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0-3111082 3047798688@qq.com
首页 > 周边 > 聊城 > 正文

沉到第一线 干在最实处

来源:聊城日报编辑:胡浩亮发布时间:2020-04-12 19:49:22

 

  暖风拂大地,奋进正当时。四月阳春,行走水城,在机器轰鸣的企业车间,在火热施工的项目现场,在生机蓬勃的乡村社区,正活跃着广大“四进”干部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身影。

  从今年3月起,我省从省、市、县级机关、事业单位抽调1万名干部,开展进社区、进农村、进项目、进企业“四进”攻坚行动。全省“四进”攻坚行动启动后,我市迅速行动,121个市县工作组、605名干部与省派工作组同步到岗到位。一个月来,他们沉到基层一线,担重任、当先锋,抓防控、促发展,办实事、为民生,汇聚起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的强劲力量。

  摸实情——下好调研“先手棋”

  打攻坚战,既要勇气担当,也要“对症下药”。对各级工作组来说,摸清底数、掌握实情是打好打赢攻坚战的前提。

  “四进”攻坚行动启动后,各级工作组直插一线,进厂房车间、到施工现场、入居民住户、走田间地头,认真了解帮扶对象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具体情况,分析亟待解决的“梗阻”问题。

  省派莘县工作组第一时间深入“四进”企业实地调研,针对调研中发现的员工宿舍需建隔离区、消杀防疫措施不完善等问题,督促企业及时进行整改。对公司提出的务工人员返岗隔离、企业信贷、基金支持、建设用地等问题,也积极向省市相关部门征询意见,及时反馈给企业。

  为及时了解帮包单位情况,市派东昌府区第九工作组建立了日报告制度,在帮包单位设立信息员,及时掌握企业复工率、员工数、省外来聊人员数、体温异常人员情况等,遇到问题随时帮助解决。

  市派莘县第七工作组深入兴州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与工作人员共同研判社区疫情防控形势;到莘星纺织实地查看,全面掌握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情况;到十八里铺镇丁庄村,详细了解村集体经济及春季农耕情况,督促值守干部加强管理、堵住漏洞……

  干部沉下去,问题浮上来。截至目前,市、县“四进”工作组共发现各类问题1311个,收集意见建议675条。针对发现的问题,各工作组均制定了“困难清单”,逐条逐项制定了攻坚措施。

  办实事——靶向发力克难关

  最近,家住东昌府区育新社区的张先生少了一件烦心事,“原来社区农贸市场人挤人,开车进不来、出不去,经过整顿,流动摊贩少了,道路也畅通了不少。”

  原来,育新社区原“韩国不夜城”便民市场流动摊贩大量聚集,给疫情防控和社区管理造成了很大麻烦。市派东昌府区第七工作组了解这一情况后,于3月7日协调市交巡警支队城区一大队,针对育新四街派驻专门警力不间断巡逻,启用路边停车3分钟即停即走违法抓拍系统。3月11日,又协调市、区两级城市管理部门组建联合执法组,根据人员聚集规律加大执法力度,并对市场入口进行升级改造,对未获准营业的摊贩一律禁止入内。经过10天的治理,育新街交通拥堵状况得到显著改善。

  在“四进”攻坚行动中,各级工作组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身基层一线,化身“采购员”“侦查员”“代办员”,用心用情抓防控、抓发展、抓民生,为奋力夺取(下转A8版)(上接A1版)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贡献力量。

  ——“管物”。积极帮助基层协调补充防疫物资,共解决口罩20.7万只,测温枪196支,酒精、消毒液等消杀用品3.2万公斤。为乡村社区、困难群众和一线人员协调了大量米面蛋奶、设备器材、绿化苗木等物资。

  ——“管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创新工作方法,开展专项整治,助力派驻地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市派东阿县工作组与县委组织部联合,探索推进疫情防控“楼长制”建设,通过党员先锋带头、邻里沟通协商、群众共同推选的模式选举“楼长”,引导社区居民加强自我管理和防护。

  ——“管事”。针对各地各单位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各工作组盯紧靠上,加大帮包力度,全力破解难题。针对六和荣达农牧有限公司防疫口罩储备不足、厂区手机信号较差的问题,市派高唐县第一工作组积极与高唐县移动公司沟通,高唐移动公司第二天便派专人上门维修基站,并形成了《聊城六和荣达三厂测试及优化方案》。

  办好事——为民服务解难题

  群众的关注点,就是工作的着力点。“受疫情影响,外出返岗就业困难很大。”“春忙时节到了,农业技术指导跟不上。”面对广大群众的诉求,各级工作组聚焦基层所需、所难、所盼,协助做好疫情防控、经济发展、民生保障等各项工作,全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题,在为民服务中增长才干、锤炼作风,用实干赢得了群众的点赞。

  郭屯镇后梨园村有多年的果树种植传统,但由于果树管理技术普遍不足,严重影响了种植收益。阳谷县县派第一工作组在了解这一情况后,积极和市农科院联系,邀请农技专家上门进行技术指导。3月7日,5名高级农艺师和相关技术专家来到后梨园村,对果农进行现场技术培训,并和该村党支部建立了长期联系机制。“现在正是果树修剪的关键期,农技专家们真是带来了一场‘及时雨’。”果农们直呼“解渴”。

  疫情给不少群众就业带来了影响。市派临清市第六工作组到尚店镇仓上村后了解到,因企业大面积停工停产,村里务工人员返岗就业难题十分突出。仓上村有两千多人,其中外出务工人员就占了一半多,如果不能解决好就业问题,群众收入将受到很大影响。工作组了解情况后,马上协助村“两委”和周边的纺织厂、屠宰场等企业联系,根据当前生产需要,就近提供了约300个短期工作岗位,结合个人意愿安排临时就业200多人,同时鼓励企业优先使用贫困户劳动力。临清三和纺织和烟店轴承用工量较大,工作组又协助村“两委”对接用工单位,采取“出家门、上车门、进厂门”的点对点方式,直接输出务工人员300多人,大大缓解了村民就业难题。

©2018中原新闻网站版权所有