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周边 > 焦作 > 正文

风雨不动安如山

来源:焦作日报编辑:胡浩亮发布时间:2021-08-18 10:20:37

秋日的龙源湖,水光潋滟,金霞满天。

  焦作市手机摄影家协会知名摄影人白衣飞霜喜欢在这里一边散步一边拍照。湖边的树荫下,秋风习习,嬉戏玩闹的孩童,你侬我侬的情侣,不时闯入他的镜头……画面温馨,岁月静好!

  然而,7月20日这天,他的镜头在这里定格的是暴雨滂沱中,南侧的黑河因洪水灌注几与湖面持平,夹杂着杂物的浑黄水流外溢到龙源路上,车如陆地行舟,曾经熙熙攘攘的公园门口拉起了一道道警戒线。

  雨!暴雨!大暴雨!

  水!洪水!大洪水!

  7月中下旬,焦作人的朋友圈里,被“雨”和“水”的惊叹所包围。

  贯穿城市南北,连接城区东西的6纵3横共9条河道之中,洪流滚滚!

  丹河告急!大沙河告急!逍遥河告急!新河告急!

  焦作汛情,牵动河南。

  河南汛情,牵动着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心。

  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注河南的汛情灾情。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抓细抓实各项防汛救灾措施。省委书记楼阳生在全省防汛视频调度会上强调,要牢牢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决守住不发生群死群伤事故的底线,这是一条“金标准”。

  “金标准”,护的是生命,护的是人民。

  为守住这条“金标准”,为确保焦作安全度汛,市委书记葛巧红,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亦博顶风冒雨、指导防汛。

  自7月11日起,从雨夜之中的沁阳市丹河入沁口,到武陟县沁河老龙湾险工;从新河中原路桥险工到大沙河郑云立交桥险工;从马村区新月铁路立交桥积水区域,到解放区上白作街道上白作村迁安疏散点;从易涝区域百姓家中到修武大沙河洪水滚滚的堤坝之上……哪里有汛情,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葛巧红、李亦博忙碌的身影。他们坚守在一线,传递着焦作防汛抢险之中,最温暖、最坚定、最无畏的勇气和决心!

  至7月23日,有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有省直部门的现场指挥,有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官兵冲锋在前,有社会各界伸出援手,我市防汛救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回望风雨之中的怀川,市委市政府领导有力、统筹有序,因时因势、精准施策!

  直面汹涌澎湃的洪水,各级各部门处置得当、落实坚决!

  守护行将溃决的堤坝,全市人民敢打必胜、万众一心!

  一个铿锵有力的声音,在怀川大地振聋发聩:

  “我们的家园,我们一起保卫!”

  风雨过后,金霞满天的城市,对那场持续6天、有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暴雨,可谓刻骨铭心。

  各级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心心相印、同舟共济,则成为全市取得防汛救灾工作阶段性成效战斗中,尤为珍贵的记忆。

  山雨欲来 未雨绸缪筑“心”堤

  “根据市防汛办、示范区防汛办紧急通知,2021年7月18日至19日,连降大雨,降雨量预计500毫米。上级政府有关部门要求各家各户迅速将重要财产转移至安全地方。各户准备2至3天的食品和饮用水,在大雨来临之前,各家各户消除自己的安全隐患。”

  7月16日,一纸“紧急通知”的截图,在焦作人的朋友圈里流传。

  真的?假的?

  当然是真的!

  这份由示范区文苑街道党工委抄平陵村两委下达的紧急通知,在我市安全度汛之后,被广大网友和市民普遍认定为全市提前发布预警通知书的“模板”。

  7月23日,汛情渐缓,有网友将这份通知重新发布在朋友圈,为基层村干部未雨绸缪的担当点赞。

  然而,这份紧急通知下达之初,文苑街道党工委书记朱海洋,这位“80后”街道干部承担着无形的压力。

  当时,市气象局已经发布暴雨预警,天空中却丝毫不见阴云。

  在获悉7月16日全市防汛工作推进会精神之后,朱海洋选择相信科学。

  来自市气象局的信息显示,早在7月15日,涉及雨情的重要天气报告,已经第一时间送达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相关部门。市防汛抗旱指挥部经过会商研判,明确指出18日至19日我市有暴雨、部分地区有大暴雨天气过程。

  朱海洋也看到了焦作日报全媒体平台7月16日推出的气象预警新闻——《强降水即将来袭!!焦作暴雨!大暴雨!请广大市民注意防范!!》,这条点击量10万+的推送,此时已经转遍市民的朋友圈。

  全市防汛工作推进会上,市委书记葛巧红的话斩钉截铁:“汛情就是命令,纪律就是生命。各级各部门要知敬畏、尽全责,严格执行战时纪律的各项要求,坚决杜绝防汛责任‘空悬’,最大限度地保障全市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亦博的工作部署有条不紊:“压实保障责任,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充实防汛抢险物资。严格落实防汛工作责任制,确保防汛各项工作部署落实落地。”

  这是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力保怀川安澜,守护百姓平安的决心!

  汛情在即,有人认领责任、有人履行责任、有人承担责任,这是我市基层党员干部一贯的担当。“宁可让群众骂,不能让群众哭!”朱海洋作出了自己的抉择。

  继抄平陵村、永兴屯村之后,韩平陵村、理工大社区等村(居)先后发布紧急通告,并以“入户访民情,我来办实事”为载体,在辖区14个村(居)、6.5万名群众中,提前拉响了汛情警报。

  同时期,全市易发洪涝灾害,或需紧急转移安置的52个乡镇、541个村(办事处),也收到了相关预警。

  7月16日,天气晴朗而炎热,“传说”中的暴雨,未见踪影。

  接到市人防办要求全市(含县市)所有人防工程内车辆转移至安全地带的紧急通知,很多市民无法理解,甚至有人认为,焦作不可能遭遇所谓“百年一遇”的暴雨,此时转移地下车库车辆,无疑是小题大做。

  风雨欲来,预警先行!

