汛期以来,晋城市针对防汛严峻形势,强化责任担当,严格落实防汛工作责任制,全面落实各项措施,确保安全度汛,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是坚持早安排、早排查、早部署,及时安排部署。相关部门共下发防汛文件11份,督促各县(市、区)、市直有关单位做好防汛各项工作;及早安排部署,开展隐患排查,实行了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和报告制度,实行气象、水文部门日信息报告和其他部门汛情灾情周报告。目前市级共出动检查组15个、出动人数53人次、检查单位63个,发现一般隐患35条,已整改隐患35条。
二是落实抢险队伍和物资,完善预案方案。截至目前,市级共组建有5支抢险队伍、516人,县级46支抢险队伍、3429人,市级共储备各类防汛物资总价值1206万元,编制完成《晋城市防汛抗旱应急预案》《晋城市超标洪水防御预案》和《丹河超标洪水防御预案》。
三是完善山洪灾害防治体系建设。对市级监测预警平台以及6个县级监测预警平台进行了检查维护,及时下达资金计划,对全市138个自动监测站点、1054个简易雨量站等预警设施进行全面排查,及时进行维修。加强防汛知识宣传教育和宣传力度。综合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广泛宣传避灾救灾知识,及时客观发布雨水情、灾情信息,着力构建政府主导、社会协同、全民参与的工作格局。结合文明进社区活动进行防汛常识宣传,先后共发放防洪法律法规500余份,山洪灾害防治宣传资料4000余份,宣传手册、宣传墙画、防汛避险常识5000余份。
四是加强监测预警和风险研判,建立汛期多部门联合会商机制,精准分析研判雨情水情、险情灾情发展趋势,密切跟踪防汛形势,及时发布灾害预警,提前安排部署防范和应对措施。抓好抗洪抢险救灾措施落实,做好局部突发强降雨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监测预警、转移避险与抢险救援准备。 (田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