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周边 > 济源 > 正文

劈开太行山的2000公里“人造天河”

来源:济源网编辑:李茗茜发布时间:2019-12-09 16:44:45

  在上个世纪60年代,在党的领导下,河南济源人民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攀悬崖、登绝壁,挥镐锹、抡铁锤,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在“上依绝壁、下临深渊”的崇山峻岭间开凿出一条总长度超过2000公里的“人工天河”——引沁济蟒工程,创造了“艰苦奋斗、团结拼搏、求真务实、勇创一流”的引沁精神。

  “引不出沁河水,誓死不还乡!”

  “人民群众缺水、盼水。我们如果再不修渠,就愧对历史,愧对济源人民。”1965年7月中旬召开的县委常委会议上,济源县委书记侯树堂以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拷问着在座的每一名党员干部。

  历史上,济源人民饱受干旱之苦。据史料记载,从1645年到1994年的350年间,济源及周边干旱和洪涝的年份超过300年,其中旱灾居多。1942年,济源“大旱,千里龟裂,蟒河、济水断流,济源人外出逃荒20万;兄弟自相食,中产以下多死绝”。

  1965年,又逢春旱,济源总降雨量不足往年同期的一半,小麦、棉花、杂粮绝收或减收。对水的渴盼上升到空前的高度,也促使决策层下定最后的决心。

  老愚公能带领子孙移山,共产党一定能带领人民治水!7月中旬召开的这次县委常委会果断决定:引沁济蟒工程要抓紧勘探,准备开工。

  千难万难,只要干了就不难。引沁工程事关百姓生存,必须立即上马,从根本上解决济源北山一带的干旱缺水问题。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列子·汤问》中的这段话让我们看到,老愚公移山时不是一个人,而是用他的精神带动了一个整体。

  同样的道理,共产党一心为人民,人民就一心跟党走。县委的号召迅速传达到基层组织,广大群众欢欣鼓舞,踊跃报名。没人讲代价,没人要报酬。他们说,这是为咱老百姓办好事,咱不出力谁出力?咱不流汗谁流汗?

  “就是一天打两寸,也要劈开太行山,引出沁水来!”“引不出沁河水,誓死不还乡!”在短短半个月时间内,指挥部收到决心书、请战书1万余份。

  引沁济蟒工地上的6000名民工中,既有六七十岁的老人,也有十四五的少年,既有年轻力壮的棒小伙,也有不甘示弱的女汉子。

  那是一个革命的年代,处处弥漫着战斗的豪情。“我去!”“让我去!”“我上!”“让我上!”一声声强劲的呐喊,伴随着隆隆的开山炮声,在太行山谷回荡。

  许多人一家几口争着上山,不让谁去都不行。城关、梨林、辛庄等一些不在引沁工程受益范围的公社,群众也都踊跃报名参加。他们说:“好铁打钉,好汉当兵,好男儿要在引沁济蟒工地成英雄。”

  很快,引沁济蟒工地上出现了万人大会战的壮观场面,夫妻、父子、兄弟并肩作战的情况屡见不鲜。

  建立在“一切为了人民”基础上的引沁济蟒工程,自然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一个叫韩占奎的残疾民工也来到了引沁济蟒工地,每天为民工们补鞋修鞋。他说,他们全家吃够了缺水的苦,俺就是豁出命,也要为引沁工程出把力。

  此外,还有数不清的支援像雪片般飞来:一位高中学生把母亲为自己刚做的新鞋寄到工地,一些电厂工人把几个月节省下来的粮票寄到工地,一些妇女把家里的门帘、挎包改成布袋、手套支援给工地……

  “就是一天打两寸,也要劈开太行山,引出沁水来!”

  在党的带领下,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记者翻阅《引沁灌区志》发现,很多工程是由多个公社、多个大队的民工共同完成的。如新愚公渡槽修建时,工地上一度达到3000人,分别来自承留公社、克井公社的24个大队。其他如唬魂潭、东方红渡槽等,也都是由多个营、连、排共同修建的。大家团结合作,科学分工,人人往前赶,个个不掉队,一起经受住了前所未有的艰难考验。

  当年任副指挥长的李传清老人曾经珍藏着一份引沁济蟒工程伤亡者的名单,后将其转交市档案馆。在这份名单中记者看到,为工程建设捐躯的62人中,年龄最大的42岁,年龄最小的只有17岁,其中还有3位女同志。

  没有专家,没有材料,没有机械设备,有的只是钢铁般的意志和愚公移山精神。济源人民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之路。

  彼时的济源,刚刚走出三年自然灾害的阴影,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工程所需资金从哪里来?大量的建设物资从哪里来?如何将几亿公斤的物料翻山越岭运送到工地?几千民工的吃住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都是横亘在决策者面前的现实问题。

  曾有一位来自省里的专家摇着头说:“你们一没有专家,二没有材料,三没有机械设备,搞这么大的工程,难啊!”

