嫌犯李某被抓捕归案。
7月8日上午,安徽颍上县。晋城市泽州县公安民警在当地警方的协助下,悄然进入该县一偏僻的村庄。根据事先掌握的情况,迅速靠近村西头一座陈旧的院落,推门而入,控制了该院落的女主人。至此,泽州公安成功抓获潜逃21年的犯罪嫌疑人李某,破获了“1999·12·25大阳镇投毒杀人案”。
【事发】韩某吃蒸饺后栽倒在地
时间的指针拨回到21年前的泽州县大阳镇。
1999年12月25日上午,位于大阳镇东侧的永红铁厂厂区内炉火通红,人声鼎沸。10点钟,换班间隙,在炼铁高炉前劳累了几个小时的工人们开始各自回宿舍吃饭。
工人韩某和老乡都在铁厂打工,关系很好,他们都来自安徽省太和县。换班后,老乡招呼韩某到其宿舍吃饭:“反正你是一个人,到我们家一起吃点吧,不就多双筷子的事嘛”。韩某不好意思地说:“不用了,经常在你们家叨扰,昨天从老家回来,我老婆给带了些蒸饺,我借用你们的炉灶加热一下吧”。于是,韩某将带来的蒸饺在老乡家加热后吃了几个,剩余几个便放在老乡家灶台上准备下一顿再吃。
吃完饭,大家便又开始上班干活,大约10来分钟后,韩某突然身体不舒服,说想吐。老乡知道后,说:“是不是累着了,请个假回宿舍休息一下吧”。话未说完,韩某便大口呕吐起来,随即栽倒在地。见势不妙,老乡赶紧喊人来一起把韩某送到了医院,中午13时,韩某抢救无效死亡。
鉴于死因不明,铁厂方面不敢怠慢,一方面联系死者韩某家属,一方面迅速向公安机关报案。
【调查】蒸饺中检出毒鼠强成分
泽州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和大阳派出所民警赶赴现场,迅速围绕韩某生前活动情况展开调查,并对尸体进行检验。经检验,在死者韩某胃内检出毒鼠强成分,该系中毒身亡。
民警经过深入走访调查,发现韩某最后用餐是在老乡家中,一方面迅速提取了韩某吃剩下的蒸饺以及老乡家的灶具、食用油、调味品等物品,一方面围绕韩某与老乡的关系进行详细询问。经过调查,民警发现韩某与老乡关系很好,从未发生过矛盾,没有作案动机;另一方面,经过检验,仅在韩某吃剩的蒸饺中检出毒鼠强成分,其余物品未检出。韩某的蒸饺是从安徽老家带回来的,这件事,好几个朋友都可以证明,老乡的作案嫌疑可以排除。
受当时的侦破条件所限,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取证以及检验等工作,12月27日,民警确定韩某系食用蒸饺毒发身亡,而蒸饺系从安徽老家带来。
民警立即赶赴安徽太和县展开调查。12月25日,韩某家人已接到铁厂的电话,得知韩某死亡,家人已经乱作一团。妻子李某说去找邻居借钱去山西,竟然一去未返,已经两天不见踪迹。事发蹊跷,民警便围绕李某展开调查,发现李某与韩某结婚数载,感情一般,常因琐事争吵。更为可疑的是,韩某带的蒸饺便是妻子李某所做,李某有重大作案嫌疑。民警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迅速对李某展开抓捕,但始终未果,后将李某列为网上逃犯进行追捕。
【执着】泽州警方21年坚持追凶
21年来,无论是“清网行动”还是“利剑追逃”行动,包括节日追逃,泽州警方从未放弃对李某的追捕。21年来,这起命案积案耗费了过多民警的青春和血汗,每次无功而返,又让该案平添了一些难度。然而,李某便如人间蒸发一般,始终不见踪影。
2020年,公安部部署“云剑2020”行动和山西省公安厅部署全省命案积案攻坚行动以来,泽州公安压实主体责任,深入梳理积案卷宗,确定攻坚重点,对命案积案侦破展开凌厉攻势。5月,抓捕专班赶赴李某的原籍安徽省太和县开展工作,发现21年来从未有人见过李某在原籍出现,村民及邻居均不知其去向。民警充分利用大数据抄底研判发现,李某21年来从未使用过自己的身份,没有任何活动轨迹,抓捕专班进一步研究分析认为,李某自身文化水平不高,且案发前从未独自出过远门,依附其亲属生活的可能性较大。经对李某4个兄弟姐妹逐一研判,发现她与其二哥、大姐曾经关系较好。民警判断,亲情纽带应该不会轻易的断裂,遂对移居新疆的李某二哥,以及常年在广东打工的大姐一家展开走访。
经过民警在新疆20余天的蹲守调查,并充分利用大数据研判比对,民警发现李某二哥居然在安徽省颍上县有个从未出现过的亲戚,进一步核查,该亲戚叫张龙,户籍中另有两个儿子,母亲一栏为空。根据种种疑点,民警们秘密围绕这个叫张龙的男子家庭情况进行调查走访,发现张龙有妻子,叫王丽,50岁左右,但户籍上却没有,经过秘密跟踪,民警们获取了王丽的照片,并迅速利用大数据平台进行比对,确定王丽就是我们找了21年的李某。
【原因】换亲后生活不幸将毒鼠强掺进了蒸饺馅
李某现年50岁,但容颜憔悴,相貌衰老,远比同龄人呈现出更多的老态,与21年前的照片判若两人。被带到公安机关后,李某只是一味的哭泣,始终回避犯罪事实,民警们耐心开导,为其讲解政策,加以人文关怀,在谈到自己的孩子时,沉默许久的李某终于泣不成声,逐渐供述了犯罪事实。
李某父亲早逝,母亲拉扯兄妹4人长大。1995年,李某二哥到了娶妻的年龄,但家里很穷,无法支付高额的彩礼钱。后经人介绍,邻村的韩某家与其条件相似,愿意换亲,韩某的妹妹嫁给李某二哥,作为交换,李某嫁给韩某,双方既节省了彩礼钱,又能亲上加亲。李某虽然很不情愿,也很想通过自由恋爱结婚,但如此以来,李某二哥可能要打一辈子光棍,最终,李某嫁给了比自己小1岁的韩某。
婚后的李某始终无法释怀,对韩某很冷淡,韩某常年在外打工,偶尔回家,也是经常吵架,李某受委屈后就向母亲倾诉。1999年春天,李某母亲去世后,李某更觉得无人关怀,度日如年。1999年12月23日,准备返回山西打工的韩某要求李某为其做些蒸饺,带到路上吃。刚被韩某殴打过的李某心生怨恨,一个罪恶的念头涌入脑海,于是,她将家里存放的毒鼠强掺进了蒸饺馅中。
12月25日,李某在忐忑不安中等来了山西的电话,自知罪责难逃,便借故逃离太和县,冒着严寒,漫无目的的一路行走,身无分文,便一路乞讨,最终在距离太和县近100公里外的安徽省颍上县,遇到了捡破烂的张龙。被张龙收留后,先后生下两个儿子。没有身份证的她,从未离开过颍上县的家中,深居简出,不与人交往。
或许换亲的李某本身也是一个“可怜人”,但“情有可原,罪无可逭”,“可怜”更不能成为实施罪恶的理由,生活的不如意和不公平,还是应该运用法律手段来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