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示范区收听收看全省平安建设工作会议。示范区党工委书记、市委书记史秉锐会后强调,要统一思想认识,坚持目标导向,强化组织保障,进一步抓重点、查漏洞、补短板、建机制,推动基层平安创建落到实处,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济源。示范区管委会主任、代市长庄建球作工作安排。
史秉锐指出,要站位全局,深刻认识开展基层平安创建的重要意义。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基层平安建设,明确指出“统筹推进乡镇(街道)和城乡社区治理,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日前召开的省委工作会议特别强调,要抓实基层基础,以“零上访、零事故、零案件”为目标全面开展平安单位(村、社区)创建活动。近年,示范区各级党委、政府紧紧围绕“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济源”目标,积极融入、主动作为,狠抓落实、扎实推进,平安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治安状况明显改善,信访量同比大幅下降,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基层平安建设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短板和不足。各单位各部门要认真学习中央、省委关于基层平安建设的新要求新部署,主动而为、奋勇争先,持续开展平安建设工作,推动基层平安建设再上新台阶、走在全省前列,为济源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社会环境、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史秉锐要求,要坚持目标导向,全力推动基层平安建设落到实处,切实做到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要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制机制,确保“零上访”。抓好源头预防这个核心,做到防范在先、发现在早、处置在小,把风险消化在萌芽状态;抓好排查发现这个重点,依靠基层党组织、党员、网格员等基层力量,深入排查矛盾、纠纷,及早消除隐患;抓好多元化解这个关键,建立健全对接联动机制,形成强大化解合力;抓好“两创一规范”活动,进一步压实属地和行业部门责任,让各类信访问题在基层及时就地解决。要建立健全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确保“零案件”。聚焦一个“防”字,科学调配力量,强化基层群防群治,织密织牢社会面治安防控网;聚焦一个“打”字,依法严厉打击突出违法犯罪,铲除黑恶势力滋生的土壤;聚焦一个“管”字,加强重点人群服务管理,最大限度预防案件发生;聚焦一个“建”字,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强和创新社区治理。要守牢公共安全底线,确保“零事故”。紧盯重大安全风险不放松,定期排查安全隐患,突出问题严格整改;紧盯重点行业领域不放松,实施精准整治,全力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紧盯自然灾害和应急准备不放松,科学研判严密布防,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要把平安建设与“党群连心工程”紧密结合,充分发挥组织优势、群众优势,主动沉下去、沟通零距离,持续提升为民排忧解难的效率与能力,做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处置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
史秉锐强调,要强化组织保障,为平安济源建设营造良好氛围。要强化领导力,加强对基层平安创建工作的协调指导,组织信访、应急、公安等职能部门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协调解决重大疑难问题。各片区、镇(街道)主要领导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及时解决基层矛盾问题,推动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要强化责任,全面排查隐患,采取针对性措施,坚决堵住安全漏洞。对失职渎职行为,要依法倒查、严肃追究,形成属地为主、条块同责、单位主创、各方协同的责任体系。要完善平安建设考评办法,纳入年度考核,坚持奖优罚劣,激励担当作为。要强化宣传引导,综合运用各种媒体平台,以群众喜闻乐见的载体形式,大力宣传基层平安创建的相关政策、主要内容,积极挖掘发现先进典型,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全力推动济源平安建设上水平上台阶。
庄建球要求,要提高政治站位,扛牢主体责任。各单位、各部门要深刻学习领会会议精神,把“三零”单位创建工作作为民心工程、基础工程来抓,不折不扣把各项创建要求落到实处。要紧扣工作重点,主动认领任务。主动对标对表,全面摸清问题差距,逐步细化任务,积极整改隐患,确保年内高标准完成各项创建任务。要加强统筹谋划,抓紧部署安排。把“三零”单位创建与疫情防控、扫黑除恶、法治乡村建设、乡村振兴结合起来,总结经验、创新思路,通过创建助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要树立结果导向,提升治理水平。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加强督导强化问题整改,将“三零”单位创建情况作为平安建设工作的主要指标,确保各项创建任务圆满完成。
王惠民、孔庆贺、杨随林、史斌、侯保宗、韩轩、朱孟侠等出席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