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周边 > 晋城 > 正文

南大街:见证城市巨变 背街小巷成繁华商圈

来源:黄河新闻网编辑:郭晨霞发布时间:2020-07-26 18:11:32

  黄河新闻网晋城讯 在近70年的人生里,董保林师傅一直在老城里的南大街居住,最近他和老邻居津津乐道的就是南大街的巨大变化:“现在真真好,水电气暖都方便,干干净净,出门也不堵,过去破落的很,路不好,煤气暖气接不进来,环境也差,今天的变化想都不敢想。”

  晋城市中心华街广场以北,就是晋城的老城了。不同年代不同风格的建筑别样并存,或古朴典雅,或大气端庄,忠实见证并记录着时代。老城的老住户说,老城其实就是晋城人的根,晋城人的魂。

  总长不到1000米的南大街,是老城里历史文化遗存最集中的一条老街,窄窄的的街道镌刻着岁月的烙印。两旁不高的店铺已在这里沐浴了百年风雨。至今,这里还保留着许多传统手工业制作的店铺,似乎在时光里凝固。据说鼎盛时期,这里是全城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游人如织,占地百顷,广厦无数,手工业从技术到品相,方圆百里首屈一指,一度成为通商贸易的重要口岸。今天,洗尽铅华的老城仍然透着被时光浸润过的古风神韵,商铺里面吱呀作响的木质楼梯似在诉说远去的绝代芳华。缓缓行走在老城的谷洞中,苍劲的门楼,青石铺就的路面,门前的石刻,木雕,可以想象,南大街曾经的繁华。

  大多时候,老城的人们都是安静而闲适的。碰到周末和节假日,静谧的老城在满足祥和里沸腾起来,嘹亮清脆的叫卖吆喝声此起彼伏,游人熙熙攘攘,夜市已然成为网红打卡地,热力不减,汇成一曲独具特色的晋城民俗的风情乐章。

  一年多前的南大街,交通拥堵、出行不便、环境脏乱、热力、煤气等城市公共设施的铺设途经老城数度卡壳,群众生活非常不便,成为城市管理的老大难。2018年初,市委七届四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上作出了实施老城更新与保护工程的重大决定,明确由城区作为主体来组织实施。

  “修旧如旧,继承延续传统文化,尊重传统文化”,老城更新与保护的宗旨确定后,城区区委区政府正式吹响老城更新与保护工程的“集结号”,城区史上以来涉及拆迁户数最多、涉及区域面积最大、涉及问题最为复杂的拆迁工作开始了。烈日炎炎,城区拆迁干部磨破嘴皮、硬着头皮、厚着脸皮,不厌其烦登门走访,答疑释惑,把关乎群众一枝一叶的细小问题放在心上。这一点,城区党员干部感触良多,“不是一个难字能表达的,脱层皮是轻的”,“400里驱车只为见一个回迁户”、“毒辣辣的日头把一个个白面书生晒成了黑包公”,白加黑成为成为城区党员干部群众的办事准则,黑了脸,白了头,白天动迁黑夜拆迁。有的拆迁户担心资金转账不能及时到账,拆迁干部以个人名义为拆迁户写下欠条,把个人银行存款交到拆迁户手上,就这样,“城区加速度”一次次被刷新。

  老城更新与保护项目实施中,从建筑到人文和业态,都得到了较好的传承。南大街夜市浓缩了老晋城特有的民俗文化、饮食文化,手工艺制作坊、又见小时候、谷洞一日体验热度不减,以南大街为中心的繁华新商圈规模初具,成为城区经济增长的又一亮点。经历过喧嚣繁华、见证过兴衰的老城南大街再度启航,融入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为晋城美丽会客厅增添了新的魅力。(静静 丽萍)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