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高新区韩集乡广大贫困户冲锋在前,以“逆行者”“坚守者”“奉献者”的姿态,筑起了抗击疫情的钢铁长城,谱写了无私奉献的生命赞歌。
雨中送伞的季同恩
2月14日,气温骤降,雨中夹杂着雪花。韩集乡季古棚村值班人员正在岗位坚守,村西边来了一个人,慌慌张张地向东走,肩上还扛着什么东西。“这是谁啊,下雨也不知道打伞?”值班人员正疑惑时,这人已经走到值班岗,原来是村里的贫困户季同恩,肩上扛的是一把商店用的大伞。他为大家撑开伞,怕被风吹走,又把伞绑在了桌子上,这个时候才说话:“你们值班不容易,别淋着。”说完,季同恩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大家这才明白,季同恩是给大伙儿送伞来了。
季同恩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无儿无女,家庭经济十分困难,和老母亲一起生活,最近老母亲刚出院回家。“要不是需要在家里照顾俺娘,俺也来这里值班。”季同恩朴实的话语,充满了真挚的情感。
义务值班的季承立
说起季承立,季古棚村村民都觉得他很不容易。季承立是季古棚村的贫困户,今年61岁了,无儿无女,说起话来很吃力,听力也不好,还需要照顾80岁的老母亲,却依然坚持值班。他的理由就是:“防控疫情,我们也想出份力。平时党的扶贫政策照顾俺,这个时候俺得回报。”村干部扛不住他的“执拗”,老季也成了其中一名志愿者。
连日来,季承立跟随村干部、党员志愿者一起值班、坚守岗位,一点也不含糊。
愿意给村里出力的刘振祥
这几天,门李村党支部书记门立新说得最多的话就是,“振祥是个好人啊”。原来,门李村47岁的低保户刘振祥,自己身体不好,妻子因病去世了,一个孩子刚毕业,一个孩子还在上学,还有70多岁的老母亲需要照顾。疫情期间,刘振祥主动要求值班。门立新说,刘振祥不仅值班还背上喷雾器消毒,有时间还帮村里其他贫困户干活。
在村民的印象中,平时刘振祥也是如此,经常去村委会主动问:“有用到我的地方就说,我什么活也不怵。”去年门李村修路,需要人工,不等村支部通知,刘振祥就帮着拉土、填补坑坑洼洼,支部书记给他工钱,他也不要。
疫情无情人有情,感恩之举暖人心。在群防群控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过程中,韩集乡贫困户有感恩社会的能力让人欣喜,贫困户“知感恩、馈社会”的行为更让人欣慰,正是这一股股暖流,感染着更多人,汇聚成抵御疫情、共渡难关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