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新闻网邯郸讯(记者史习武 通讯员王荣安 韩琳琳)10月30日,中国农大鸡泽实验站科研教学综合实验楼启用仪式在河北省邯郸市鸡泽县举办,标志着中国农业大学跟鸡泽县的合作迈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将为加快小麦良种培育,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供重要科技支撑。
“我们在十九届五中全会刚刚闭幕的第二天举行启动仪式,是服务国家三农建设,建设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有力探索。鸡泽实验站是农业大学与地方联合实施支撑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一环,实验站既是产出科研成果的基地,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基地,更是未来带动区域现代农业和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引擎。”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说。
中国农业大学鸡泽实验站位于鸡泽县城西6公里,首批科研用地1300亩,办公、仓储、晒场等建设用地60余亩,总建筑面积4000余平方米,累计投资2500余万元。实验站以现代种业发展为核心,探索校、地、企有机结合的模式,构建产、学、研协作平台,将致力于小麦品种选育,基础研究、原种繁殖以及品种推广等工作。
中国农业大学与鸡泽县人民政府于2019年11月1日启动“中国农业大学鸡泽实验站”的建设。历经一年的规划和建设,全面完成了2800余平米实验站办公楼、1200平米仓储、4000平米晒场、5000米田间道路和试验田水利等设施的建设和改造,现正式投入使用。
“这次中国农业大学在我县设立实验站,揭开了我县农业发展的新篇章,同时也为我们促进农村繁荣、破解‘三农’难题开辟了新的空间、提供了新的机遇。”鸡泽县委书记石磊说。
“我们必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进一步加强与中国农业大学的深度合作,力争将实验站建成校地结合、服务三农的科研和科学技术推广基地,以新技术、新品种的应用,为现代农业科技发展及乡村振兴贡献新智慧、开拓新局面。”鸡泽县委副书记、县长李东健说。
据悉,以中国农大鸡泽实验站基地为中心,农大小麦中心在鸡泽县开展了重点小麦苗头品系和新品种的示范工作,吴官营乡邢堤村高产田,优质小麦品种“农大136”每亩高产835公斤,创造全国优质麦高产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