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日报全媒体记者王向阳通讯员胡凤焕
地处冠县城区清泉河畔的冠县实验小学遵照“为学生一生的幸福奠基”的办学思想,秉承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冠县示范、全市一流、鲁西名校”为办学目标,励精图治,开拓创新,不断创造新业绩,走出了一条特色办学之路。
德育为先 打造幸福教育
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以创建“温馨校园、温馨班级”为基点,处处渗透爱的教育。每学期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每周一国旗下的演讲,“每周之星”“最美弯腰教师”“最美弯腰学生”评比等活动,陶冶师生的品德修养。该校每年针对不同节日有不同的德育教育活动:二月份社会实践活动,走进春节,感受传统节日文化;三月份学雷锋,树新风,举办文明礼仪故事大赛;清明四月,缅怀革命先烈,继承革命传统;金秋九月,学会感恩,颂歌献给亲爱的老师;老人节,带领学生到敬老院献爱心。最近,开展了“美丽教室”班级布置活动,以主题化、个性化和全员参与性的班级布置展示班级特色,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
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学校开展了大型的“我和我的祖国”主题活动,举办向国旗敬礼升旗比赛、队列体操比赛。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孩子们受到了教育。学校设立了心理咨询室,配备了专职心理辅导教师,对特殊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走进他们的家庭,进行指导,使他们感受到学校的关爱。
抓小课题研究 提升教学质量
学校以课题研究为主要载体,以小课题研究为抓手,深入探究、分析、解决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为教育教学实践服务,努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学校建立了备课组、教研组评价机制与工作机制,实现教学管理层级下移,加大教研力度,形成教研合力,使教研活动规范实效。组织各学科教师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固定人员、固定时间、固定地点,以“先学后教—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当堂达标”为基本范式,不断完善教学备课模式。每周三周四下午分别是全校的语文数学教研时间,针对本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交流探讨,提出解决建议,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学校定期组织各学科骨干教师在学校多媒体会议室上示范课,以此推进“高效课堂”。在此基础上,开展全体教师的过关课、优质课评比、教学设计与课件评选、优质课例展示观摩。通过“点上突破,面上带动”的推进策略,学校建立起了分层次的跟进指导体系,促进了教师教学水平的全面提高,推动了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
目前,该校已形成以“语文+读书和写字;数学+口算;英语+点读;科学+实验室上课”的课堂结构、以“尝试自学—合作交流—展示提升—课堂达标”为基本范式的教学模式和“三备二磨”的备课模式,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
家校同行 共筑爱心教育环境
为了促进家校联合,打造教育合力,学校每学期开展一次家长进课堂、一次家长开放日、两次家长会、多次家访活动。家长进课堂,本班学生家长走进教室,与学生共同上一节课,主题不限,包括保护环境、保护视力、饲养、种植等方面的内容。家长开放日活动,让家长走进课堂,聆听课堂真实教学。精心组织制定活动的一日流程,力求科学安排,尽力让家长放心满意,让孩子受益。该校每次开家长会前,首先由学校家庭教育讲师对各年级各班班主任进行培训指导。在家长会上,老师和家长共同探讨孩子的学习情况,回答家长提出的困惑或忧虑,指出下一阶段工作重点。教师走进学生家庭,定期进行家访活动,对学生进行进一步了解。
该校老师给家长们送去关于家庭教育的一本书《和孩子一起成长》。这本书为家长介绍了正确的教育方法和科学知识。二年级3班学生王忠烨的家长说,看完这本书,他找到了教育孩子的方法,孩子变得懂事多了。通过一系列活动,学校为家长提供了一个与老师交流的平台,从而更好地实施家校共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