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周边 > 鹤壁 > 正文

鹤壁市淇县七里堡村:孔子讲学地 圣言传沬土

来源:淇河晨报编辑:李茗茜发布时间:2020-08-27 10:06:03

古民居明楼

古民居明楼院内的影壁

古民居精美的砖雕

杜宝成向记者介绍古民居明楼

学修书院的匾额

七里堡村的古民居

  □记者 刘倩倩 文/图

  淇县桥盟街道七里堡村曾是孔子讲学处,有学修书院、杜氏家训、古民居——明楼等。8月26日,记者来到七里堡村采访,从村民口口相传的孔子讲学等众多历史故事中,感受到了七里堡村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

  村子因距县衙七里而得名

  “七里堡村是个古村落,很多资料记载,在商周时期,或者更早,这里已经有人居住并形成村落,还吸引了孔子在此处讲学,后建起学修书院,培养了一批批读书人。”七里堡村村民杜学宇给记者讲起了七里堡村的历史。

  杜学宇,是一名64岁的退休教师,因为热爱历史和写作,他经常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关于七里堡村的故事记录下来,希望在若干年后,七里堡村村民还能了解村子的历史。

  查阅相关资料,明嘉靖《淇县志》记载:“春秋时,孔子适卫与弟子在七里堡、淇门等地讲学。”清《淇县舆地图说》记载:“七里铺,属崇胜里,城北七里,户八十三,口二百二十二。当驿路。”1996年出版的《淇县志》中记载:“七里堡村西有龙山文化至商代聚落遗址。”龙山文化泛指中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约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

  “七里堡村的名字因为距离县衙七里而得名,刚开始叫七里铺,后来居住的人越来越多,就叫成了七里堡。”杜学宇说。

  孔子曾多次在此讲学

  据史料记载,孔子周游列国14年,其中在卫国生活、讲学的时间最长,而七里堡就是孔子曾经讲学的地方。在七里堡村党群活动中心,珍藏着一对石柱,表面光滑,上面镌刻有楹联,写道:“富教两加皇矣圣言传土,车徒三至岸然道貌留淇泉。”这副楹联是说,孔子教化民众的言论世代盛传于沬(mèi)之乡,孔子带着弟子在卫国讲学时给沬乡人留下深深的印象。沬之乡指的是淇县,《诗·风·桑中》有一句“沬之乡矣”。《括地志》说:“纣都朝歌在卫州东北七十二里朝歌城是也。本沬邑,殷王武丁始都之。”

  《论语·子路》记载:“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这是记述孔子和弟子冉有游卫国时的一段话,用现代汉语翻译出来就是:“孔子到卫国去,冉有替孔子驾车。孔子说:‘卫国百姓众多咧!’冉有说:‘百姓既然这样众多,还需要什么法子去治理呢?’孔子说:‘使他们富足。’冉有又说:‘假如已经富足了,还需要什么法子去治理呢?’孔子说:‘立学校使他们受教育。’”后世以“富教”指富民和教民,谓使人民富裕,并加以教育。

  “因为孔子曾在这里讲学,每年到除夕,我们村家家户户都会到供奉孔子的圣人庙祭拜,这是从祖辈传下来的习俗。农历每月的初一、十五,前来祈祷的村民也不少。”65岁的村民杜宝成说。

  学修书院彰显孔子遗风 崇文重教人才辈出

  淇县桥盟街道七里堡村包村干部李清亮告诉记者,现在的七里堡村党群活动中心就是学修书院的原址,曾是孔子讲学之地。李清亮介绍,七里堡村东原建有一座明崇祯年间重修的三教堂,供奉孔子、老子、释迦牟尼。清乾隆六年至乾隆十三年,浙江钱塘人劳经武在淇县当知县。劳经武十分重视教育,让七里堡村富绅杜丹将三教堂改建成了学修书院。七里堡村不少老人回忆,在他们小时候,就在学修书院读书,周边村子的孩子也都在这边上学。

  据史料记载:学修书院占地1300平方米,坐北朝南,两进院落。院墙为青砖砌成,高约8尺,内墙粉有白灰泥,墙顶为青砖并建有重檐,古朴厚重。书院临街为钟楼,阔三间,高约两丈,青砖平顶,正中有大门,门上有青石门额。门额长1.5米,高50厘米,厚15厘米。上凹刻“学修书院”四个行楷大字。门额右边凹刻小字“大清乾隆乙未”,左边凹刻“仲夏吉旦立”,字为淇县知县劳经武所书。书院正门两旁各有一个圆形木格窗。整个书院,布局规整,钟楼、过堂、正殿同在一条中轴线上,建筑考究。

  学修书院建成后,成了周边地区的读书人研读四书五经的场所。他们从四面八方聚集这里,读书作文,切磋学问。另外,这里还设了私塾,村里家道殷实的人家,聘请了饱学之士当私塾先生,把子弟送到这里,读书习字。