  顶着质疑和压力,市县两级人防干部职工一线督导检查,重点小区专人盯守,几乎是亲眼看着近5万辆汽车被及时转移到了安全地带。

  转移出来的车停在哪里?会不会因违规停放而拿到罚单?

  为消解群众顾虑、纾解汛期焦虑,市公安交警部门及时出台温情举措——

  从7月16日起至7月19日,在不占用消防等安全通道、不影响道路通行和交通安全的前提下,因防汛原因驶出人防工程、地下停车场在非机动车道及道沿以上有序停放的机动车,免予处罚。

  “预警中饱含为民温情,温情中绽放人性光彩。”

  这是一名网友对我市防汛预警工作的公开“点赞”。

  7月24日,经人防部门两天两夜奋战,市区6个进水地下车库内的积水基本排干——一场曾遭遇质疑的预警,在历经暴风雨之后,得到了百姓认可的圆满结局。全市从地下转移到地面的数万车辆,避免了被水泡的命运。

  事实上,我市未雨绸缪防大汛的预警状态,早在7月11日起便已经开始“预热”。

  7月11日,市委、市政府第一时间会同省应急厅、水利厅、河务局等单位,在博爱县白马沟险工段成立沁河防汛前方指挥部。

  7月12日,全市防汛安全工作会议召开,通报防汛工作准备情况,安排部署下步防汛工作。

  会议结束当日,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整装待命,做好了冲锋一线,打赢防汛救灾阻击战的各项准备工作。

  从7月16日到17日,暴雨行将来临的三天里,全市开启“预警模式”——

  预警在低洼群众的家中拉响,预警在临河易涝的企业拉响,预警在地下人防工程拉响,预警在全市所有涉山涉水的景区拉响,预警更在焦作352万群众心中拉响。

  几乎与提前发布预警同时,市城区防汛指挥部各成员单位联动防汛,科学应对,全面筑起城区防汛的“安全堤坝”。

  截至7月17日下午,市城区防汛指挥部各成员单位已成立抢险突击队122个、近5000人,准备抢险车辆装备近500台。各城区共成立群众防汛队伍68个,参与群防3234人,抢险车辆97台,迁安车辆110台。与厦工机械(焦作)有限公司、中铝、金隅水泥等企业签约的大型机械装备20台(装载机23台、挖掘机6台)、石料5.7万立方米,全部筹备到位。

  山阳大地,枕戈待旦!

  青天河、云台山等所有库区船只,停运!

  山区、滩区所有客运班线,暂停!

  河堤、湖畔、公园、社区……一场接一场防汛演练,在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总体调度指挥下,以练为战,轮番进行。

  ……

  一张“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覆盖辖区基层的防汛大网织牢织密,百姓心中也悄然筑起了未雨绸缪的“堤防”。怀川大地在暴雨和洪水突袭之前,已经蓄积起众志成城的无穷力量。

  正因如此,韩平陵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文喜在暴雨、洪水真正来袭时,得以在1个小时之内,将数十户群众全部迁安。

  雨骤风狂 众志成城战洪流

  科学预警的力量,从来都不容小觑。

  7月18日起,怀川风云突变,全市提前预警备战的暴雨,倾盆而至。

  洪流滚滚,穿越南北!

  记忆中干涸的普济河、群英河、瓮涧河、李河、山门河竟成5条“黄龙”,在由北而南穿越城区的过程中发出阵阵怒吼。

  滚滚洪流,横跨东西!

  曾经水流平缓风光旖旎的大沙河,滔滔洪水直扑堤岸,在由西而东的桀骜奔腾中,威胁着沿线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

  平时鲜见水流的新河,此时也蓄满洪水,堤岸险情迭起。

  遥望城市之北,我市河流上游的济源市、山西省晋城市也普降暴雨,加之山洪暴发,情势复杂。而我市境内5座中型水库和2座小型水库入库水量较大,截至7月19日20时,已有6座水库超汛限水位,群英、逍遥、白龙潭水库溢流。

  远眺城市之南,沁河武陟站7月23日3时12分出现每秒1510立方米洪峰流量,为1982年之后武陟站最大流量。沁河支流逍遥河、沁河险工老龙湾,都面临着洪水暴涨的危险。

  暴雨洪流中,修武诗人崔小玲写下了这样的诗行——

  看一眼,再偷偷地看一眼

  那惨烈惊悚的朋友圈

  我硬生生没敢掉一滴泪

  此刻,我的家园

  根本不允许再多任何一滴水

  ……

  是啊,焦作的天空中纵然没有倾倒下“10个西湖”,也“根本不允许再多任何一滴水”了!

  这是1959年有气象记录以来,这片土地上迎来的最强降雨。市气象局的专业表述显示,这次的最强降雨“持续时间长,单日雨量大、累计雨量大,暴雨、大暴雨范围广、落区重叠,雨区范围集中”。

  市区、修武、博爱、武陟、温县、沁阳6个国家级气象站突破建站以来最大连续3日降水量历史极值!

  市区、博爱、温县3个国家级气象站日降水量突破建站以来历史日极值!

  全市的平均降水量达到436.5毫米,自动站最大雨量马村安阳城一度达到惊人的690毫米。

  倾泻般的大暴雨,对于山城焦作来说,意味着什么?

