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保险待遇初审业务原来通过报送纸质版材料审核办理,现在通过网上办公进行信息上传、审核、办结,在疫情防控期间既减少了人员聚集交叉感染的风险,也确保了全市居民养老保险工作的正常开展,提高了群众满意度。”2月24日,市人社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事业处负责人告诉记者。
为加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效减少人员聚集,切实阻断疫情传播,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事业处结合工作实际,要求各经办机构提前采取“网上办、不见面”的服务模式,积极采取网上办公、无纸化业务办理等新型工作方式,降低交叉感染风险,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登记相关工作平稳有序开展。
按照年初的工作计划,5月份召开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网上业务办理现场推进会,由于疫情,将网上业务办理提前至2月份。东昌府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事业处作为此次网上办理的试点单位,创新工作思维,拓宽服务理念,在现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信息系统网络平台的基础上,整体实现由传统纸质表格到网络终端无纸化信息采集传输的技术转变。在开展网上业务办理过程中,面对镇(街)设备老化的问题,东昌府区经办机构积极协助工作人员重装电脑系统、设置相关浏览器,采用扫描仪、高拍仪等外设,保证个人信息采集、参保人员待遇登记(初审)、信息修改等相关手续正常开展,实现了“网上办、不见面”。其中,待遇初审网上办理业务由原来的5个工作日缩短为即时办理,大大提高了办事效率。
目前,东昌府区累计网上办理业务470余项,其余各县、区经办机构的网上办理也相继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