味。

  因地用势,打造园林之美

  位于复兴区西湖之畔的园博园,将“上山入水、因地用势、博古通今、溯源启新”的整体设计思路贯穿全园,高低起伏的地势地貌融合“海绵城市”“智慧城市”等现代元素,精耕细作,打造出园林之美。

  园博园选址地处城乡接合部,先前是“散乱污”企业聚焦区,也是钢渣、水渣集散地,场地内有大量工业垃圾、建设垃圾,而园博园的落户,有效促进了“散乱污”企业有机更新,使这一工业污染区实现凤凰涅槃。同时,场地内拥有“齐村水库”,水文条件优越;现场地形高低起伏,为园林景观改造提供了创作空间。

  园博园集园林园艺、大众文化、科普研学、旅游展览为一体,主场馆山水邯郸恢宏大气,十三个地市园风情各异,清渠如许极具创意,再加上近千亩的湖光水色,为全市人民提供了一个面积最大、风景优美的城市公园。

  这里是河北旅游资源集中展示地。有主打行宫文化的清代皇家园林,有追寻“红色记忆”的冉庄地道再现,有展示“秦皇山海,康养福地”的花海景观。

  这里是城市绿色生态展示区。或主推绿色骑行理念,展现绿美邢襄自然景观;或以绿色为基底、山水为景观、绿道为脉络,注重与游客的互动体验;或以冬奥会为创意点,打造以“首都两区山水奥运”为主题的绿色园林。

  这里同样是“诗词歌赋”体验地。以“诗经”文化作为线索,展示城市文化底蕴和造园水平;选取不同历史时期的名曲为载体,将古乐元素充分融入新中式景观;把“唐风雅韵”作为总体设计风格,将绘画文化融入园林建设。

  “把一个工业垃圾聚集区变成园林美景展示区绝非易事,这里蕴含着园林绿化的大智慧。”聊城市园林处张东在游览园博园后感慨道,邯郸园博园的打造实现了生态与美学的结合。以往的园林打造只是单纯的种植绿树、花草,这不但缺乏美学考究,也不利于园子的长期发展,而该园讲究因地用势,如青山画卷运用的梯田设计手法,中间穿插栈道,游客可近距离观赏美景,也便于日常养护和长久发展。

  以点带面,推进全域之美

  在本届旅发大会中,复兴区以“魅力邯郸、生态复兴”为主题,规划并建设了一条风景环线和十个景观节点。复兴区委、区政府以承办“两大盛会”为契机,通过水系修复、矿山修复、生态涵养等,全力贯通园博园、沁河生态片区、康湖生态文明示范区、观岭山生态修复区为核心的邯西生态示范区景观带,推进区域绿色发展,带动旅游产业和周边乡村发展振兴,力争把复兴区建成城市后花园和全域旅游目的地。

  复兴区以两园一廊为依托,充分发挥西部农村山水林田湖等独特风光,展示乡村之美。该区在保留村庄原始风貌基础上,注重传承文化、历史记忆、地域特色,让人民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全区有11个村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9个村被评为省级森林乡村,2个村被评为国家森林乡村,齐村荣获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牛叫河村荣获“中国美丽乡村示范村”“全国百佳乡村旅游目的地”。

  同时,复兴区还借助钢厂、煤矿等工业遗存发展工业旅游,展示工业之美。在园博园南入口旁,坐落着一个特种钢材铸造厂,多年前,在邯郸市去产能、调结构的大背景下已经关停,如今,钢厂被赋予了一个新的名字——1957艺术创意园。该园区通过对废弃工厂的改造和再利用,在保护和展现建筑原始面貌的同时,形成新的使用功能,使废弃工业设施复活,进入当代生活。1957艺术创意园是最大限度激活工业遗存的一种尝试,兼具市场和商业化前景,为未来园区的持续运营奠定坚实的基础。这里将成为市民短期游玩度假的首选地之一,并为人们提供一处具有品位的精致活动场所。

  赏园林美景,游生态长廊,畅绿色梦想。如今,园博园盛装开园,康湖生态文明示范区成效卓然,百里森林观光大道和观岭山风景道全面建成,沁河生态文化片区成为靓丽名片,以点带面形成联接成片的景观带,全域旅游将助推复兴区旅游产业迈上高质量发展之路。

  邯报融媒体记者 成军刚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