  来自市城市防汛办公室的资料显示,地处太行山南麓的我市,地势整体西北高、东南低,落差达到110米!

  局部性暴雨时有发生的焦作,有着“突发性强、来势猛、速度快”的鲜明特点。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党组成员、市房屋征收事务中心主任宋春玲,多年来见证着焦作市河道治理、疏浚以及高低区排水工程的落地。在她眼中,此次百年不遇的汛情,对城区防汛是莫大的考验。

  据介绍,2014年,南水北调总干渠和郑焦城际铁路相继建成,我市中心城区原有防洪排水体系被打破。原本可以沿14条市政主次干道和30余条背街小巷排放的雨水,全部接入新建的、排水能力尚显不足的南水北调左岸截洪沟中。如遇山洪顶托,截洪沟涝水将难以向群英河、瓮涧河等河道排放,由此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将无法估量。

  同时,我市城区还存在着铁路立交桥内涝风险高,新河、李河等河道整治尚未实施,河道沟渠有卡点、淤堵、被侵占,沿河低洼点房屋围墙存在安全隐患,老城区雨污合流管网建设年代早、排水设计标准低、淤积老化等诸多问题。

  防汛压力,不容忽视!

  然而,在暴雨到来之前已经未雨绸缪的焦作,有顶得住压力的勇气,更有保护全市群众安然度汛的担当。

  “如果降雨量达到100毫米,咱们怎么办?”

  “如果降雨量达到300毫米,咱们又该怎么办?”

  “如果山洪过境,洪水外溢,群众是否可以及时转移?”

  市住建局作为城区防汛指挥部办公室的牵头单位,防汛重任在肩——负责南水北调左岸的防洪、城区16条铁路立交桥的值守、全市6纵3横9条河道的安全运行、低洼易涝危房群众迁安转移和城区道路积水点的整治以及建筑工地深基坑的安全维护。

  暴风雨中,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该局随时根据雨情进行着一次次推演,并在和相关单位会商之后,及时演化成山洪到来的应对举措。

  城区防汛,不容有失!

  当城区滚滚洪流汇入大沙河,当北部山区山洪流经我市,当黄沁河水开始上涨……全市汛情,陡然告急!

  7月19日晚的市水利局,灯火通明。

  针对我市河道的行洪安全,市水利局党组书记、局长胡卫军结合气象预报,组织技术专家,对每条河道可能的最大洪水流量连夜模拟测算。

  市水利局还打通了与上游济源市、山西省晋城市的雨情水情信息通道。针对7月19日晋城市和济源市发生的强降雨,与两地坚持每半个小时电话沟通1次,及时掌握上游降雨和来水情况,随时作出科学调度,为我市防汛抢险争取时间。

  7月19日,沁河上中游降中到大雨,局部暴雨,个别站大暴雨。据专家预计,沁河支流丹河山路平水文站将在7月20日达到最大流量800立方米/秒左右,再次超过丹河警戒水位。与此同时,全市3座中型水库已超汛限水位,部分山区河道已发生山洪灾害。

  7月19日19时,我市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

  此时的市公安局,已经围绕山区防洪、景区救援等实战需要,制订完善《防汛工作应急保障预案》,并提前作好抢险救援各项物资准备。全市各级公安机关已将汛情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确保第一时间可以精准调度,指挥抢险警力直达防汛一线。

  山阳路新月铁路立交桥积水!

  焦东路新月铁路立交桥积水!

  南通路新月铁路立交桥、普济路新月铁路立交桥、解放西路田涧沟……暴雨没有停止的迹象,城区部分路段开始出现积水,隐藏在北部山区的洪流,开始严重威胁城区。

  风雨之中,高新交警大队民警秦捷脱掉鞋子,赤脚指挥交通;山阳区城管局五大队大队长刘霞光脚踩淤泥,与同事们一起管控路面塌方。

  风雨之中,示范区文苑街道党政综合便民服务中心主任陈琛顾不上腿疾,以巾帼不让须眉的勇气,扛起沙袋,冲向大沙河堤;解放区健康产业园区党委书记秦凌峰带头冲上河堤,装沙、结口、搬运,成为洪峰面前的党员先锋。

  风雨之中,市城区河道管理处党支部书记、主任高翔,带领15名职工和45名防汛队员坚守泄洪“关隘”,洪水不退,决不收兵!

  7月20日20时,我市启动防汛Ⅱ级应急响应!

  7月21日13时,启动I级应急响应!

  坚守在防汛一线、特别能战斗的焦作党员干部,迅速在风雨、洪流突袭之下的焦作,找到了自己的“战位”,坚定了打大仗、打硬仗的信心和决心——水不退,我不退!

  碧血丹心

  铜墙铁壁锁危澜

  何为家国?即是我们!

  何为“长城”?亦是我们!

  我们是谁?

  我们是守护怀川安澜的每一位焦作人,我们是风雨洪流之中的命运共同体!

  我们之中,有市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主要领导在一线的巡视督导。

  我们之中,有包县包河市领导深入防汛抢险一线的带头示范。

  我们之中,有全市11个县(市、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更有各级各部门的分包党员干部以及公安、消防、抢险队伍、技术专家、救援队伍。

  我们之中,有那抹处处闪耀、默默奉献的“志愿红”。他们的无私奉献,成为照进受灾群众心里的光,映出最温暖、最动人的风景。

  7月22日,看到焦作日报全媒体推送的《向水而行,冲在一线!焦作县(市、区)党政一把手很拼!》这篇推送中,11个县(市、区)党政一把手踩在泥水里、站在风雨中的组图,网友“好人平安”动情留言:“领导率先垂范,党政军群齐心协力,无往而不胜!”

