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周边 > 鹤壁 > 正文

山城区大胡社区:种地不花钱 过年领福利

来源:鹤壁新闻网编辑:李茗茜发布时间:2019-12-11 16:12:58

  大胡社区仿古街道。

  □鹤报融媒体记者 祁凯燕 文/图

  “这些年社区里变化可不小,俺现在种地不用自己花钱,春节老人还能领福利,日子越过越舒坦。”12月7日,山城区大胡社区居民李连合向记者讲述了近年来发生在身边的种种变化,感叹生活越来越幸福。

  大胡社区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古建筑别具一格,民俗文化独特。近年来,大胡社区致力于修复古建筑,增加社区知名度,发展旅游带动经济发展。

  垃圾场变成文化广场

  8日上午,记者在大胡社区居委会主任王海军的带领下在社区里参观采访,看到这里条条仿古街道宽敞整洁,新建成的文化广场上胡垒文化长廊、孔子问路亭造型古朴,居民在健身器材旁悠然自乐,一派安居乐业的景象。

  “这些都是近几年社区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的成果,垃圾场成了文化广场,坑坑洼洼的土路成了平坦的水泥路,黑臭的汤河变得清澈见底。”王海军说,他们在社区中心位置新建成的文化广场以前是个深达3米多的垃圾坑,几十年来,居民们习惯了将生活垃圾倾倒在此处。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后,社区投资20多万元在此建设文化广场,配套安装了各种健身器材,为居民们提供了一个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之前有不少居民在自家门前路边圈地种菜、搭建杂物棚,使得道路狭窄杂乱很难通车,菜地施肥久了异味满街飘散,招引大量蚊虫,影响整体居住环境。”王海军说,他们劝说居民拆除了杂物棚,之后找来施工队铺修了道路,将道路两侧房屋改造成了统一的明清仿古建筑样式,统一粉刷外墙,还更换全新节能路灯200多盏。道路整洁、平坦了,居民出门顺心了许多。为了长期维护卫生环境,大胡社区还安排专人负责打扫卫生,生活垃圾日产日清。

  行至汤河边,王海军指着清澈见底的河水告诉记者,几年前居民们习惯了将旱厕抽出的粪便排放到河道里,长此以往河水乌黑发臭,河面漂满垃圾,居民在距离河岸两米之外就会觉得臭味熏鼻。如今,社区已经完成80%以上旱厕改造,居民改用水冲式封闭厕所,粪便在地下直接排入专用污水管道。现在,在流经大胡社区的汤河里能看到成群的鱼虾游动。同时,社区在汤河两岸实施环境整治工程,大大提升了社区居民的整体居住环境。

  2018年年初,大胡社区全面铺设了天然气管道,整个社区2400多户居民用上了节能环保的天然气。

  大力发展集体经济,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挣钱

  “以前年轻人大都外出打工,现在社区发展集体经济,居民守在家门口就能挣钱。”大胡社区党支部书记王新付拿出厚厚一沓资料,讲起近年来大胡社区的经济发展。

  近几年,大胡社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着力打造古村落民俗休闲文化旅游产业,建起4家宾馆,社区集体收入增加近90万元,还安排了100多名贫困居民就业。

  2017年以来,大胡社区依托本地古建筑资源优势,修缮李家大院(尚书府)房屋共计181间,先后投资200余万元对社区街道进行仿古改造、环境整治,并建成了游客服务中心,配备了1500多平方米停车场等设施。社区内横跨汤河的幸福桥、尚书桥重建改造工程目前已竣工。今年,大胡社区又对社区居委会办公场所进行了仿古改造,还修建了4个旅游公厕,完善了基础设施。

  “重新修缮过的李家大院在最大程度上保留了古建筑的原本特色,你看这绣楼侧边的台阶,都是古代女子‘三寸金莲’的宽度。我们希望游客来看的时候,能从各个细节里体会到李家大院的文化底蕴。”王新付告诉记者,大胡社区的文化底蕴主要体现在李家大院、关公祠、观音堂等众多古建筑上。

  大胡社区特有的大胡黄酒、大胡大花轿民俗表演等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来大批游客。正在发掘、宣传的本地特色美食拓刀面、米醋、大胡烩菜等也有了可依托的发展主体。居民们或开建农家院,或从事保洁工作增加收入。

  社区养殖业发展也如火如荼。养猪专业户一年出栏量高达6000多头。蛋鸡养殖已成规模,目前饲养量为4万多只,一年能产近20万斤鸡蛋,为村民增加百万元收入。土地流转之后,集体土地被合作社用来种植果蔬,居民每亩地增收500元,同时解决了800多名村民的就业问题。社区集体收入已经被用于居民各项福利补贴。

  “社区居民种地全免费,不管是犁地还是灌溉,从播种到收割,居民个人一分钱不用花,社区全包。”王新付说,社区60岁以上的居民多年来每到过年时都能领取红包。2018年春节期间,社区共为老人发放红包10多万元。

  大胡社区新建成的军人之家彰显了社区对退伍军人的关怀,居民活动室成了大家娱乐的好去处。

  “不吐痰、不吵架、勤俭节约不攀比……”社区新出台的村规民约提倡文明行为。现在大胡社区的红白喜事也由专人按照村规民约来操办。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