  但是,济源人民不信邪。“老愚公一家老小能移山,咱人民群众为啥不能治水!?”“就是一天打两寸,也要劈开太行山,引出沁水来!”这就是当年的建设者们立下的铮铮誓言。

  没有炸药,他们自己动手,办起了炸药厂;没有水泥、石灰,他们就地取材,自建水泥厂、石灰厂;工具不够,他们办起了工具修造厂;没有机械设备,他们就用简陋的钢钎、推车、箩筐、铁锤,一锤锤敲,一錾錾打。那终日不绝的号子声、金属与岩石的撞击声,就是工地上最动人的乐章。

  时任引沁工程指挥部副指挥长的李传清,曾在接受采访时说,整个工程采用的是民办公助性质,国家补助仅占18%。据《引沁灌区志》记载,群众累计为工地生产水泥6140吨,加工炸药942吨,烧制白灰6万余吨,编制抬筐数十万个,修造锹、镐、钎等各类工具20余万件,筹兑粮食860万公斤。群众捐献的木料、铁件、工具等,更是难以计数。

  工地面临的另一个挑战是搬运物料。据不完全统计,引沁济蟒一期工程所需要的物资有5亿斤左右,全是人背肩扛运上去的。垒砌石渠,需要往山上运灰运沙,群众就从家里拿来挎包、枕头皮装运物料,甚至把衬衣衬裤脱下来包沙运灰。梨林公社程村大队民工郭兆西,在工地专门担水,每天挑着六七十斤重的担子,157天走过的路加起来有一万多里。

  要在“上依绝壁、下临深渊”的半山腰上修渠,得先绕很远的路来到山顶,再从山顶顺竖井下到工作面。民工们手攀大绳,脚踩险石,“一天三次上下工,大路就是一条绳”,硬是征服了唬魂潭。

  征服唬魂潭、贯通英武洞、四战“高石乱”、峡谷造“天河”,勇敢智慧的济源人民逢山开洞,遇河搭桥,不怕牺牲,艰苦奋斗,短短6个多月时间,就完成了原计划三年完工的引沁总干渠一期工程,彻底打破了水利专家“三年准备方可动工”的预言。

  这条清渠至今依然发挥着作用

  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的精神,伟大的精神推动伟大的事业。老愚公想人所不敢想,干人所不敢干,最终感动“上帝”,创造了人间奇迹。

  从上游的深山峡谷,到中游的跨沟越河,再到下游的北邙岭脊,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艰险。要修通引沁济蟒渠,必须闯过许多险恶的关卡,什么“猴难走”、“鬼愁坡”、“刀刃岭”、“火烧皮”、“唬魂潭”,还有数不清的塌山险崖。

  “头可断,血可流,引不出沁水不罢休!”愚公儿女都是有血性的人,一口唾沫一颗钉。

  在唬魂潭,“英雄炮手”宋玉温曾十三次到悬崖绝壁除险爆破。在一次处理哑炮时,他被炸到崖下,血肉模糊。可他依然瞒着家人继续作为炮手战斗在一线。

  在英武洞,于小三、于思华两兄弟,在隧洞施工最艰险的时候,密切配合,前赴后继到洞里排烟,创造了隧洞崛进新速度。

  在盘峪陡崖,被誉为“劈山英雄”的任正祥用自己的衬衣和床单扎成炸药包,腰系大绳,在陡崖上一点一点打炮眼,为全体民工“劈”开了一条上崖的道路。

  在东方红渡槽,数九寒天,民工们脱掉棉衣棉裤,轮流跳进齐腰深的河水里挖桥基,没有一个人喊冷。

  “那个时代的人,什么苦都能吃,什么累都能受,虽然大家吃不饱肚子,可是干活绝不会偷懒。”当年的“铁姑娘”之一卫玉荣说,工地上不分男女,女同胞也像男同志一样抡锤打钎、点炮放炮,背石头、挑水、运料,不光在工地干活不输男子,还利用休息时间给大伙洗衣缝被,成为引沁工地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不光敢干,而且会干。愚公儿女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了许多“土办法”“土创造”,令水利专家也不得不啧啧称赞。比如,他们创新烧砖方法,创造出“马蹄式”新窑,8天时间内烧了8窑砖;他们创造的“闷顶烧窑法”,由原先的10天一窑,每块砖耗煤8两,降低到6天一窑,每块砖耗煤不足7两。他们还自制“千斤吊杆”,创造了“吊梁”、“游绳”、“滚木”等方法,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如今,在唬魂潭两个隧洞连接处的竖井绝壁上,还留有一把当年建设者们打入的钢钎。由于当时打得太深,这把钢钎已嵌入岩石深处,无法取出,成了那段历史的最好见证。

  正是凭借着这股敢想敢干、敢为人先的闯劲和韧劲,愚公后人就像传说中的“北山愚公”一样,以“寒暑易节,挖山不止”的精神,战严寒、斗酷暑,涉险滩、破难题,最终穿山越岭,修成了一条福泽50余万人的生命之渠。

  由济源人民独立建设的总干渠一期工程完工后,济源人民又与孟县人民一道,迅速投入到二期工程建设中,在技术上交底,在物质上支持,在精神上鼓励。发源于济源的愚公移山精神就这样融入到孟县人民的血脉。两县人民一起劈山凿洞,克服重重困难,终于把沁水引入孟县,让丘陵地区的10余万亩麦田喝上了沁河水。

  回首引沁济蟒工程的建设历史,隆隆的炮声依旧,丁当的钎声不绝,嘹亮的号子回旋。追忆那个光辉岁月,有多少英雄已去,有多少年华不再。

  令人欣慰的是这条清渠至今依然发挥着作用,昔日的“望天收”成了旱涝保收田;过去的荒山秃岭、不毛之地,如今早已瓜果飘香,牛羊满坡。

  一名当年的建设者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引沁济蟒工程是真正的民心工程,是真正为人民而建的工程,是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伟大创举。引沁济蟒工程就是“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最生动、最鲜活的教材,就是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利益的生动实践。(记者 夏先清 通讯员 连远)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