  是的,我们在一起,无往而不胜。

  我们在一起,便能筑起洪流中的巍巍长城!

  7月23日凌晨的大沙河修武段,我们在一起!

  我们在18.6公里长的河面上,打响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河堤保卫战。

  这是此次洪峰过境焦作抗洪抢险战役中,一场惊涛裂岸间最为关键的生死较量。

  从焦作防汛图上可以看到,如同一把扫帚,焦作市瓮涧河、群英河、普济河、白马门河、李河5条河流,加上新河、山门河,再加上山洪暴发,全部汇入大沙河修武段,此处就是收口的“扫帚柄”。

  “扫帚柄”,正是生死较量的主战场。

  这里一旦失守,将是修武人民不可承受之重,也将为下游带来不可估量的灾难。

  此处的险情,时刻牵挂着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心。

  7月22日当天,市委书记葛巧红,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亦博三赴修武县指挥抢险。

  当日12时左右,葛巧红、李亦博冒着大雨来到修武县周庄镇大沙河与新河交汇处察看雨情水势,现场调度。

  当日14时40分左右,获悉大沙河修武段防汛形势严峻,葛巧红、李亦博迅速作出指示,并立即赶赴修武县现场指导防汛抢险。

  当日22时30分许,大沙河五里源乡与郇封镇交界处附近堤防裂缝,过堤涵洞溢水!葛巧红、李亦博又一次赶到现场指挥抢险。

  让整个焦作牵挂的这处堤防,在23日凌晨的暴雨之中,洪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迅速暴涨。

  40厘米!30厘米!20厘米!10厘米!

  漫堤了!

  水漫堤岸,如马脱缰!

  管涌“井喷”,险象环生!

  大堤危急!

  死保,还是泄洪,考验着决策者的胆识和智慧。

  泄洪固然能解除焦作压力和修武险患,但更直接的后果是修武县城不保,洪峰还将长驱南下,直淹新乡!

  保下游,避免更大损失,焦作拿出绝对担当!

  葛巧红果断拍板:严防死守!她当机立断现场协调驻焦32146部队赶来增援。

  正是这一果断决策,成为保住大堤的“压舱石”!

  面对汹涌洪流,我们拼了!

  我们是人民子弟兵!我们是武警战士!我们是民兵突击队!我们是机关干部乡镇干部!我们是大沙河郇封段干部群众!

  我们在一起,齐心截洪流!

  9个小时的鏖战,险情基本解除。所有人欢呼:我们,都是保卫家园的英雄!

  7月19日的沁阳逍遥河,我们在一起!

  勇堵两次管涌,护逍遥河安澜,守百姓平安!

  当天,由于逍遥河水库水位猛涨,导致沁西路东沁阳村附近洪水在地下渗过逍遥河河堤,形成喷涌状出水口,如果不及时用沙袋压实,河堤极有可能坍塌决口,威胁沁西路南岸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沁阳市防汛指挥部立即下达指令,调集力量援助抢险。

  汛情就是命令,险情就是战斗!

  太行街道东沁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东风第一时间组织该村党员赶赴现场。该市交通运输局第一时间组织2台装载机、2辆执法照明车、55名抢险队员、1000个沙袋赶赴一线,参加管涌救援联合抢险。

  2个小时后,管涌成功封堵,及时化解了逍遥河溃堤的风险。

  然而,此后不久,巡查队员在第一次管涌发生地以东约1公里,又发现一处情况更加凶险的管涌鼓水,涌水直径在快速增大。

  离此地最近的王曲乡宋学义防汛抢险突击队迅速行动,紧急开展抢险救援工作。由于抢险现场道路狭窄,作业空间受限,影响沙石的运送速度,该市公安、消防以及民兵抢险小分队20余人直接跳进湍急的河道,采取连路传递的方式把沙袋源源不断运到管涌口处。他们拿着沙袋负责填装“防洪铁笼”,虽然衣服早已湿透,但装、运、垒动作一刻也没有停歇。该市交通运输局又调度7辆大型自卸车,运输沙石、煤泥等储备物资500余立方米,为围堵管涌提供足够“弹药”。

  历经4个小时,东沁阳村第二处管涌隐患圆满消除。此时,已是次日2时,眼睛里布满血丝的王东风说:“我不累,更不能就此倒下,哪里有险情我就会冲到哪里,全力守护群众安全。”

  王东风,只是沁阳市无数抗洪抢险干部中的一个典型。

  逍遥河,只是沁阳境内6条河流告急险象环生的抢险中的一个“战役”缩影。

  7月11日,沁阳丹河迎来最高流量1170立方米/秒的特大洪水。我们战,我们胜!

  7月22日,沁阳市丹河又迎来最高流量1000立方米/秒的大洪水。我们再战,我们再胜!

  短短11天,10万沁阳人民奋战在抗洪抢险一线,战胜2次超千立方米/秒丹河洪峰,战胜境内一次又一次险情,把“我们”书写成了“英雄”二字。

  英雄的“我们”,在勇斗激流锁危澜的危急时刻,闪耀着多元的精神光彩。

  迎战洪流,焦作电网彰显大格局、大担当!

