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周边 > 邯郸 > 正文

圆梦安居乐起来 ——走进保障性住房小区感受幸福生活

来源:中原新闻网发布时间:2022-02-14 16:31:58

  2月13日下午,在邯郸市保障性住房复兴区利民苑小区内,居民们用文艺节目庆祝即将到来的元宵节。近年来,邯郸市住房保障工作稳步推进,体系不断完善,帮助越来越多的百姓圆了安居梦。

  近年来,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保障性住房管理中心紧紧围绕解决主城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房问题,不断优化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通过创新管理手段,用科技赋能,打造智慧社区,让百姓住得安全,住得放心。保障性住房条件好不好?居民生活质量高不高?那些流露于面颊之上的喜悦之情又是从何而来?带着这些疑问,记者来到邯郸市保障性住房小区民悦苑、美的广厦苑、利民苑,去探寻圆梦安居的真实故事。

  2月13日下午,在复兴区利民苑小区,一场喜庆热闹的庆元宵文艺节目火热开演。

  新春新房,告别漂泊的日子

  2月11日,在邯山区美的广厦苑保障房小区33号楼1单元1903室内,窗台上绿萝、吊兰长势正好,虎年的窗花、中国结挂饰、新年灯笼、福字吊饰等过年应有的喜庆元素在这里随处可见。这是廉租房住户郭爱芹的新家。49.62平方米一室一厅的布局,经她这么一装扮,尽显温馨。听说记者要来采访,郭爱芹将家里收拾了一番,也给自己打扮了打扮。

  “你好,快进屋,屋里暖和。”当记者一行人敲开房门时,郭爱芹热情地打着招呼。走进郭爱芹的家,窗明几净,温暖舒适。“房子布置得真漂亮!”听到记者的夸赞,郭爱芹笑着说:“别管家的大小,进门就要有个家样。”郭爱芹健谈爱笑,嘴角上扬的喜悦和溢于言表的幸福感,是她给记者留下的最深刻印象,而这一切都与这套保障房有关……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新春走基层】记者在丛台区民悦苑居民米光亮家采访。

  60岁的郭爱芹在女儿结婚前,一直租房生活,母女俩漂泊十几年,非常渴望能够在市里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然而,这个梦想似乎遥不可及。

  楼层高的房租便宜,没有电梯的房租也便宜,为了省些房租,郭爱芹尽量选择环境较差楼层较高的房源。女儿结婚后说让她跟着一起住,她嘴上答应,心里却总觉得不妥,迟迟不肯搬过去。直到前年在租住的社区看到张贴的公共租赁住房公告,郭爱芹心中才再次燃起了“家”的希望。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她提交了申请。

  等待的过程令人忐忑却又充满希望。经过层层审核与公示,去年8月,郭爱芹在符合租住廉租房条件人员公示名单上找到自己的名字时,激动得热泪盈眶。她说:“我是一个不爱哭的人,但那一刻我是真高兴,不用再找便宜的小区租住,不用再害怕涨房租,不用再跟房东说好话,我终于有家了。记者同志,你能体会到我的心情吗?”

  如今,住上了新房子的她,生活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小区环境舒适,又有电梯,每月房租不到150元,用她的话说:“生活就像梦一样。今年是我的本命年,我也住上了新房,过年孩子们回来一起庆祝,这是我过得最高兴、最有意义的一个春节。”

  保障性住房,为住房困难家庭提供了一个温暖之家。

  走出郭爱芹的家,记者徜徉在这个小区,只见花园内老人成排坐着,他们说着故事、聊着家常,眼神交流之时露出浓浓的喜意。这应该就是我们向往的安居乐业的生活吧!

  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住房保障中心副主任刘秀红告诉记者,去年,邯郸市有2240户家庭获得住房保障。今年,邯郸市将继续通过提升信息化手段、加快摇号分配频率、完善快速通道审核制度等举措,进一步扩大住房保障范围,让越来越多的贫困家庭和新就业人员圆安居梦。

  丛台区民悦苑小区门口的智慧书屋,住户仅需身份证即可随时享受免费阅读、借还服务,24小时自助借还的公益服务模式为小区住户带来了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

  记者在民悦苑、利民苑、广厦苑三个保障性住房小区看到,小区内干净整洁,宽广的活动区域内提供了多种体育健身设施。说到居住环境和小区配套服务,郭爱芹更是滔滔不绝……小区内不论是硬件配套还是软件设施,都让她觉得安全而又方便。

  丛台区民悦苑小区居民朱洪刚利用假期,陪儿子在小区广场上打乒乓球。

  “小区大门、楼宇与电梯内都安装了人脸识别门禁设备。进出时只需站在摄像头前,停顿一两秒门就能打开。还有,电动车入户充电很危险,小区内集中建设了充电桩,减少了安全隐患,住户停车也规范起来。我住在这儿,孩子们也放心。”郭爱芹满意地说道。

