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周边 > 邯郸 > 正文

深化产城教融合,促进高质量发展——访冀南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杨万春

来源:中原新闻网发布时间:2022-02-17 16:35:14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也是冀南新区产城教融合高质量发展和滏阳新城建设的爆发之年。冀南新区确定了2022年主要任务,并向社会郑重承诺:将进一步坚定“造城建平台,聚产做支撑,生态为理念,创新为路径”的总思路和“一城四园”空间布局,聚焦滏阳新城建设和聚集高端产业做大经济总量两大目标,强化“三件大事”引领,强化“六大工程”支撑,强化“五项机制”保障,努力开创冀南新区产城教融合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邯郸建设富强文明美丽的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提供有力支撑,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记者:如何提升发展能级?

  杨万春:一是创建国家高新区。我们将严格对标国家高新区创建工作指标,补短板、强弱项,多维搭建科技创新平台,寻求创新方面新突破、积极培育科技企业,加速构建现代经济体系,力争早日完成国家层面排队挂号任务。二是承办好第十六届省运会。作为省运会承办地之一,我们将进一步细化工作预案,狠抓工作落实,确保高质量完成场馆建设、赛会秩序、周边环境、氛围营造、志愿活动、安全保障、应急处置等重点工作,并同步策划滏阳城建设、国家高新区创建和大型系列宣传活动,扩大新区影响,让全省、全国了解新区、认知新区、支持新区。三是落实好滏阳河全域生态修复。滏阳河综合治理是省政府批复的试点工程,也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1号工程,更是滏阳城建设的奠基工程。我们将按照时间节点,挂图作战,倒排工期,确保在6月底前全面完成44个景观节点、健身步道、亲水平台、河心岛等项目的建设任务;年底前,启动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申报,真正把滏阳河冀南新区段的26公里河域空间,打造成为绿色生态带、璀璨文化带、缤纷旅游带、高质量发展带。

  记者:如何实现城区产业高质量发展?

  杨万春:一是全面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加快推动滏阳新城城区内涝治理、污水管网铺设、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城市道路建设等工作,进一步提升城市的承载能力。加快推进科创城生态谷、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街角游园和广场,以及途客酒店等商业综合体、商业街区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启动职教城组团全域开发,加快打造15平方公里的现代化职业教育聚集区,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二是系统实施产业聚集质效提升工程。围绕“双百”(谋划实施超过100个项目,年度投资超过100亿)目标,探索实施“产业链+产业园区”招商新模式,力争年底前再引入1-2家立市立区的大项目。持续实施“腾笼换鸟”“筑巢引凤”战略,盘活闲置资源,促进京津转移产业和高新技术企业聚集。围绕风能产业链,加快运达零碳产业园建设步伐,积极吸引塔筒、叶片等配套企业入驻,打造全国风电能源新基地,领跑全省风电能源产业新发展。

  记者:如何改善城区生活环境,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杨万春:一是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工程。大力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农村污水治理。持续实施农村道路三年提升工程,完成57.1公里农村公路和6座桥梁的建设任务,达到全区所有农村通油路目标。积极稳妥推进土地有序流转,探索规模化经营模式,发展特色农产品种养植、休闲旅游、生态康养等产业,不断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二是统筹推进社会民生保障工程。严格落实大气污染综合管控举措,健全工业和生活污水治理规范体系,严厉打击非法倾倒固废垃圾顽疾,守护好新区的蓝天碧水净土;持续开展中小学幼儿园规划建设三年攻坚行动和医疗服务设施建设,确保年内4所幼儿园、10所学校校舍和疾控中心、残疾人康复中心等项目建成投用,提升新区教育医疗水平。持续推进马头水厂和城乡一体化供水管网建设,确保年底前全区31.2万群众全部饮上长江水。三是深入推进平安新区创建工程。抓好扫黑除恶斗争常态化,强力推进“风雷行动”高效开展,严厉打击网络诈骗、黄赌毒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严格落实安全责任制,狠抓安全生产隐患整治,加快智慧安全城市系统项目落地,提高交通精细化管理能力,确保全年不发生重大安全事故。加强对“三供一业”移交遗留问题、马选烂尾楼项目、房地产领域问题等重大信访隐患,以及中联办和省联办交办案件的化解力度,有效防范进京集体访和重大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四是大力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坚决扛牢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巩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树立鲜明正确用人导向,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持续用力正风肃纪,守牢意识形态阵地,为新区产城教融合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

  记者:如何强化“五项机制”,提升保障能力?

  杨万春:一是持续深入的推进人事薪酬制度改革,争取落实新区机关干部编制待遇和公务员职级并行待遇,完善岗位职责和绩效考核办法,进一步打通内设部门干部交流渠道,激发干部内生动能。二是进一步拓展创新融资渠道,提前编制并动态更新“重点项目清单”,加快推进冀南建投公司AA信用等级评定进程,确保全年争取上级各类专项资金、专项债券和金融机构贷款实现大突破。三是创新工作推进机制,持续实施重点工作推进指挥部机制,全面实施《冀南新区重点工作“红黑榜”制度》,进一步确立“以实绩论英雄”的工作导向。四是狠抓正反两个典型,扎实开展“学习浙江经验、优化营商环境、整顿干部作风”活动,推动“闪光者”“先锋队”制度化。严厉打击“吃拿卡要”行为,着力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打造国际化、法制化的一流营商环境。五是规范政务审批事项,持续推进“证照分离”“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百事通”“双随机一公开”等方面改革,实质性推进“容缺受理”,规范事中事后监管;以“产权分割”“区域评估、多评合一”“标准地+承诺制”等创新改革举措为引爆点,吸引更多企业落户新区。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