  7月21日,暴雨如注。承担着国网焦作供电公司生产楼和调度楼通勤使命的群英老桥,暗藏隐患,奔腾的洪流堵塞在桥北,杂物堆积在桥两侧,一旦无法疏浚,势必导致洪流外溢,甚至会影响到焦柳铁路线的安全。

  接到焦作市防汛指挥部指令后,国网焦作供电公司总经理、“一把手”王璟,没有丝毫犹豫:“为了城市防汛大局,拆!立即拆!”她还亲自主持直播,见证一段历史。

  “这座群英河老桥拆除后,将成为供电公司一段记忆……”直播画面中,王璟思路清晰的解说,饱含真情。这场拆除老桥的微视频直播,短时间内达到了100万+的“顶流”。王璟的坚定选择,传递出焦作供电公司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为全市抗洪抢险作示范、树标杆的国企担当。

  迎战洪流,为有“牺牲”多壮志,“万方精神”闪光芒!

  7月17日,洪水来袭,万方告急!

  中门岗进水!西门岗进水!

  湍急的水流之中,防汛领导小组立即下达应急指令。人员、机械、车辆紧急集结,各小组明确分工,迅速行动,在7个小时的鏖战,围墙缺口被成功封堵。

  洪水越来越急!公司正门前几十米宽的公路变成了一条1米多高的“水路”,浑浊的水流翻滚着近半米高的波浪一路向东,水面上不时漂过一辆辆被冲走的汽车、三轮车和各种各样的杂物,触目惊心。

  关键时刻,生命第一!

  焦作万方坚决执行市委、市政府要求,以确保员工生命安全为首要任务,果断决策全厂停电,组织部分员工安全有序撤离。

  蹲在缓缓离开的卡车上,员工们频频回头看向大雨中的厂房和目送自己撤离的留守人员,眼眶里噙着热泪。

  这巨大的牺牲背后,谱写了一曲众志成城抗战洪魔的英雄壮歌,也沉淀着永不言弃的“万方精神”。万方的牺牲,必将成为他们续写企业发展传奇的动力。

  在栉风沐雨的这场战斗中,英雄在沁阳、英雄在修武、英雄在武陟、英雄在温县、英雄在孟州、英雄在解放、英雄在山阳……

  英雄守护在洪流滚滚的群英河畔,守护在水漫堤坝的新河,也默默守护在转移迁安群众的身后。

  正如市委书记葛巧红所说,我市防汛救灾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得益于市委市政府领导有力、统筹有序,得益于各级各部门处置得当、落实坚决,得益于各级领导干部敢于决断,全市上下万众一心、敢打必胜,充分体现了焦作人“特别能战斗”的风范。

  是的,回眸这场无惧风雨搏洪流的战斗,“特别能战斗”的焦作人,让人温暖,让人敬佩,让人动容。

  党旗飘扬

  焦作“特别能战斗”

  时光回溯到1925年。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焦作煤矿爆发了声援“五卅运动”的反帝大罢工,11000名煤矿工人坚持罢工斗争8个多月并取得胜利。这是当时中国罢工时间最长,工人零牺牲,最终取得胜利的成功范例。

  1925年12月1日,毛泽东在《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一文中列举了焦作煤矿等处的罢工,称“他们特别能战斗”。从此,“特别能战斗”精神就成为焦作人民的精神财富,成为焦作整座城市的红色基因。

  “特别能战斗”精神,已经流入焦作人的血脉,化为焦作人的骨骼,融入焦作人的灵魂。

  当洪流突袭焦作,“特别能战斗”的,是焦作的党员干部。

  汛情发生后,市委组织部迅速下发《关于在防汛救灾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主心骨作用的通知》,并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致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倡议书》,动员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投身抗洪一线,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各级党组织迅速组建“党员突击队”、设立“党员责任堤”,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先锋模范”作用。

  “战斗堡垒”“先锋模范”是实实在在干出来的!

  越是紧要关头、任务艰险,越需要党员干部站得出来、冲得上去。防汛救灾既是没有硝烟的战场,也是检验党员干部的考场。不管是疏散安置还是抢险救援,不管是生活秩序恢复还是复工复产,群众都需要温暖的港湾,需要坚实的依靠。

  闻“汛”而动,风雨之中见担当!

  解放区先后建立50余个防汛临时党支部、300余个排险小分队,78个党组织3500余名党员干部主动参与河道巡堤查险、应急处置等防汛一线急难险重任务。

  7月20日23时,孟州市启动防汛Ⅱ级应急响应,该市各级党员干部按照包村、包户责任网络,对各村排洪沟、敬老院、危旧房、防汛物资储备等情况进行逐一排查,对河流、灾害易发点等点位进行重点巡查,明确专人24小时值守;对积水较深地区拉起警戒线,疏导过往行人及车辆,并通过电话、微信、短信等方式通知群众做好防汛减灾准备工作,及时将各类险情在第一时间化解,全力保障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对于武陟县来说,沁河洪峰过境,是防汛的重中之重。

  武陟县第一河务局负责着61.5公里的黄沁河防线,是防汛的主要技术力量,87名党员和技术骨干组成的党员先锋突击队全部上堤,24小时日夜值守。

  武陟县第二河务局监控着沁河南岸的堤防安全。在暴雨接连不断的情况下,该局坚持“不放过疑点、不遗漏死角”的原则,确保全覆盖、无死角,及时发现和排除各种险情,尽可能把雨毁损失降到最低,确保黄(沁)河工程安全度汛。

  马村区待王街道待王村和街道机关小院之间,只有短短800米路程。山洪袭来时,待王街道全体党员干部坚守一线,在村里全力转移和救援群众,没有一人返回单位转移车辆,致使25辆私家车全部被淹,初步估计损失上百万元。

  这就是山洪袭来时,待王街道全体党员干部交出的完美答卷。那一刻,可能就是几秒钟,他们在群众生命与个人财产之间作出了抉择。

  温县武德镇在沁河大堤上每隔600米就设一个党员战斗营,109支党员志愿服务队24小时在堤坝、沿河村庄轮班值守,排查处险。

  “看到党旗,群众心里就有底了!”这是温县亢村59岁村民王景孝,参加全村防汛值守时发自内心的感叹。

  群众心中的“底”,正是风雨之中党群联心的患难与共!