  如今,智慧生活已遍布于居民生活的角角落落。在丛台区民悦苑保障性住房小区门口的智慧书屋,住户仅需身份证即可随时享受免费阅读、借还服务,24小时自助借还的公益服务模式为小区住户带来了不一样的阅读体验;一台功能齐全的自助服务查询机,触摸屏幕,一键即可查阅市政府网站、电子报和社会救助网站等;还引入了燃气自助缴费终端机,群众在家门口就能缴费。

  在民悦苑小区门口的24小时智能自助服务终端,居民杨继红正在办理廉租房租金缴纳业务。她用身份证一刷,房屋信息及应缴费用页面就跳了出来,用手机扫二维码即可完成缴费。她不禁感叹道:“在家门口缴费真是方便快捷。”

  自助设备使业务办理更加方便快捷,而线上业务的一应俱全更是方便到住户的心坎里。

  居住在民悦苑西区7号楼202室的米光亮一家四口,之前在锦绣兰庭小区居住。39平方米的小屋,每逢上高二的儿子放假回家,就显得很拥挤。前年女儿升入小学,接送距离较远成为困扰夫妻二人的一大问题。去年,随着手机端公共租赁住房房屋互换平台的上线,米光亮立刻在平台上提交申请,寻找匹配房源。

  让他没想到的是,经过数据库资源匹配,双方同意互换后办理手续,短短一个星期,米光亮便换到了心仪的住房,58平方米两室一厅的格局,通风、采光条件都不错,经过简单的装饰,整个房间显得更加温馨。

  女儿的上学问题得到了解决,儿子回家后也有了独立的学习空间,这样的幸福感写在了他们每个人的脸上。今年春节,一家四口在这温馨的小窝里热热闹闹地庆祝了一把。

  住有所居,住有宜居,是每个家庭的梦想。对于很多家庭来说,保障房是他们实现“安居梦”的希望。

  采访时,记者了解到,为了更好地服务群众,市保障性住房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在线下实行网格化管理,先后成立了房管局服务大厅、利民苑服务站、赵都新城服务站、民悦苑服务站四个便民服务点,为居民打造出10分钟服务圈,就近为居民在合同签订、入住办理、租金缴纳、保修维修和物业协调上提供优质便捷的服务。去年,为了做到让群众少跑路,市保障性住房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进一步拓展服务形式,把智慧化服务搬进小区,让居民充分享受智慧生活带来的舒心和便利。

  新家,新生活,新开始。离开时,米光亮告诉记者:“幸福生活都是奋斗出来的。政府让我们享受到这么好的政策,有了稳定的居所,我更要努力工作。俺们的目标就是供孩子上大学,让他们做个对国家有用的人。”

邯山区广厦苑小区居民郭爱芹脸上洋溢满满的幸福

  安居之下,岁月如歌

  一圈采访下来,记者发现,保障性住房小区里的声音可谓是丰富多彩,下棋老人的拍案声,父子打球的乒乓声,还有老人聊天的欢笑声……记者感受到这系列美好的画面皆出自于“安居”之笔。

  在采访美的广厦苑时,居民刘玉风带着5岁的孙子垚垚向记者迎面走来,可爱的垚垚同服务站和物业的工作人员抱在一起,打成一片。孩子的行为是演不出来的,在记者看来垚垚此举也算得上是对他们工作的认可。刘玉风询问清楚记者的来意后,激动地说:“咱们物业和服务站的工作人员是真好,有个啥问题,一个电话,人就能马上赶到,问题就能马上解决,你们一定得多报道报道……”

  对于刘玉风的说法,郭爱芹深有同感,“家”的感觉不仅仅只是这30多平方米房子所赋予的,还有来自服务站和物业工作人员的关爱,她早已把社区看成了自己的“家”。在离开郭爱芹的家时,记者注意到电梯门对面墙上的大中国结,她笑着说:“这是我放的,过年就要有过年的氛围,也祝福大家开门见福。过两天就是元宵节,孩子们都回来,这个年过得我心里高兴。”

  春节的年味还未散去,元宵节的喜乐又随之而来。正月十三下午,在复兴区利民苑小区的中心广场,一场热闹的庆元宵文艺汇演精彩上演。咚咚咚……在阵阵的鼓声中,居民们欢乐同舞。整场汇演持续了将近一个小时,一首首欢快的乐曲,一组组喜庆的舞蹈,为社区居民献上了一场丰盛的节日文化盛宴的同时,也让大家在轻歌曼舞中感受到了节日的快乐……活动结束后,利民苑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同社区服务志愿者将热腾腾的元宵送入居民的家中,为居民送去团圆。

  近年来,邯郸市住房保障工作稳步推进,体系不断完善,大大缓解了城镇低收入家庭、外来务工人员、新就业大学生住房难问题,帮助越来越多的百姓圆了安居梦。截至目前,邯郸市共有公租房小区129个,在住公租房24000套,建筑面积约120万平方米,惠及人口超七万人。2022年预计筹集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2080套,惠及人口4100余人。到2025年,邯郸市住房保障体系将更加完善,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有效缓解,厚植出百姓们安居乐业的幸福底色。

  邯郸新闻传媒中心记者赵鸿粼/文 刘学维/影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