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铁利在写黑板报
在济源四中的校园,总能看到一面黑板,黑板上的粉笔字潇洒、漂亮,让人赏心悦目。每天清晨,这面黑板上的内容都会更新,从时政新闻到教育热点,再到总书记寄语……方寸之间,尽显用心。黑板报被老师和学生亲切地称为“老贾天天快报”。
写这漂亮粉笔字的人,既不是学校的语文老师,也不是美术老师,而是学校的保安——61岁的贾铁利。11月28日上午,记者来到济源四中,看到贾铁利正在黑板前更新内容,只见他时而弓步,时而站起,专注的神情仿佛正在精心创作一件艺术品。
写一手漂亮字,十里八乡都爱找他写对联
61岁的贾铁利在济源四中做保安已有5年,日常主要负责校园的安全维护、快递收发等工作。遇到有学生上交捡到的物品时,他会将失物招领的公告写在门卫室前的小黑板上,字迹十分潇洒,久而久之,学校的师生都知道“有个贾师傅字写得很漂亮”。
贾铁利并未受过任何专业的书法训练,也并非教师出身,他老家在焦作孟州,1970年到1990年间曾在当地的乡镇企业工作过,曾任该企业的副厂长。“我只参加过高中的书法习作班,对书法比较感兴趣,并未参加过专业培训。”贾铁利憨厚地笑着说。
平日里不管工作多忙,贾铁利都要练上一会毛笔字和钢笔字,几十年来雷打不动。1990年以后,乡镇企业逐渐不景气,贾铁利便回家务农,尽管每日与土地打交道,他练字的习惯却一如既往。因为贾铁利写一手好字,十里八乡的乡亲们有个红白事,都爱找他写对联。
爱读书看报,政治素养高,校园保安深藏不露
几年前,贾铁利应聘济源的保安公司,后分到了济源四中做了一名普通的保安。慧眼识人的是济源四中的校长王志明,他发现了贾铁利的一手好字,并鼓励他开创了“老贾天天快报”。王志明回忆,今年5月份的一个晚上,他在门卫室与贾铁利等两位保安闲聊时,发现贾铁利不仅字写得好,平时还爱读书、看报,有较强的政治素养。
“老贾有才能有想法,何不充分发挥一下呢?”当王志明把想法与贾铁利沟通后,两人一拍即合,第二天就行动起来。在王志明及学校老师的帮助下,“老贾天天快报”很快就面世了。
起初,贾铁利写的多是时政新闻,选自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平台的“新闻早班车”,后来又逐步增加了总书记寄语、教育热点等适合高中生了解、学习的内容。记者在贾铁利的手机上看到,贾铁利不仅关注了人民日报、微语简报等微信公众平台,还下载了河南日报、学习强国等客户端。
“青年处于人生积累阶段,需要像海绵汲水一样汲取知识……”在更新内容时,陆续有学生围过来,并轻声读着。记者注意到,贾铁利更新的这篇内容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这几天都是习近平的论述系列,有总书记谈爱国、总书记谈学习等内容,学生很有必要学习、了解。”贾铁利说。
内容精挑细选,未来会一直做下去
大概20多分钟,当日的“老贾天天快报”就更新完了。写好后,贾铁利并没有急着离开,而是站在黑板前对着手机仔细对照,他解释:“这是教育学生的事,马虎不得,不能有错。”
对每天要更新的内容,贾铁利总是精挑细选。翻看以前的黑板报照片,除了固定的时间和温度提醒外,选用的时事政治和习近平论述等都很好地契合了当下的热点。在校长王志明看来,高中生课业紧张,了解信息的渠道比较窄,“老贾天天快报”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
王志明的话也得到了济源四中多名学生的印证。一名学生表示,贾师傅的黑板报有助于他们了解时事政治,总书记的很多话也能写到作文里面。而另一个学生则调侃:“每天看‘老贾天天快报’已经成习惯了,一天不看就感觉少点啥。”
对学生的肯定,贾铁利觉得既满足又幸福。他清楚地记得,曾有一个周日,学生都放假回家了,他就没有更新当天的黑板报,下午就有两个学生来门卫室问他:“贾叔,今天怎么没有更新内容啊?”
如今,“老贾天天快报”开设半年多了,它已不仅仅是一面黑板报,更成为济源四中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激励着每一位学生。未来,贾铁利会把这件事一直做下去。(记者 杨文娟/文 李楠/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