  患难与共,是村党支部书记背起老人那一刻的温暖。

  7月22日,中站区龙翔街道赵庄村白马门河上游开始泄洪,由于水流量过大,90岁的老人郭玉英家中房屋存在安全隐患,急需转移。

  水流湍急的河道之中,碎石翻滚。耄耋老人如何能跨越这险象环生的泄洪沟!

  52岁的赵庄村党支部书记刘理军二话不说,蹲下身子,让老人慢慢趴在他的背上。

  他试着站起来,腿却微微发抖。由于村里断水停电,刘理军和赵庄村两委干部已经将近5天没有吃过一顿热乎饭了,饿了啃口干方便面,渴了喝口凉水,不分昼夜在村里巡查、抢修,每天只能在村委会的小沙发上勉强休息三四个小时。几天下来,刘理军的体力已经严重透支。

  他咬着牙,在众人的搀扶下缓缓将郭玉英背起。他在水里蹚出的每一步,都是一个党员干部对人民群众的真情流露。

  患难与共,是党群联手冲出“孤岛”的同舟共济。

  7月22日,依山而建的博爱县寨豁乡青天河村被山洪淹没,多处塌方,电力、通信全部中断。该村下辖的自然村碗窑河村由于出村道路被洪水冲垮,16名村民断水断粮,被困“孤岛”。

  23日,为给“孤岛”送粮,青天河村党支部书记王文敬带队绕路,在崎岖山岭间奔袭2个小时。通向碗窑河村的4公里山路一日不打通,这样的奔袭就是常态,群众的生命安全就始终无法得到保障。

  “当年咱们一锹一铲,用两手建起了青天河水库。现在这点困难算个啥!”王文敬说,“哪怕是用手挖,咱也要挖出一条‘生命通道’!”

  4天里,百余名党员群众打响了深山里的生命保卫战。

  70岁的村民路成安在搬石头时手破了,他扯块纱巾缠上,继续搬;64岁的党员路聚英跟其他妇女一起铲沙子、和水泥;跑大车的村民王小旺回来了,在外务工的村民刘红旗、陈红旗回来了……大伙儿啥都没说,就投入到垒修山路的队伍中。

  7月28日下午,这条由百余名党员群众修筑的长4公里、宽1.5米的山路完工,通往碗窑河村的“生命通道”被彻底打开。

  患难与共,是党群联手跳入洪流之中的勇敢。

  54岁的廉新奇,是示范区孙村党支部委员。看到泄洪水流不畅,年过半百的他奋不顾身跳入新河,清理水闸树枝杂物,任凭泥水打在脸上、淤泥沾在身上。

  在他的感召下,年逾七旬的群众刘扎根、翟树全不顾年事已高,主动下河清理杂物。经过近3个小时的水中奋战,他们终于将杂物清理干净,水闸畅通无阻,确保了新河孙村段大汛安全通畅。

  “关键时候党员干部带头顶上去,群众不分老少跟着上,我们体力差但经验足,哪些堤段要重点注意,心里有数!”廉新奇说。

  心里有数的,有驻村防汛的第一书记,有主动亮明身份的老党员,有默默无闻冲锋在一线的普通党员,更有在党旗召唤下,与党员先锋同担当、共命运的人民群众。

  党旗飘扬于堤岸之上、洪流之间。

  党员奔袭于泥泞之中,守护民众。

  面对汛情考验,广大党员积极担当作为,在防汛一线撑起了一面面鲜红的党旗,筑起了一道道红色堤坝。

  当洪流突袭焦作,“特别能战斗”的,是英雄的人民子弟兵。

  7月23日晚上,成千上万修武人早早等待在各个路口,只为向人民子弟兵说一声:“你们辛苦了!”

  人民群众眼角闪烁的泪水,铭记着战士们舍生忘死保安澜的生死瞬间。

  7月22日晚,在大沙河五里源乡至郇封镇段堤防裂缝、过堤涵洞溢水的危难时刻,武警焦作支队、驻焦32146部队的人民子弟兵联袂抢险,守护着第二故乡的安危。

  五里源乡大堤屯村党支部书记袁永刚不会忘记,在村边堤防管涌最为危急的时刻,是人民子弟兵和他们一起并肩战斗,在风雨中固堤防、堵管涌!

  修武县机关事务管理局职工餐厅主任范露不会忘记,从7月23日3时起,一直到当日13时许,驻焦32146部队400名官兵在暗夜之中勇搏洪流,很多战士甚至没有顾上喝一口水、吃一口饭!

  大堤屯村老党员王保生不会忘记,当他把村民各家凑起来的两车“拥军西瓜”送到官兵们手中,却又被原样送还时,他心中那种肃然起敬的感动。

  抢险时刻,“无所畏惧、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人民子弟兵,是雨夜洪流中最闪亮的星。再见的瞬间,军人的背影、群众的眼泪,见证着鱼水深情。

  当洪流突袭焦作,特别能战斗的,还有那抹警察蓝。

  在7月11日的丹河洪水中,老百姓见证了市公安局警务航空支队“天降英雄”般的救援;

  在7月18日开始的持续暴雨中,以警察蓝为底色的“英雄谱”,几乎奔袭在怀川大地的每一个角落,回应着来自受困群众的每一声呼救——大堤出现管涌险情,他们雨夜奋战成功封堵;山区群众房屋塌方,他们翻山越岭开路救援;车辆冲入河道之中,他们舍生忘死跳水救人……

  7月22日上午的博爱深山,一名80多岁的老人被困。

  此时,唯一的进村山路已被大水冲毁,救援需要在茫茫雨雾中,重新开辟一条生命之路。

  关键时刻,20名民警从晋新高速公路一座立交桥处下山,沿着山间小路,砍树枝、翻陡坡,踩碎石、过危崖,硬是穿越深山,成功将老人救出。

  7月20日晚的修武西站,出现了揪心却又温暖的一幕。

  400余名乘客被困高铁已达8个小时,急需救援!