  “受圣贤遗风影响,得书院之便利,七里堡村的读书人多。据统计,自书院建成后七里堡村杜氏家族出了修职郎1人、文林郎3人、进士1人,另有贡生、太学生各5人,廪生、增生20余人!”杜学宇自豪地说。

  据七里堡村的老人回忆,上世纪40年代,书院的建筑完好,院内古柏森森,环境幽美。民国年间,在学修书院的原址上盖起了新式学校,现在书院原貌已不复存在,独留一通清乾隆年间的古碑。

  七里堡村与名将胡大海的故事

  “我们村老人小孩都知道一个‘小庙的麦秸垛抱出来’的故事,讲的就是明朝名将胡大海和七里堡村的恩怨。”杜学宇说,按照常理,古代庙里面的麦秸垛一般不会取出来,就是为了让路人能在庙里歇脚避雨,但村民却把七里堡一处庙宇的麦秸垛抱出来了,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胡大海在参加朱元璋的义军之前,曾在七里堡村一带讨饭,但因为他长相凶恶,出言不逊,村民不愿施舍给他。

  “胡大海还打伤了村民,为了驱逐胡大海,村民把庙里的麦秸垛抱了出来。在胡大海饥寒交迫之际,是杜姓村民接济了胡大海,还教育他男儿要自强自立,有一番作为。后来,胡大海跟随朱元璋打天下立下了赫赫战功,朱元璋论功行赏,胡大海说他有一个心愿:‘要到七里堡村报恩、报仇。’”杜学宇讲得津津有味,说胡大海来到七里堡村后大开杀戒,杜姓村民因为当年曾帮助过他才逃过了一劫。

  杜学宇说,七里堡村与胡大海的故事无从考究,只是村民茶余饭后的闲谈。“我们村姓杜的人比较多,这则小故事告诉大家做人做事要牢记‘与人为善,积德行善。’七里堡村民风淳朴,村民之间和睦友好,既不争强好胜也不计较得失,这是祖辈传下来的淳朴民风。”75岁的杜学宇说。

  《杜氏家谱》记载:“元末明初,杜百千、杜百万兄弟自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移民河南。杜百千迁入新乡小冀定居,杜百万迁入淇县七里堡村定居。”七里堡村曾有杜氏祠堂,20世纪50年代初期尚保存完好。祠堂里的“祖德宗勃流方远,子孝孙贤世泽长。”“祖泽百年惟礼乐,家风十世有箕裘。”“春露秋霜当思德业由先泽,云蒸霞蔚留得诗书与后人。”三副楹联被《淇县志》收录。

  保存完整、建筑考究的明楼

  “我们村曾有不少明清古民居,新中国成立后分给村民居住,再后来有的翻新了,有的拆掉了,现在仅留三处古民居,明楼保存最完整,也最漂亮。”杜宝成带着记者来到一处古民居前,该房坐北朝南,为两层砖瓦楼房,面阔五间,建筑考究,人们称之为“明楼”。明楼的二楼前脸多为木雕隔扇,隔扇上雕刻的图案精美,做工精细。明楼外有院墙、街门,街门顶部为砖拱结构,但已经损坏,只留残垣断壁。

  村民介绍,自古七里堡村村落布局完整,村庄有东西两条大街、南北两条小街,构成方格状。其中北街为主街,长约300米,临街多为两进院落。房屋多为歇山式瓦房楼、青砖平房等样式。在另一处古民居前,留有清乾隆年间的一块匾额。匾额上写着“世德作求”四个字。“世德作求”源于《诗·大雅·下武》:“王配于京,世德作求。”寓意德行能够匹先祖。

  杜宝成介绍,出于防匪盗的考虑,北街西头、东头分别建有西大门、东大门。此外,临街房及院落后排房建有女墙、墙垛等,如遭遇匪盗,家人可持武器迅速登上房顶。遗憾的是,20世纪80年代之后,很多明清时期和民国年间的建筑都被拆除。

  七里堡村还有一处水打磨,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我们村东边原有一条大道,因常年车轮碾压,风吹雨刷,形成一道大沟。1937年沟内涌出泉水,逐渐汇成小溪,常年流水不断,溪水流向县城距村约200米的正南方。1965年我们利用水资源,建立了一个水打磨。”杜学宇介绍,所谓水打磨,其构造为上层石磨盘吊在屋顶上,下一层石磨盘连接着一个柱子,在木柱的下方装着一个轮子,轮子与柱子之间装有多个涡片。

  “我们村正南方有个二道沟是东西走向,常年泉水不断,把二道沟的水引至东边的水打磨跟前,利用地势落差,水哗哗地向下流,正好流向下面的涡片上,推动涡轮转动,石磨下层自然跟着转动,水打磨可以供全村300多户磨面。”杜学宇说,后因泉水枯竭,七里堡村的水打磨在1970年废弃。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