  列车没有停在挨着站台的车道,民警们就架上梯子;车站停电,出站通道漆黑一片,民警们打开肩灯;搀扶老人、抱着孩子、扛起行李……风雨之中,民警2个多小时紧张奋战,演绎了警民一家亲的动人一幕。

  闻“汛”而动的“警察蓝”,在大雨中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蓝色堤防”。

  “特别能战斗”的公安力量,成为抗洪抢险中,一次次救民于水患的砥柱中流。

  人们都说,没有天生无畏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

  当洪流突袭焦作,“特别能战斗”的,是一名又一名在洪流中勇敢逆行的普通干部群众。

  他是马村区待王街道工作人员、民兵排长孙文。

  曾在2008年赴汶川抗震救灾88天的他,又一次选择了向死而生,又一次选择了“最美逆行”。

  7月21日7时许,山门河马村区小庄段大坝出现险情。孙文临危受命,成为第一个下到堤坝探视险情、加固堤坝的人。

  当他毫不犹豫踏上直梯,一步步走向山门河大堤的视频发布到网上,“好帅”成为网友评论最多的两个字。

  他是武陟第二河务局从事内业工作的王静。

  沁河洪峰过境,他紧急替补上堤协助开展巡堤查险、水情水位观测以及水毁工程修复等工作。

  从领上反光背心、雨衣、胶鞋、手电筒的那一刻起,他就把自己当成了巡河的“战士”。每1个小时观测一次水位,加密时期每半个小时观测一次水位,每天不分昼夜走在巡堤查险的路上,堤防出现水毁情况,第一时间与同事一同填补抢修……

  7月25日清晨,在沁河水平稳入黄之后,同事们发现他躺在汽车后备厢里睡着了。连续几天不休不眠的他,只有在洪水退去的时刻,一颗保卫家园的心,才能迎来幸福的平静。

  当洪流突袭焦作,特别能战斗的,还有新闻战线的“战士”。他们用催泪的镜头和文字,记录“特别能战斗”的焦作,每一个“特别能战斗”的英雄,每一个“特别能战斗”的瞬间,在汹涌的险情中擂响战鼓。

  焦作日报融媒体中心推送防汛抗洪宣传报道微信160余条;视频号、抖音号、快手号、头条号、人民号、强国号、微博等新媒体平台发布微视频1000余条,其中大量内容受到了广大市民转发点赞,出现了50余条爆款。在中原经济协作区4省13市党媒中独占鳌头、在河南省辖市党报中稳居前三。与此同时,焦作日报星期日不停报,开专版,辟专栏,推出126个专版,刊发报道1500多篇。

  50余条爆款新闻界面下,无数条网友暖心评论,让无数人点燃防汛激情,心中澎湃起保卫家园的英雄气概,心中焕发出“特别能战斗”的焦作情怀。

  抗洪抢险期间,焦作日报、焦作广电两家主流媒体牢牢把握党媒舆论宣传主旋律,讲好防汛救灾“焦作故事”,宣传焦作人“特别能战斗”的精神,进一步凝聚全市人民力量,激发建设更好家乡的意愿和斗志。

  也正是在媒体的镜头中,我们认识了一个又一个“特别能战斗”的你、“特别能战斗”的我、“特别能战斗”的他。

  我们用心中对于家园最深沉的爱,点亮了“特别能战斗”的怀川。

  风雨过后,重新审视这“特别能战斗”的焦作力量,我们会发现,专家力量、科学治理、专业队伍的凸显,给“特别能战斗”的焦作,提供了更多精彩的可能。

  科学防汛

  专业治洪显神威

  “一定要多听听专家的意见!”

  7月22日夜,面对郑云高速跨大沙河桥下砌砖挡墙出现的险情,市委书记葛巧红,市委副书记、市长李亦博作出明确指示。

  现场专家张开学,是曾获河南省水利“优秀专家”称号的市引沁局党委委员、总工程师。

  当时的郑云桥下,水势猛涨,砌砖挡墙眼看无法抵挡。张开学发现,挡墙结构偏小,水面与挡墙顶齐平,挡墙基础全线雍水,局部出现纵向挫缝。

  此处是最容易忽视,也是最容易出现险情的地方!然而,现场抢险人员增高加固的手法,却无益于加固挡墙。

  专家的意见,此时显得弥足珍贵,也是现场抢险的“定海神针”。

  市水利局专家、水利局水利勘测设计室郭二旺,此时也抵达现场。两位专家不仅仅是口头提出意见,还亲自动手指导抢险人员,一方面按照专业处理办法,一方面结合群众治理经验,科学施策,巧妙地控制了险情。

  专家力量的“四两拨千斤”,在沙河抢险一线得到了充分展现。

  防汛抢险科学审慎的态度,在焦作此次防大汛、抗大洪、抢大险、救大灾的精准研判,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一线工作法”为指引,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频次工作在一线、指挥在一线,密集调研检查吃透情况,险工险段一一走到,全市防汛了然于心,也是专家力量、科学治理、专业队伍得以充分彰显的保障。

  科学治理,让城市泄洪更加通畅。

  回眸历史,20世纪后半叶,焦作地区分别在1956年、1963年、1978年、1982年、1996年出现5次较大洪水。

  每次沁河、大沙河、丹河都会出现涨水,每次都会迫使多处滞洪区启用分洪。特别是1996年的洪水,导致我市8.5万余公顷良田被淹,13条公路被洪水冲断。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不断加大河道治理力度。2016年,我市启动黑臭水体治理,对14条河道进行治理。2019年,我市启动李河、瓮涧河、普济河、白马门河“四河治理”工程。目前,我市已完成黑臭水体治理工程,部分河段也得到科学有效的治理。通过这次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我市部分治理河段经受住了考验。

  专业队伍,成为城市救灾抢险的核心。

  8月2日的郑州,来自焦作市消防救援支队援郑抗洪抢险突击队的消防指战员,得到了这座城市的温暖礼遇。

  自7月20日至8月2日,在近半个月的日子里,他们背靠同样受到洪水袭击的驻地焦作,把焦作352万人民无私的爱,留在了郑州。

  代表着最专业的救援力量,他们在洪流翻滚的水流之中救出群众,他们在受灾严重的郑大一附院转移病患,他们在灌水严重的居民楼抽水作业,他们在陌生而又熟悉的郑州街头,向当地市民发放救灾物资。

  焦郑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在郑期间,指战员们在郑大一附院累计转移危重症病人92人,转移新生婴儿5人,转移疏散轻度病人和家属138人,在医院门口立交桥下转移被困群众56人。协助医生转移氧气瓶、呼吸机、柴油发电机及各类医疗器械100余件套,其间处置一楼大厅呼吸机电路引发火灾1起。

  “洪水无情人间有爱、抢险救灾恩重如山”。郑大一附院副院长苟建军送来的锦旗,表达着他们对专业力量跨市救援的崇高敬意。

  在洪流泛滥的日子里,以焦作市消防救援支队为龙头的专业救援力量,在焦作市蓝天救援队、焦作市应急救援协会、温县蓝天救援队、武陟蓝天救援队等专业力量的相互协助下,奔赴市区,奔赴修武,奔赴新乡,奔赴卫辉,奔赴鹤壁,奔赴浚县……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焦作专业救援力量的出现。

  7月27日1时许,经过7个多小时的连续奋战,前往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救援的焦作市医疗救护队,转运病人56人,重症病人39人、轻症17人,病人家属和随车医护130余人,以及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所存豫北地区食管癌标本。

  因为专业,所以完美!

  在转运途中,所有患者均成功转运至新乡市、县各级医疗机构,未出现一例轻症转重、重症死亡病例,并向兄弟医院做好了患者情况交接工作,圆满完成了省卫生健康委交付的援助任务。

  7月25日5时,国网焦作供电公司220千伏潭王变电站受洪水影响停电83小时后恢复供电!

  这一战,赢得艰险。

  这一战,赢在专业。

  当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总检修师张道乾亲自坐镇督战,当河南九域平高公司10名援助人员和国网焦作供电公司30余名抢险突击队员一起,形成一股专家、专业合流的力量,无往而不胜的电网人,在灾后重建中绽放精彩。

  这一战,在将电流成功送往焦作东部、修武县、太焦铁路的过程中,也宣告着焦作市的灾后重建,已经有了完美的开端。

  关键时刻见初心,风雨之中看担当,灾后重建有大爱。

  灾后重建工作,不仅关乎减灾和重建,还关乎受灾群众生活和企业复工复产,关乎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完成,是一项繁重复杂的工作,更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

  安全度汛以来,我市多次召开灾后重建工作会议,就全力抓好疫情防控、加快推进灾后重建、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进行安排部署。

  一个雨过天晴的焦作,一个阳光灿烂的怀川,正在灾后重建的部署之中,款步走来。

  雨过天晴的日子里,“为民解忧 清洁城市”志愿帮扶集中行动闪耀怀川。市110家市直机关单位2000余名党员干部参与,顺利完成了市区84个小区、57条道路的清淤和清扫任务。

  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龙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捐赠现金500万元人民币,用于河南省灾情严重地区的防汛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向“思源工程”捐赠300万元善款、200万元物资,用于河南省洪涝灾害救灾救援和灾后重建等工作;环南一小四年级学生马梓涵、示范区文苑小学五(3)班少先队员刘姝向灾区捐献出了自己微不足道的零花钱……

  焦作这个英雄的城市,开始汇聚起爱的潮水,汹涌澎湃!

  焦作这个温暖的城市,一点一滴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路通了,电来了,城市清洁了!一个朝阳初升的焦作,一个万家灯火的怀川,向352万焦作人民重新展开她温暖的胸怀。

  当我们的目光重新回到7月29日,当我们再度看到那天的朋友圈里,龙源湖绽放的七彩霞光。

  这霞光里,究竟还映照着多少焦作人在洪流中保卫家园的精神光彩?我们无法记录,我们甚至不曾谋面,我们却都在共同期待着一个奋力开好局、谱写新篇章的美好未来!

  当修武县最大的受灾群众安置点回归校园的宁静,曾在雨水里奔波,曾让温暖包围每位灾区群众的修武县第二实验小学办公室主任李二军,似乎看到了金秋九月,那个生机盎然的校园。

  这座城市“特别能战斗”的步履依然铿锵坚定,依然激情满怀。

  奋斗路正长,行者方致远!

  未来的怀川,必将无惧任何风雨,必将是风雨不动安如山的美好家园。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